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途径.新课标要求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和推进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意识,能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感悟与体验,写出内容详实、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感悟与体验中表现所思所想,才能写出个性的、新颖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高中“新课标”颁发已7年,我省高中“新课标”教学也实施两年了。“新课标”对高中写作教学的一些要求,我们已耳熟能详。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3.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4.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要么“借米为炊”,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出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画饼充饥”,自己没东西写,坐在那里胡编乱造,从而形成了不属于自己的假而空的文章。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紧跟形势,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以为当务之急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观察现实生活,积累丰富情感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明确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热点,激发学生写…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本文试就初中作文教学中理性与灵性的培养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己、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一、重视日常写作训练,增加学生的情感积淀 新课标不断强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随时记录身边的事或心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倡导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重视对写作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真情实感的表达”等,但我们仍然看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无奈:就学生而言,许多学生怕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感到头疼,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写作往往出于应付,缺乏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有这样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而“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思维是一种品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1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新诉求人的思维的分类很复杂,按照是否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思维可分为常规性和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思维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新颖性、价值性、综合性,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颖性。新颖性就是突破了常规性思维而产生的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设想,这就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也称为逆向思维,它能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势,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高中新课标中,提出了高中作文写作行为的人本性、生活性和人文性。这三点构成了高中课标中作文的“写作”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基本诉求。1.1要培养能按照写作要求进行自由表达的人本性思...  相似文献   

10.
例说作文写作中的就地取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直以来,教师都在教导学生,写作必须从积累材料入手,而且要多积累,工勤于积累,要善于积累,要勇于积累。可事实是,学生们每当写作文时,多数同学还是抓耳挠腮,嘴里嘟囔着没什么可写的。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第四条还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学生的写作现实和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都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那么,高中作文如何才能成为有感而发、有个性、有创意的优秀作文呢?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那么,在写作教学中,老师怎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呢?怎样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文造情呢?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应摆脱俗套,力求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作文教学应与学生生活衔接,重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人生体验,丰富学生情感。《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懂得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大自  相似文献   

17.
李文华 《现代语文》2010,(8):131-132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的写作策略中被一再强化。语文新课标不仅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就首先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且还在以后的学段中反复强调“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还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这不仅仅是新课标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越来越突出。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适应新形势新课标的要求呢?从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走出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新课程作文写作理念的创新处就在于特别强调关注写作的态度,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要求以负责的态度表达真情实感,培养一种责任意识等等。我们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必须以此为基点,进行以学生为本的转型,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人文价值。一、新课标下写作理念的创新要求(一)人本性: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由表达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中学生的写作意识倾向从单纯的“依附”、“顺从”与“适应”中挣脱出来。一是先表达后认同。写作,就是要学生表达出真感觉,真体验,真性情。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