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考前的复习课,老师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学过的知识点,归纳已有的问题类型,操练已教过的解题方法,就题论题,则不但不易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而且易把知识死板化、题型固定化,使学生陷入"题海战"的泥沼,而感到无所适从.这样,既达不到复习的效果,更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概括比较,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竖成线,横连片”。“竖成线”就是要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系统梳理成线,进一步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横连片”就是要把学过的知识融汇贯通,使学生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同时通过复习课中的综合训练和扩散训练,在解题上搞清由繁化简的思路,弄清一题多解中各种解法的联系。 (一)理清知识的线索。精心设计一个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系统了解某一阶  相似文献   

3.
“铺垫题”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听课中经常发现一些老师不是把“铺垫题”设计的过难,坡度过陡,起不到“铺垫”作用,就是把问题设计的过于容易(学生不动脑筋,脱口答出),甚至出一  相似文献   

4.
数学复习课不仅要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提纲挈领地梳理一遍,重要的是能把握全局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认真编制和运用题组将是提高复习课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圆”这章的复习为例,谈谈运用题组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赫尔巴特说:“防止学生忘记学过的知识,最有效的手段是练习。”把各种相关的知识串起来,组成综合题,是复习性练习设计非常重要的策略与方法。在完成基本教育任务后,精心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有坡度的训练题,  相似文献   

6.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整理、巩固已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新授课学到了多个知识“点”,又通过练习课将知识“点”连成线——即形成初统的技能技巧,而复习则是把这些“点”和“线”结合成“面”,梳理成知识的网络,并提高综合解决问场的能力。因此,复习应达到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两个方面的教学目的。那么,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怎样才能达到“整理知识”与“综合运用”两方面的目的呢?一、精选复习内容。复习并不意味着把已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地重复一遍,应避免无效的信息的重复传授,而…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难上,难在哪儿?一是复习主题怎么定,既然是复习,就要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要“串一串”,加强知识的联系,抓住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具体到一堂的复习,就是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复习.吴文尧老师的这节课以有关“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作为主题,并且从一道高考题的改变题出发,展开探究性学习.教师的构思和创意非常好,构思和创意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好的教学设计是保证优质、高效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中学平面几何总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整理、概括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经验,增强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平面几何题的能力.我们以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为依据,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主要对象,编写了这份复习概要.共组织十八个课题进行复习,其中“直线形”九个课题,“圆”六个课题,“基本作图和基本轨迹”三个课题,连同两次单元检查题,约二十个课时.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 ,复习课比新课难 ,这话不无道理 .因为复习不是简单地罗列、重复学过的知识 ,重要的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学生的能力在“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以高度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以更高级的施教身份和更优化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好教学问题 ,在课堂中开展有机训练 ,变教为诱 ,变学为思 ,以诱达思 ,促进发展 .下面就复习中的体会谈以下三点 .一、多个问题有机结合 ,使题目在立意、设问、情景上有所创新 ,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既重视强化基础知识的训…  相似文献   

10.
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最本质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过的知识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呢?一方面,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在“精”字上下工夫。要精心选择针对性强、综合性高的习题作为复习的题目。另一方面,在使用习题时,要在“多”字上作文章。笔者认为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是“三多”,即一题多问、一题多思、一题多变。  相似文献   

11.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并使其系统化。它既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要攻下一两个知识点;练习课是把新授课所学的知识点转化为熟练的技能;而复习课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因此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就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  相似文献   

12.
“一题一课”是指以一道题或一组题为主线,学生在“问题串”驱动下,完成相关的教学探究活动.本文以“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设计为例,围绕着一个题组,引导学生在主干知识组成的“问题串”驱动下,逐级深入完成单元知识复习.学生通过这“一题”的解决,加深对知识间关联性的理解,重新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一、严密地、合理地设计联系新旧知识的中介题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在教学“求比两个数的和多 (少 )几的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首先抓好铺垫复习和新知识的导入环节 ,应精心设计联系新旧知识的中介题。(一 )以旧引新 ,抓住知识的生长点 ,瞄准知识的发展点。由于学生在以前学过“求比一个数多 (少 )几的数”的应用题 ,而新知识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 (少 )几的数”的应用题 ,因此 ,可据此设计一组与新知紧密联系的复习题 ,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 ,又能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如出示“苹果比桔子多 1个或苹果比桔子少 1个” ,…  相似文献   

14.
“整理与复习”要精心设计习题,使学生通过复习,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一、通过教材第1题复习乘、除法的含义和应用;通过第2题复习“倍”的概念和应用;通过第3题复习全部乘法口诀。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设计如下练习: 1.填空 (1) 算式“7×6=42”,表示( )个()相加的和是( );也表示( )的(  相似文献   

15.
用“题组教学法”进行复习,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理清知识结构,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针对初三总复习,就选编和利用题组及题组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进行词语复习?有的老师让学生把学过的词一个不漏地抄几遍;有的让学生死背笔记本上的解释;有的只做解词造句的练习.这种只将学过的知识简单地重复的做法,起不到复习所应起的作用.我觉得复习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对掌握得不好的知识加以弥补,还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贵刊第 7期刊登的课例 2— 1 ,笔者认为余老师的处理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 .下面一一谈谈 ,以期引起广大同仁的共同探讨 .1 .“复习引入”有些模式化在上新课之前 ,复习一下上节课或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无疑有其必要性 .但是本课例的“复习引入”多少显得有些模式化 .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复习而提问 ,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到位 ,否则 ,学生自会在课下复习 ,而不必浪费课堂上的时间 ;如果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提问 ,则可以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饶有兴致地在解决新问题时达到复习之功效 ,从而把“复习提问”纳入新课的有机组成部…  相似文献   

18.
星期天又到了,数学老师让我们自拟一份试题,主要是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于是,我便打开了我的改错档案.其中很多出错的原因是没有联系学过的知识,对学过的知识没有灵活运用.说到联系,使我想起一个“脑筋急转弯”,它有三问: ①把大象关在冰箱里分几步? ②把长颈鹿关在冰箱里分几步? ③动物园召开联欢会谁没有去?第①问我们都会回答,因为这是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的一道题.可分三步: 1. 把冰箱门打开;2. 把大象放进去;3. 把冰箱门关上.第②问可能会有大部分同学说与关大象的过程一样,如果是这样就不对了.因为这道题的三问之间也是有联系的,要想把…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语文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科学的复习不仅使学过的知识得以保持记忆;还可以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优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因此,语文毕业复习要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内容,讲究复习策略。现就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期末复习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它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科学地复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期末复习实际上已陷入了误区 ,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误区之一 :繁琐的应试训练。复习的“应试味”太浓 ,猜题、押题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在指导复习时 ,动辄说“这个题要考 ,那些内容也重要” ,把诸如词语的解释、句子的含义、课文的中心思想抄给学生 ,让他们死记硬背 ,在考试中瞎猜乱碰。误区之二 :机械的读、背、抄、写。传统的机械重复、题海战术的复习方法 ,成了期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