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瑜伽作为现代时尚健身运动,它的健身原理与中医经络养生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瑜伽练习对中医经络有很好的刺激和疏通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瑜伽冥想、呼吸、体位三个方面来探讨了瑜伽练习对经络养生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剖析瑜伽流行的现代“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瑜伽运动,通过对瑜伽在中国流行的社会背景、自身的魅力与健身价值、流行的社会心理因素、商业化运作与推广等四个方面对瑜伽在中国流行的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瑜伽流行的原因和产业化推广的经验。从瑜伽的流行反思中国传统健身术(如:气功、太极拳)的失落,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推广提供一点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太极拳、健身气功及瑜伽这3大传统健身功法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论: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尤其以太极拳针对动态性平衡,而瑜伽针对静态性平衡的效果更为明显。建议:继续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之类的传统健身功法项目。同时,建立适合每位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运动处方,并且酌情选择一至两项其它适宜的运动作为辅助项目来提高老年人的力量及协调性,以促进平衡能力的维持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杨菁 《精武》2012,(15):79-80
瑜伽源于印度,并风靡于世界,成为东、西方健身文化的融合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击对瑜伽在印度、西方及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出瑜伽发展的特点分别走印度将瑜伽真理哲学化、西方将瑜伽体育科学化、中一将瑜伽养生实用化。并根据比较结论建议:中目的瑜伽发展要重视瑜伽思想的传播、吸取西方瑜伽的科学性与创新精神,并能以“和而不同”思想吸取中啊武术、气功、中医等民族特色来拓宽瑜伽在中圈发展推广之路,为瑜伽在中啊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加之疾病的困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而除了饮食、睡眠调理外,选择合适的健身项目尤为重要.文章首先细致分析了健身气功的市场特性,分别从继承传统,赋予时代特色、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养生保健、习练人群的普遍性四点出发.在此基础上,运用营销学里先进的4ps理论,结合瑜伽产业化运行模式,深入分析健身气功的商业化发展路线.从产品策略、价格战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探讨健身气功的商业化发展道路.良好的养生保健大环境势必会造就一部分新兴产业的出现,但谁能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才是抓住命脉的关键.归根结底,投资者应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天时地利人和,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6.
对瑜伽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法和对比法,从印度瑜伽在我国健身业的风行反观陷入低潮的中华传统气功,从其功能、对象和内容特征上分析思考了瑜伽盛行和气功难以推广的原因,并为振兴我国健身气功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练瑜伽者,是求生命的数量,还是求其质量?求数量者,是思想禁锢所致;求质量者,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解放。当今,瑜伽已成为人类古老的养生文化。我们对它的研究必须要有3种意识:肯定意识、否定意识和前导意识。其中,前导意识尤为重要。瑜伽教育,从本质上分析它是将其健身的工具理性预期育人的价值理性相结合的养生教育。从形式上分析,它是瑜伽与教育结合的产物。瑜伽教育的价值就是其“健身育人”的功能与其社会需求的统一。1.增进身体健康的价值瑜伽有句格言:“健康的心理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实践证明,接受瑜伽教育不仅能使人以新…  相似文献   

8.
论瑜伽健身     
分析瑜伽的历史发展与流行,以文化学等角度解读瑜伽的文化健身价值.瑜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蕴涵各民族的特点与创新,从古典瑜伽的发展到现代瑜伽的世界流行都与瑜伽的健身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瑜伽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出现与发展、养生内容、养生机理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从中发现两者的契合点。研究二者的契合,有利于更好地发扬东方这两种古老的健身文化,从而增进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是国粹,也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医、气功等都是人体科学的一部分,是高层次的文化与科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太极拳活动,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体育运动,同时它在医疗康复养生领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太极拳的健身、养生机理及其科学性的研究越来越凸显出来,研究太极拳健身养生的科学机理及科学价值,使练习者能够从科学运动机理出发,达到精准医疗养生保健,真正实现太极拳的运动处方,从而服务于大众,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珍品,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民间喜爱,是现代健身人群作为养生保健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健身气功的作用不仅在于健身防病,内外兼修,延年益寿,而且通过健身气功修炼陶冶人的性情,涵养道德,开发人的智力和激发人体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十二五”规划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健身气功5种新功法创编的原因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身气功新功法是依据时代发展、体育人口快速增长、现代生活方式病的增多等社会因素,对传统功法进行挖掘改良编创而成;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为进一步拓宽“健身气功海外行”之道提供了又一丰富资源。希望这5种新功法在“十二五”期间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进一步发展的治疗原则.治未病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未病先防、已病防传.文章通过搜集大量文献,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以健身气功为研究点,治未病理念为联系点,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分别说明治未病理念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中的体现:从中医学角度出发,结合健身气功的调身法、调息法、调心法分别阐述健身气功功法的治未病理念;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健身气功功法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五大系统的影响来阐述健身气功的治未病理念.研究证明,无论是从中医学角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研究,治未病理念在健身气功中都能够充分体现,进一步说明练习健身气功功法对人们防病养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体育活动已超出单纯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狭义理解,被看成是现代人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个人、群体、物种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反映.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健身项目,社会大众对健身气功的审美认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健身气功推广的重要原因.文章着重研究挖掘健身气功的审美元素及美学价值,研究健身气功中的美如何能够被感受、被欣赏、被表现、被创造,从而进一步更好更快地推广健身气功.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健身气功的特征及推广策略两个视角对健身气功进行了剖析,从健身气功的价值、生理、生化及心理指标、健身效果以及运动形式特征等方面对健身气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健身气功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符合我国大众的心理习惯及健身观念,随着健身气功的推广,文明科学的健身气功将在我国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欣欣 《精武》2014,(4):127-128
促进办公室人群身体健康是设计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的根本目标之一,运动处方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普遍性的特点。通过对办公室人群常见的现代职业病治疗及预防角度的分析,提出了健身气功运动处方是科学健身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是全民健身计划科学实施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准备活动是进行体育运动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身气功作为一项以调身、调息和调心为手段来进行练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合理系统的准备活动是保证健身效果的基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健身气功在高校教学和群众健身方面的准备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健身气功的准备活动进行探究性的创新,以促进健身气功更好的发展,造福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宁夏四所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选项课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宁夏各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师资力量、健身场地、学生身心状况及养生知识认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宁夏普通高校中仅有宁夏大学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各高校健身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均有利于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各高校大部分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均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均表示对健身气功选项课感兴趣。文章旨在为宁夏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开设此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传承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将健身气功纳入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体系,并依据不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体育健身需要设置健身气功课程方案;提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和科研基地;健立健全组织机构,组建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和练习站点;加大宣传推广传播方式等对策,推进健身气功进入高校体育课堂,使其成为高校的一门重要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20.
健身气功在构建上海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如何在社区体育设施、组织、指导、信息等方面发挥服务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健身气功在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出应完善健身气功站点建设,加强组织网络体系构建,并将两者紧密联系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