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陶玉玲 《档案天地》2011,(1):4-7,25
幸福的"春妮" 上个世纪60年代,我所在的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话剧剧目,像<东海最前线>、<我是一个兵>、<东进序曲>等,这些剧目在全国都引起了极大反响和轰动效应.然而,影响最大的、而且和我关系最大的是后来排演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该剧排演期间,我和剧组的演员深入"好八连",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  相似文献   

2.
刊登在<河北日报>2001年4月11日一版上的评论<"真抓"与"假抓">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1等奖.这篇1100字的评论之所以受到众多评委的青睐,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人家讲"科学",你总不好讲"反科学";人家讲"民主",你也不好讲"反民主",于是就提出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国学".那意思就是,我这个"国学",跟你那个"科学"、"民主"是不一样的.现在居然搞出一大堆所谓的"国学名人",真是荒谬."国粹"是另外一个意思,那是清朝末年一部分搞革命的人,拿来对付满清的武器.  相似文献   

4.
游国恩等作《中国文学史》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既以民间传说为基础,又尽量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章学诚说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相似文献   

5.
申明 《传媒》2000,(9):9
仔细阅读了刊登在今年第5期<上海采风>月刊上的长篇通讯<人狗情未了>,不由得感到困惑. 困惑之一,过分渲染人狗之情.人对狗当然是有感情的,如战士和军犬的感情,刑警和警犬的感情,牧羊人和牧羊犬的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6.
康熙是1654年出生.就在这年的前一年,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之封号,加奉一级.3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四年,顺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通玄佳境"堂额.可见,在康熙皇帝玄烨出生前后的三四年间,"玄"字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儿子的名字里带着"玄"字,给洋"玛法"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这个在重大场合频繁使用的"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老庄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吗?不是.它是汤若望传授的包括天文、历法、机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内的、为顺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学说.顺治皇帝笃信天主,生命的最后一两年改信佛教,故有五台山出家之谜.  相似文献   

7.
刘唱 《新闻记者》2002,(3):44-44
与人为善 ,是我们党的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时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与人为善 ,《辞海》(1999年版 )的解释是“原意与人同作好事 ,后多用作善意帮助人或帮助人进步的意思”。可见 ,对“舆论监督应该与人为善”原则的正确理解是 :以改造人、教育人 ,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做好工作为目的组织批评报道 ,决没有不得罪人、态度暧昧、文过饰非、推卸责任的意思。如果是那样的话 ,非但谈不上与人为善 ,简直就是帮人做恶 ,为虎作伥了。考证“与人为善”原则的提出 ,最早见于毛泽东1942年3月《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  相似文献   

8.
<正>彝族是丘北的土著民族之一,他们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的意思是龙,"倮"的意思是虎,是彝族的图藤,龙和虎代表着力量与神秘,彝族以此自称,显示出他们对自己作为一个勇敢和强大的民族而拥有的一分自信。一年中,丘北彝族的节庆  相似文献   

9.
从报纸编辑部出报运作模式来分,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编排合一"模式;另一种就是"编排分离"模式。中国黄金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创刊以来就沿用"编排分离"模式,即版面完全由排版人员按照编辑划好的版样纸来制作。据笔者调查,  相似文献   

10.
我在基层新闻单位干了20年采编工作,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记者在基层受欢迎的程度大不如从前.过去是基层干部群众"盼"记者们采访,现在是"怕"记者采访.过去"盼",是因为记者能够吃苦耐劳深入基层,反映实情伸张正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与群众没有距离;现在"怕",是因为一些记者要出专版拉广告,要钱要物,甚至敲诈勒索."一盼一怕",真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死于1953年3月5日晚上9点50分,雷日科夫医生那天被审讯两次.一次是从下午1点10分到下午4点45分,还有一次是从晚上9点20分到凌晨1点45分.审讯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关于斯大林的死,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没人准确地知道他是如何死的.报纸上报道他死于脑溢血,而大约就在同一个时候,据说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跑进垂死的老人的房间大声叫嚷:"他们杀了我的父亲!这些杂种啊!"关于他的死亡的种种描述都是极其地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12.
在出版体制改革、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试点过程中 ,经常听到“三五一工程”这个词。开始不明白其含义 ,后来才知道它是指“工作满三十年或离退休还有五年的职工 ,一刀切 ,一律下岗退休” ,群众戏之为“三五一工程”。“三五”“一刀切”是不妥当的。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 ,有关政策规定工作满 30年 ,或离退休还有 5年的职工提前退休 ,可以享受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这项政策优待老出版工作者的意思是明确的。但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简单化 ,搞“一刀切”就有问题了。首先 ,是否提前退休应尊重职工个人的意见。在正常情况下 ,职…  相似文献   

13.
认识『新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名词。但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一直比较模糊,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要么涵盖面过宽或过窄。导致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新媒体"产生和发展摆到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认识,没有把科技背景和媒体属性结合起来加以认识。 "新媒体"概念对新媒体概念,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作过这样的解释:"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一生关心民众疾苦,为解民生之艰不懈奋斗、不断探索.其中,针对土地这一重要民生问题,他先后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与"耕者有其田"的理念,其天才的构想与艰难的实践为后继者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众目关注的<北京市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高级标准(试行)>经过两年多的制定和反复修改,即将掀起盖头,露出面容.2月28日,北京市档案局召开市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高级标准研讨会,旨在推行新标准前再次听取吸纳各级档案部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一、"随求"与随求菩萨 1987年法门寺塔地宫出土了一批唐代瑰宝,其中有许多与佛家密宗信仰相关的法器和供养器.这批法器中有六枚钏环较为特别,与同时发现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衣物账>碑上的记录对照,其上记载:"随求六枚,共重二十五两."[1]所谓"随求六枚",恰是指这六枚钏环.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会:听惯了谎言,偶然有句真言,人们也会以之为谎言;说惯了谎话,不留神掉出句真话,连说话人自己也会不自在.何以如此?"惯性"使然.  相似文献   

18.
所谓"搂包的",是指封建时代遗留下来传统的地痞恶霸、世袭相承、盘踞市场、强行干预交易,坐分骡马店的丰数佣金的一种非法剥削行当,他们在物资交流中成为城乡交流的障碍物.  相似文献   

19.
出版业在改制转型中,继"造大船"、建集团之后,近来又有一种现象令人颇为瞩目:那就是大社兼并小社,国营找民营联营。不少出版社,力图扩张规模,实现"做大做强",有的也获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形势需要和出版改革的重要成果,自然应予肯定。但凡事  相似文献   

20.
吴飞 《当代传播》2003,16(5):54-56
"自主主体论"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司堪伦(T.M.Scanlon)提出的一个有关表达自由的理论原则.1972年,司堪伦在<哲学和公共事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关于表达自由的理论>的论文,①司堪伦教授站在激进的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对表达自由问题作出了一种新的诠释.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争论,但无论如何托马斯·司堪伦的研究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表达自由问题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