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汤烨燕 《今传媒》2016,(8):61-62
数据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新闻作品,数据新闻奖应运而生。从2012年第一届数据新闻奖至2015年,投稿作品越来越多,且遍布全球。通过对4年来入围、获奖作品的分析,美国的数据新闻发展较好,新媒体开始崛起,但仍未撼动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数据新闻入围、获奖作品大部分来源于传统媒体。可见,面对新媒体冲击,数据新闻是传统媒体的一条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4):41-47
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是大数据时代新闻业为了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而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的开放性、严谨的叙事逻辑、跨媒体的操作、可视化的呈现共同构成了数据新闻的基础。数据新闻起源于西方精确新闻报道实践,是大数据时代新闻发展开拓出的崭新领域。本文分析了2016年数据新闻奖获奖的12篇作品,从行动主体、数据来源、可视化呈现、交互应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数据新闻发展的最新特点,展现了数据新闻国际前沿动态,展望了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面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新闻变革,媒体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思路进行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3.
关倩 《东南传播》2022,(11):26-28
数据新闻作为以数据联动为主要叙事范式的新闻形态,其日益产业化和流程化使得数据最终能够以可视化的动态作品呈现形式在媒体平台上进行发布与传播。从新闻叙事机制的维度来看,以数据为主要载体的数据新闻拥有一套独特的叙事体系,其形成的全新叙事机制带有鲜明的互联网时代底色。当数据成为新闻叙事和报道的核心环节,数据新闻已从叙事主体、叙事符号和叙事情境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在聚焦方式、叙事结构和视觉语法层面完成了自我重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2014全球编辑网络数据新闻奖(2014Data Journalism Awards,以下简称DJA2014)的75项入围作品以及9项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发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数据新闻可视化,数据新闻调查和数据新闻叙事.结合新闻教育的改革情况,发现目前的新闻教育思维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性,即不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认为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技术运用,社会文化互动和艺术设计这三个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从传统新闻调查到大数据技术实践方式的更新,从传承文化遗产专业新闻叙事向倡导社会文化互动公民新闻叙事转移,从图文编辑要素到数字可视化设计艺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王海智 《传媒》2021,(1):39-41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运用的数据新闻大幅增加,人们对其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数据新闻在整体呈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数据、轻叙事",追求宏大、全面的叙事模式与读者"短平快"的阅读习惯存在冲突,以及用户参与感低等现象.本文梳理了可视化叙事在数据新闻中的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可视化叙事的方法,从叙事与数据协调发展、多线程与模块化、互动性三个方面解决数据新闻在呈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1年底,国内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纷纷开通了数据新闻板块。笔者之前的研究发现,早期国内的数据新闻报道和呈现方式单一,停留在图表新闻的阶段,并未达到新闻叙事层面,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①近些年,数据新闻概念在新闻界逐渐流行,相应的报道手段、工作流程逐渐呈现职业化特点;不仅如此,不少用于数据新闻报道的软件工具诞生、发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据新闻作品的形式。借用这些作品形式,数据新闻得以展现新闻的叙事特征。全国“两会”作为国家政治生态的重要周期性节点,向来是各类媒体尝试新型报道手段、吸引受众的“试验田”。早在2013年,新华网就尝试将数据新闻作为一种独立的报道形式,并建立了国内媒体中较早的、专业生产数据新闻作品的团队。2015年3月,人民日报以“全媒体”为方向推出了名为“中央厨房”的报道模式,进行了“两会”报道的尝试;在“中央厨房”的报道作品当中,数据新闻是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顺势而生的.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更加注重事实本身的深度挖掘,从而获得隐藏于背后的深层含义.在数据报道中,新闻叙事主体发生了诸多变化,数据源和新闻团队共同构成叙事主体,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为例,分析数据新闻叙事主体的演变,并基于叙事主体的变化对数据新闻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870~1920年代《申报》与《纽约时报》的新闻图式分析,推导中美新闻叙事结构的演变和趋同的现象,以及电报在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电传新闻建构了新的叙事模式。从电传新闻启用到新闻叙事结构的成熟,美国报纸用了30年,而中国用了50年,可见传播技术对美国叙事模式的影响效率明显快于中国。但最终传播技术仍导致不同文化中新闻叙事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澎湃新闻"美数课"的地图可视化作品,从叙事语言、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和叙事体验四个维度进行分析,针对其在地图建模、数据获取、技术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地图可视化叙事策略。作者认为,数据新闻的地图可视化将向更智能、更具沉浸感和可研性的方向迭代。  相似文献   

10.
新闻作品的形成过程就是叙事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新闻叙事文本话语主体的新闻叙事人,是新闻叙事研究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叙事研究中,必须将叙事者与写作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对新闻叙事人进行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