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学前教育的话语世界里,主要有三类话语系统:一类是由行政管理者代表国家发出的权势话语,它传达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标识学前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的是社会权力;一类是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话语,它以科学的范式、实证的方法对学前教育进行客观化的解释、说明,传达的是"逻辑的权力"(卡西尔);还有一类是由实践工作者--幼儿教师所发出的个人话语,它以整体主义和践行的方式对个体生活经验进行表白,传达个体教育世界的存在,所体现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隐喻的松懈力".  相似文献   

2.
对话与独白——幼儿教师话语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前教育的话语世界里,主要有三类话语系统:一类是由行政管理者代表国家发出的权势话语,它传达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标识学前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的是社会权力;一类是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话语,它以科学的范式、实证的方法对学前教育进行客观化的解释、说明,传达的是“逻辑的权力”(卡西尔);还有一类是由实践工作者———幼儿教师所发出的个人话语,它以整体主义和践行的方式对个体生活经验进行表白,传达个体教育世界的存在,所体现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隐喻的松懈力”。教师的个人话语、研究者的理性话语与决策者的权势话语…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个人话语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教育话语世界,主要有三类话语系统:一类是由行政管理者发出的权势话语,它传达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标示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的是社会权力;一类是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话语,它以实证的方法、科学的范式对教育进行客观化的解释、说明,传达的是“逻辑的权力”(卡西尔语);还有一类是由实践教育者  相似文献   

4.
《人性的污秽》是菲利普.罗斯在20世纪末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者通过主人公西尔克刻画了一个企图逃脱种族命运的当代俄狄浦斯王。以《人性的污秽》为对象聚集于特定的权力话语和公共道德的政治文化背景,从主体身份和道德取向两个维度探讨个体生存悖论,展示在权力话语无所不在的当代社会中个体对自我追求的无能为力,揭示公共道德话语对自然人性的压制和迫害,探索个体为追求自由对权力话语所作出的回应和抵制。  相似文献   

5.
话语与权力总是胶着一起,互为耦合、互为支撑,而女性话语也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女性权力意识。通过对巴金《寒夜》中女性对话、内心独白等的分析,认为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在"家庭"中具有实在性。曾树生的女性话语表现了女性享受独立、自由的权力及经济支配权,同时女性话语(曾树生与汪母)之间存在着权力斗争。曾树生所活动的社会场景———银行是她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力意识的来源,在这个她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中,其先前话语所体现的权力意识具有虚妄性。而汪母作为一个被剥夺了青春及经济权的绝望的女性,她在家庭中所呈现的话语权力是女性话语的伪权力。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7,(5):67-71
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对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进行解读,探究小说中体现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揭示话语之间的"颠覆"和"遏制"权力模式。"假小子"的反抗,是对"南方淑女"传统的颠覆和挑战,"假小子"的回归,是颠覆性元素被社会主流话语收编的过程。麦卡勒斯通过少女米克的经历,以"性别模糊"对摆脱南方淑女传统进行尝试,既是强烈指责美国南方霸权文化对个体自由扼杀,也体现出作家对南方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人所置身的物质世界由三个不同的世界所构成。一是权力的世界,它所遵循的原则是权力,并由此建构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二是经济世界,它所通行的是金钱原则,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准则;三是两性世界,爱情原则是它的价值准则。精神价值并不否定权力价值、金钱价值、爱情价值,但精神世界的存在和坚守,为避免物质世界里权力原则、金钱原则和爱情原则的互换所必须,从而承载起社会发展和灵魂拯救的历史重任。精神的力量则通常经由话语的力量而进入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星期六》呈现出不同权力和话语的交锋。贝罗安利用权力凝视策略来构建自身权威,通过医学话语来劝阻巴克斯特的施暴行为,约翰以男权压迫孙女的女性意识和自由,显现出知识话语对人的道德规训;贝罗安与西奥、施特劳斯开展政治谈论,在博物馆面对首相失声,突显权力话语对个体的政治规训;黛西与贝罗安争辩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是女性和男性话语的对立,隐喻欧美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压制,折射出西方国家操控权力,实施帝国霸权和文化扩张的本质,体现西方社会对伊斯兰国家的文化规训。本文以福柯理论解读《星期六》中多元化权力场域,揭示权力话语运用政治、道德及文化合谋对人和社会实施多重规训,折射出麦克尤恩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处境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徐军义 《文教资料》2010,(35):118-120
福柯是欧洲20世纪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哲学家。他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对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形式,权力离开了知识、真理也就不成为权力。文学话语是不同知识、真理表达沟通的自由领域,因此,它是显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权力规律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短篇小说《两个钓鱼人》以简单直白的文字,通过日常生活琐碎的细节,揭示了人性的悲哀。本文旨在使用福柯理论,根据他对社会生活中权力、话语、知识和真理的分析,讨论小说中权力和正义的关系,以及在两种话语的激战中作为个体的人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