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活动最一般的行为准则,是民事法律制度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们贯穿于整个民法始终,集中体现了民法的法律精神,同时也是商品经济的本质所体现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法基本原则含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根本准则及具有一定宣示价值的特别规则.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特征分别是安定性和妥当性,它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都是公平和秩序.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3.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的母法,是市民社会中具有普遍适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本文通过探析确立民法基本原则的准则,以期重新审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使我国民法基本原则渐趋科学、规范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为司法实践中有关基本原则适用问题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一个解决的途径和平台.  相似文献   

4.
民法上一系列制度对私法自治理念的昭示足以证明其基础性地位.没有私法自治,民法的整个体系将濒于坍塌,所以私法自治被称为民法的基石.担保物权属于物权,而物权又属于民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私法自治亦应成为担保物权所遵守的基本理念.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在坚持物权法定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私法自治原则.我国刚刚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并没有彻底地贯彻私法自治的民法基本理念,担保物权的立法应该更加"私法化".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并非来自理性的制度,它是自生自发地通过社会演进而形成的社会秩序.而民法作为市民社会交往的规则,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正是这种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的主要法律体现.在自由主义的自由观中,自由是一种免于强制的个人自由,这是一种消极自由,是法律下的自由.在市民社会,市民以追求私益为根本,为达至此目的,自由是市民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民法的基本理念的基础性价值或内在价值均为自由,其中,私法自治是民法的精髓,是自由的集中体现.民法是权利本位法,民法中的绝大多数制度和规则无不折射出市民社会对自由的内在要求.民法的终极目的是维护私权,而维护私权就是维护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以探索民法的追求作为民法本位研究的逻辑起点.透过民法的历程,梳理国外、国内民事实定法本位的流变规律,探索民法本位演变的方向.回眸法本位观及中西民法本位理念的源起与流变,正视民法本位观在现今的争鸣,破解民法本位社会化问题,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提出我的民法本位观即近现代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论.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性等多学科、多视角的方法对民法本位的种种基础进行分析.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载形式.以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观作导引,对民事实定法之物权法所有权个人本位的兴起及社会倾向进行辨剖,对债法合同自由中个人本位思想及社会化补修作些析辨,分析定式合同的主体本位自由与社会化制限的原因,结合司法实践中案例,论析对于合同的社会顾虑与本位原则.对于民事立法实践,建议以带有社会顾虑的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7.
信托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被看成是英国人对法律领域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后为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所借鉴和移植。在大陆法系里运行过程中,英美信托的内在精神与大陆法系的民法基本制度却难以完美融合。本文就其中争议较大、概念界定模糊的信托与代理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是通过理论界有关悬赏广告性质契约说和单独行为说两种理论的比较,并结合民法基本原则入手,认为单独行为说更具有合理之处。并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悬赏广告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基本原则一直是一个法学中充满争论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民法中,对于法律基本原则的定义和具体种类众说纷纭。而作为海商法这个特殊的部门法来说,在适用海商法而遇到法律暂无规定或者需要对法条进行进一步解释时,就必须借用民法的基本原则进行。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实际问题,但在法理上并不十分妥当。因此,从海商法具体的适用上对其作具体原则分析,从而总结出若干可以指导司法的具体原则,这对实际司法能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婚姻家庭法或曰亲属法属私法范畴,是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婚姻家庭法所调整的对象为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发生上述社会关系的各方当事人均为私法上的主体,其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基于亲属的特定身份所产生的配偶权、亲权等为民法上的身份权,同时在不违背身份法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物权法和债法也可以普遍地参与婚姻家庭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调整.在浩瀚博大的民法体系中,婚姻家庭法与其他民法制度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亲属法强烈的身份法属性和伦理性.这些特性又造成婚姻家庭法在法律调整上与民法其它相关制度的不同.随着我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的系统化、严谨而具体化,这种法律调整上的特性将是普遍的和确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11.
民法精神的培养与民法教学的理念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民法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民法精神在民法中地位,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民法精神与民法理论、规范等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建立起学生对民法精神的信仰,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内化为学生们的职业品质。本文主要对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又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理论中被称为"帝王条款"和"最高行为准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这就以法律的明文规定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本文在借鉴我国法学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如何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等进一步加以阐述与探讨,以期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完善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民法主要是调整私人利益的实体规范,它以关心人、保护人的精神安宁为最高准则.民法的本质就是权利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应体现权利本位,权利是民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法应赋予民事主体一系列的权利而不是主要规定强制性的义务.在一个公权利发达而私权利相对滞后的社会,应积极培植私权利,提倡以人为本,把权利本位作为民法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保护是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一个薄弱环节,急需加强。常见的隐私侵权行为有非法获取、利用、传播他人隐私,以及非法侵扰他人私生活空间等。隐私侵权民事责任应坚持过错责任原则。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为主要责任形式。目前,我国应当在立法、司法、法制教育等方面加强和完善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不仅丰富了我国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旅游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基本理论及立法现状,从民法的角度剖析了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旅游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存在不足;旅游合同相关规定尚不完善;旅游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相关法规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首先是要细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定;其次是要将旅游合同有名化并给予旅游格式合同更多的规制;再次是要完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及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民法典源于古罗马《民法大全》.后世民法典编制体例及民法本位多有移易.民法本位是民法典编制的灵魂.对民法本位的界定,学界陈说多很模糊,对我国民法本位的取向亦多有偏颇.本文提出,民法本位即民法的指归,指民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即其出发点和归结点.我国民法本位应坚持人的本位,即民的本位,市民的本位,个人本位.对梁慧星的我国民法应兼社会本位说提出质疑,认为社会本位应在社会法和经济行政法的份内.我国制定民法典应坚持民为本位,吸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乃至世界各国民法优秀遗产,不盲目套模、克隆.  相似文献   

17.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规则,而民事法律关系是市民社会现实的反映,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方法论,一部民法典说到底就是在规范民事法律关系,我们学习民法应从民事法律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18.
民法概念的位阶性,民法原则、规范以及法律关系之体系性均要求在民法教学中贯彻体系化思维.应帮助学生掌握民法概念体系、架构民法规范体系、领会民法原则体系、把握民法法律关系体系以及灵活运用民法请求权体系,同时,避免运用机械化、空洞化、片断化的思维开展民法教学.  相似文献   

19.
道德以其自律性要求维持社会的稳定,但其局限性极大.在商品经济社会,法律已成为调节人们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处理社会冲突,营造和巩固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决定性力量.民法基本原则在坚持法律的他律性的同时,吸收了道德的自律性规范,通过在平等主体之间构筑公平、诚信、平等、自愿的社会基础,夯实社会的稳定秩序,实现其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体现了民法基本原则追求和谐的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在民法的内部视角下,生态修复责任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民事责任形式,并且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侵权责任;在民法的外部视角下,生态修复责任条款是民法中的一种外部性限制规范,使民法在其特定范围内承载起修复生态环境的使命。生态修复责任在《民法典》中的功能定位是救济生态环境损害和恢复受到侵犯的生态环境利益,具有一定的公益救济功能。为实现生态修复责任功能的有效发挥,应当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规则,包括确立请求权基础规范,细化适用条件规则以及增加衔接性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