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胜利 《中国广播》2004,(12):34-37
目前,在各地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节目表中,新闻杂志性直播节目、新闻谈话节目、现场直播节目比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张翔 《记者摇篮》2005,(9):40-41
近年来,电视新闻界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个新的名词:“民生新闻”。越来越多的地方台不约而同地把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当作竞争时代拓展生存空间的神奇法宝,把“关注民生”作为自己节目的宗旨。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则被奉为民生新闻的典范,为许多电视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06,(7):43-43
广播电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广播电台获取新闻版面通常采用报社每天凌晨送报纸大样到电台的收发室.或者放在报社自己的收发室.等电台来取这样的传统方式;而电台播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拿到大样至选稿这段时间非常紧迫.一旦遇上“两会”报道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纸截稿出版很晚.电台选稿的时间就更紧了。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高考”的第一天,深圳一位考生不慎将准考证遗留在出租车上,无法进入考场,考生和学校情急之下向正在进行高考现场报道的深圳广播电台交通频率《新闻早班车》“听众短信平台”发出求助短信。直播间的主持人第一时间将这条短信进行直播报道,已开车前往其他地方载客的出租车司机听到这则消息后,在车上找到准考证,马上调转车头,把准考证送到该考生手中,考生得以及时进入考场。笔者认为,《新闻早班车》之所以能够把常态化的高考报道做得如此精彩,在于整组报道巧用了以下“新概念”:一是“民生新闻”概念——该组报道选取当天市民最关注的民生事件“高考”作为重点,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5.
“说新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松  鲁湟  郭光俊 《新闻前哨》2002,(10):38-39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当然,对“说新闻”的  相似文献   

6.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0,(10):38-38
近来年,随着我国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形式上的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人们对新闻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一句话新闻”这一报道形式。“一句话新闻”在节目、栏目或版面中所占的比重正在提高,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外媒体更是如此,当前国外一些著名的广播电台播出的每一档新闻节目中,每篇稿件都很短,许多就是“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报道形式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众心理的改变和编辑记者新闻写作观念的改变。受众对许多事情只想了…  相似文献   

7.
喻星  廖小琴  王燕 《声屏世界》2006,(12):60-60
新余市政府纠风办在总结近年来“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10日在新余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开办一档新闻舆论监督专题节目,加强对政府部门及行业窗口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新闻频率是广播电台的重要专业频率,节目编排是广播频率的重要经营决策之一.副省级市是我国广播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本文对11个副省级城市电台新闻频率的节目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将这11个副省级城市电台新闻频率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这三类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台频率--深圳市电台新闻频率、沈阳市电台新闻频率和青岛市电台新闻频率的节目编排策略进行了案例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频率要想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就必须走“新闻立台”之路。本文认为,“新闻立台”应把整合联动全天覆盖作为突破口,以新闻行动、评论节目和舆论监督等为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新闻为先,上世纪末的广播改革,虽然进行了专业化细分。但是,新闻仍是专业频率的主要构成。那么,广播电台生活频率的新闻节目如何定位呢?近年兴起的一个词“民生新闻”,让我们看到了一缕曙光:做小而精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2.
2001年8月,邢台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理政热线节目《行风热线》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这标志着《行风热线》从邢台市委、市政府的“民心工程”成长为中国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13.
刘勇 《新闻记者》2004,(11):39-39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因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赵永良 《视听纵横》2004,(2):107-108
新闻评论是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新闻品种。新闻评论的地位和意义在于引领时代潮流,体现正确导向,丰富节目内容。它爱憎分明,主张鲜明,解疑释惑,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灵魂和旗帜。它的独特作用是消息、通讯和专题报道等其他新闻体裁所不能够  相似文献   

15.
雅心 《中国广播》2005,(2):67-67
“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连接60分》节目的一句宣传词。该节目是山东台2004年推出的一档午间新闻综合性板块节目,每天中午12:00直播。节目创办一年来,受到广大听众和各级领导的好评。据山东省统计局开展的听众调查,该节目收听率为4.96%,在新闻频率当年创办的新节目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6.
《岭南新闻探索》2006,(1):63-64
近年来.广州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按照中宣部关于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要求,认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有效的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四害”,为净化节目的版面.纯洁广播的天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些媒体为了一时的发行量、收听收视率,有的不惜让“星”、“腥”、“性”闻充斥生活娱乐类版面和节目,把社会新闻做成“桃色新闻”、“灰色新闻”、“黑色新闻”,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杨芳 《声屏世界》2006,(9):57-57
强化时间意识有人生动地把广播比喻为“特快”,但是,在市级广播新闻中“近日”、“日前”等滞后的字眼还是经常出现,广播“快”得不尽人意,尤其是广播对新闻事件同步报道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引起市一级广播电台的重视。地市级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长度一般是15-20分钟,在当日18:30左右首播,次日早晨和中午重播。在广播新闻的黄金时段——早晨的新闻节目中大多数是昨天的新闻,体现不出广播快的优势。再加上有的时候记者成稿后,已经过了傍晚新闻的播出时间,又不是重特大新闻,一般会到第二天的新闻节目再首播,这样一来,到广播新闻黄金时段播出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中经常出现趣味横生的“软新闻”,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软新闻”又称为趣味新闻。有许多“软新闻”传播的内容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奇闻异事。奇闻异事成为“软新闻”的前提是必须“有趣”而且“有益”。如果只有“趣”而无“益”,则成了无聊。任何无聊的东西都是不能作为“软新闻”传播的。  相似文献   

20.
步入信息社会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受众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从新闻频率到非新闻频率,大多数广播电台都设置了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的整点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