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紧扣题目实写早春景色。首联“诗家清景在新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  相似文献   

2.
韩诗以“奇峭雄健”的风格名世,《初春小雨》却是他朴实清新的诗歌中的精品。“初春小雨”是后人加的,《韩昌黎集》题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一共四句:“天街小雨润如  相似文献   

3.
《早春》(六年制第十二册第5课、五年制第十册第12课)是唐朝韩愈写的一首七绝。诗题在《韩昌黎集》中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作二首,这是第一首。“水部”是唐朝的一个官府名称,管理水上交通运输。“员外”是员外郎的简称,指正员以外的郎官。“张十八”即张籍。是中唐时期以创作新乐府诗歌著名的诗人,和韩愈交往比较密切,因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韩愈的《早春》,原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诗二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张十八,指唐代诗人张籍(因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此称)。水部员外,唐代主管水利的官。 韩愈诗素有“险怪”之称,但这首小诗的风格却显得清新自然,语言明白得如同口语一般,一反韩诗“奇奇怪怪”的诗风。然而平淡中出深意,口语中见新奇! 诗的前两句描绘早春的秀美之色。“天街小雨润如酥”,写春雨,是全诗写春色的背景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春雨细小的特点,它像酥油一样滋润着久旱的京城,滋润着万物。受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钟迪扉 《小火炬》2020,(6):32-32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朝诗人高鼎笔下的村居景象,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它让生活在高楼林立和沉重学业中的我们怀揣一份向往和憧憬。诗人以凝练轻快的笔触将早春二月的迷人风光和孩子自由的童年生活渲染得淋漓尽致、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6.
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2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挥出柳荫来。《春游湖》这首诗是北来著名诗人黄庭坚的外甥徐府写的。徐府(?-1140),号师川。这首小诗,初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但仔细品读,却使人感到全诗风韵翩翩,别开生面。诗人游湖是早春时节。燕子双双归来,象征春天来临。诗人一看到燕子,心里感到无比喜悦,禁不住发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就把当时诗人又喜又惊的心情表达出来了。再放眼一看,啊,春天果然来了!湖边挑花盛开,鲜红似锦。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水面距桃枝…  相似文献   

7.
《古诗二首》赏析及教学建议东北师大附小艾祝华《望庐山瀑布》、《绝句》两首古诗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一首展示了庐山瀑布倾泻而下、势不可挡的磅气势,另一首则描绘了满目生机、清新秀丽的初春景致。两首古诗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大自然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清。一、...  相似文献   

8.
本课三首古诗,第一首是五言律诗,二、三首是七言绝句。这三首诗各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战争和动乱,给国家带来的灾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愤慨。  相似文献   

9.
我们来听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韩愈对早春的草色观察得十分细致:草因雨而绿,遥看时.地面上浮起一层浅浅绿色:近观时.绿色并不惹眼,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早春景物的特征.诗人捕捉得多么准确:这首诗如画家设色作画,描摹得多么精彩。可见.写景物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10.
这一课两首古诗,《所见》为五言绝句,作者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这首诗描写的是牧童生活。《小池》为七言绝句,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小池景色。虽然两首诗描写的对象不同,内容各异,一叙事,一写景,但都是写夏天的景象,都具有通俗活泼,清新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简析: 《村居》的作者高鼎,清朝咸丰年间的诗人。这首诗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和孩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铁岭土生土长的乡土诗人,感动家乡的春天,写出一首质朴,清新的《春》之歌,如北方旷野里吹来一股春风,带着泥土的芬芳,吹在我们的心上。用北方人特有的细腻来描写北方的初春,清爽、自然、质朴、干脆、利落。脱去以往诗人的缠绵,细腻。看似平谈,实则绝不平淡,是作者细心观察生活,用心去体会春的喜悦之作,有着质朴无华的情怀,开创了北方诗人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在《全唐诗》里,只留下了两首诗。《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的一首。闻一多对这首诗给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话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位现代大诗人对它是何等推崇!  相似文献   

14.
教学《村居》这首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理清诗脉,解决难点所谓诗脉,就是诗的脉络,也就是诗人写诗时的思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诗歌脉络,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村居”是什么意思?(在乡村里居住。)准在乡村里居住?(诗人。)这就告诉我们是诗人居住在乡村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  相似文献   

15.
《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教学这首诗,要  相似文献   

16.
<正>《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这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诗人从白帝城乘船到江陵时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喜悦、愉快的心情。教学这首诗,我抓住了其写法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运用五步法教学这首诗。第一步:听教师板书《早发白帝城》后,介绍时代背景。李白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伟大诗人之一,人称"诗仙"。他的诗想象丰富,善于描绘  相似文献   

17.
《杂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杂诗,写零星感想的诗。这首诗用向人发问的口吻,来表达诗人对故乡近况的关心。写得清新、活泼、自然,读起来使人感到既优美又亲切,很有诗味。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两句是说:您是从咱们的家乡来的,自然晓得家乡的事儿。“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两句是说:您能不能告诉我,在您出发前来的时候,那雕绘着花纹的窗前,几棵在寒冬里傲然挺立的梅树开花了没有?  相似文献   

18.
导读 苏轼这首《一丛花&#183;初春病起》是一篇抒情之词。全词抓住“初春”的景象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相似文献   

19.
杨桂姝 《辽宁教育》2007,(10):56-56
一、说教材 《望月有感》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以白描的手法,抒写了诗人兄弟姐妹流离异地的真实情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中期藩镇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学习这首诗要求学生在了解作品写作背景的的痛苦。学习这首诗要求学生在了解作品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反复的吟诵中探究赏析作品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李莹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417-418
《希腊古瓮颂》是英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的名篇。在这首诗中,完美的展现了诗人的美学思想,笔者试图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首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