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信息实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一般有讲解演示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模式、自我练习检测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信息实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一般有讲解演示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模式、自我练习检测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张凤霞 《考试周刊》2012,(42):75-76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我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法规,探索出了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写作的创新教学法。1.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指导学生写作有什么优势呢?1.1网络技术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体,以网络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跨入新世纪的门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利用文字、图画、摄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多种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英语的交互环境,成为教学最理想的工具.学生不但可以阅读文字,听录音,看图像、动画,做练习,还能回答问题,加入对话以提高口语能力.因此,多媒体计算机在英语教学中的配备和使用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集于一体.为传统教学注入了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在应用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开启了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势在必行。如何顺应教育发展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这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唯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借助各种多媒体将大量美术信息以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生动地传达给学生,为学生创设绿色、互动、广阔的网络美术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逐步进入了广大中小学校,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对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进行处理,形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认知环境。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特别是在以实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让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创造了大量富有情趣的场景和动画,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实现学习中人与人参与;实现学习环境的时代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成为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它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灵活地组合到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学中资源共享,大容量的电子阅览、多媒体课件、Internet网络环境等,将课文中抽象的无法真实再现的直接感知事物变成动画、声音、文字、图形等,载入能被学生感知又能为教者控制的电子空间,开辟了一个新型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学习。信息化情景主题教学,就是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媒介,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是一种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为一体的多种媒体并存的技术。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节省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优势,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意识、探究精神、探究能力为宗旨,以物理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作用于教育科学,教育本身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电子通讯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从而促进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现代教育创新内容和手段之一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影音文件、网络等多种媒体为一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广泛使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16.
网络教学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功能特性和资源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网络教学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拓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为新课程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就谈谈怎样利用网络环境开展高  相似文献   

17.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把多种信息媒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及时、正确地,科学、生动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拓展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创新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孟如凤 《考试周刊》2011,(12):180-18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等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它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并可以灵活地把它们组合为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能化虚为实、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作文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师指导无从下手、学生则苦于思路没有头绪。“无章可循”和“无话可说”仍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通病。为此,笔者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多媒体计算机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其形象性、直观性、便捷性和科学性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网络多媒体技术集多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环境和灵活的认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习材料对大脑的刺激强度,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