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军 《数学教学》2008,(3):21-22
如同一个新闻背后往往还有更多的新闻一样,在一个数学问题的背后往往也隐藏着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求和发现.  相似文献   

2.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即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式教育是一种“去问题”的教育: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离开教室。而研究性学习,却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和核心,也是连接研究性学习各个要素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在探究学习中,学习者总是围绕着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实验、搜集证据、分析、论证等探究活动。探究学习是基于“问题”下的探究学习活动,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成为老师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问题”的设计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实验,也可以是一个案例,要具有科学性,要能在时间和空间的纬度上展开。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决中的﹃好问题﹄□甘肃白银公司西铜中学周连第“问题解决”,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一个“好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十分重要。什么样的问题才算“好问题”,一般地,对学生而言,一个好问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接受性。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会从原有思路相反的角度提出和思考问题,是现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这一切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往往是获得认识突破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任务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对教育科研工作来说,问题并不等同于课题,但课题一定来源于问题。教育研究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择课题就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选择要研究的对象。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大概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明显存在,需要我们直接面对,  相似文献   

9.
基于问题学习的问题创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模式有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运用PBL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创设是一个关键,因此,如何在PBL中有效地创设问题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我们的教学还应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制度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中不容回避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凸现土地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紧迫性,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中国土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希尔伯特曾经指出,问题是数学研究的心脏,并于上个世纪初亲自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几乎引导了整个20世纪全世界的数学研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可能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数学技巧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需要更大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我们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教育者尤其是研究或运用各种“数学问题”者,都经常引用希尔伯特的名言和爱因斯坦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南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波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1):103-108,152
南沙群岛问题是一个严重威胁中国领土与主权安全的海洋问题,非常值得关注研究。本文分析了南沙群岛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叙述了南沙问题发展过程和当前的态势,介绍了有关国家关于南沙问题的主要观点和各种解决南沙问题的方案,阐述了中国对于南沙问题的一贯立场,并对解决南沙问题提出了建设性设想。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现的职工下岗,再就业等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改革的大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政治问题,要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只有发展经济,才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两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目的、一个过程及一项基本技能,问题解决一般包括问题意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行动及问题的回味和评价四个步骤,求出数学问题的答案不应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还应通过回味和评价,进一步揭示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制度伦理问题在当前教育学界的研究领域中还没有成为一个热点,但它却是教育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必须以其为突破口。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一个粗浅的梳理,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对教育制度伦理进行结构性的分析,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教育制度伦理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杭州大学蒋伟民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家长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考察和审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造成许多教师和学生教学、学习事倍功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得以发展的源泉,下面我们对一个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动点问题是近几年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个热点,已成为众多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一个主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区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修养,体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