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摩擦力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分析摩擦力的问题时,常出现以下问题:对摩擦力产生条件中和摩擦力方向中的“相对”二字的含义理解不深刻,常常错误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与运动相关的题型,一般都离不开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的求解和判断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 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相关平衡问题 1)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就是静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静摩擦力的平衡其大小和方向受到运动趋势的影响,且存在最大静摩擦力的问题.当物体相对于某一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既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内容的一个难点,在高考中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同学们在学习摩擦力这一内容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将它进行分类探究,然后加以归纳总结从而找出分析该类问题的方法.对于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一种重要性质的力,在学习摩擦力知识及分析摩擦力方向的练习中,多数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摩擦力受力分析讲解过程中,如果能有一个方便操作的摩擦力演示装置,能够将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直观地显示出来,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正确的思维形成.笔者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利用带滚轮的演示小车和轻质弹簧配合,经过组合改装,  相似文献   

5.
一、摩擦力相关问题 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人类离开摩擦力很难在地球生存.因此在该物理问题上要求初中生深刻掌握相关物理机制,探究物理学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加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6.
传送带问题复杂多变,但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摩擦力的性质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特别要注意摩擦力的动静互换,从有到无临界点的判断·其实把其中一种情况分析透,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总体来说,传送带问题是把物体由静止、以一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潘志民 《物理教师》2011,(8):38-39,41
“摩擦力”一节属于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第3章的第1节,本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但是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大小方向不定”,因此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着实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第一章“力”时,普遍反映摩擦力难学,特别是静摩擦力,更加难以掌握.由于第一章没有能打好扎实的基础,在第四章讨论做功问题时,对摩擦力做功更是混淆不清.本文就将摩擦力做功问题进行讨论归纳。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年高考,摩擦力都是必考内容,有时摩擦力考点单独出现。有时与牛顿定律、动量、动能结合在一起,所以摩擦力是高一物理学习的重、难点之一.不少同学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易错,因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且与接触面相切,往往不易搞清楚,从而导致出错.笔者从教学中总结出三条分析物体是否受摩擦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摩擦力有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分.解题时要弄清是哪一种,要对照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或物体的平衡条件去考虑物体向有无摩擦力,再考虑它的方向、大小、种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分析物体受力要注意力的性质,分清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同的产生机理.弹力是施力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簧的弹力符合胡克定律f=kx,式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难点,分析物体受力时要特别注意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中,同学们感觉最难的是摩擦力,在摩擦力中又以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最难.本文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它变化无常,素有“魔鬼力”之称.学生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凡是有摩擦力问题出现的地方,错误率都比较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是学生对动、静摩擦力不分,乱套公式,摩擦力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难以判断.本文对摩擦力问题的易错点进行归纳分析,供初学者学习摩擦力时时参考,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4.
摩擦力是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很多重要的考试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摩擦力的考查.在这些涉及到摩擦力的问题当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倒在了摩擦力的方向判断上,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浏览相关物理教学论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现将问题展示如下:“请问各位老师,关于竖直方向上的摩擦力应该怎样解呢?有这样一题:小明重500N,手用1000N的力握竹竿匀速下滑时摩擦力是多少?如果握力增大到1500N,摩擦力又是多少呢?请问这道题怎么理解呢?”  相似文献   

16.
1摩擦力相关规律易混淆的原因分析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概念时,有几种说法较难理解、记忆,容易混淆,导致学生解答摩擦力问题时常出现错误.笔者对学生错误的原因归类,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王忠英 《中学物理》2012,(12):21-23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摩擦力问题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特别是我们对口高考的学生物理基础大多数比较薄弱,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相对普通高中的同学也有欠缺,他们在解力学题目时,往往一有摩擦力掺和其中,解题错误率就比较高,原因是他们对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其中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是高中阶段比较难理解且非常重要的概念,摩擦力方向判定的复杂性使学生对物体受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更难完成内化.笔者认为要整体理解摩擦力做功问题,需要教师设置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概念在记忆中痕迹的集聚.本文研究的摩擦力做功仅仅是对初学者关于摩擦力做功概念的教学,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静 《考试周刊》2014,(82):149-150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在曲线运动中,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是必修二第五章学习的难点。本文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以往口头阐述,用图示的方法解释说明,以解除学习困惑。  相似文献   

20.
<正>一、案例设计背景高中物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摩擦力分析的对错与否,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后面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首先学习静摩擦力,然后学习滑动摩擦力.但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物体实际受到的摩擦力好比"百变小魔女"往往表现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是静摩擦力在许多具体问题中似乎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对于高一初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