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天山 《文教资料》2007,(21):68-72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文化成因,由表及里,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文坛、政坛的分合,社会风习的变迁,社会制度的影响;二是南北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通;三为社群的历史、尊圣的思维模式和刚性审美心理的反映。事实表明,文坛的相对独立与活泼明朗的世风,有利于该类小说创作。创作主体对社会制度的思考及其文本表现,促成了英雄传奇小说的类型特征。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同时依赖于南方良好的人文创作氛围、便利的文学传播环境和普遍的文化娱乐需求。除文化时空这一外缘以外,社群的历史、尊圣思维和刚性审美心理推动了该类小说在叙事主题、人物形象、审美风格方面的构塑。文化心理成了凝聚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英雄传奇小说在吸取前代文学的各种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艺术渊源是史传文学和说话艺术。史传文学的思想精神、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述视角多为英雄传奇小说模仿、借鉴。说话艺术在篇幅上为英雄传奇长篇化提供了条件;其“小说”含义的扩大化为英雄传奇小说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用的技巧和手法也为后世英雄传奇所效法;讲述故事体制上的特点则直接影响到英雄传奇小说“分章别回”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英雄传奇小说里的婚姻模式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民族心理、文化构成的反映,体现了中原民族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有着浓厚的道家色彩.此外,英雄传奇小说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和借鉴了神魔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因素,如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运用,从而使其自身的婚姻模式也相应产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由侧重描写一夫多妻制到侧重描写一夫一妻制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明代作家喜用说部或戏曲的样式写英雄传奇的内容,这不仅因为说部、戏曲是他们所偏嗜与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段,其原因还有三点:一为平民文学的通俗力量之惯性;二是宋元以来英雄传奇故事容量的渐增和明人对英雄传奇故事的传统接受方式的新要求;三是诗作铺叙的乏力和散文创作原则及语体的?格。对于同一英雄传奇题材的明代小说或戏曲来说,一旦小说定型以后,继出的戏曲基本从该小说题材生发开去,而其生发的具体力度,又有强弱之分;同一英雄传奇题材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演进系统,如果各系统中均存有小说作品,则不同系统的小说之间,互不交叉;在同一演进系统中,若有两部以上的小说(一般为两部),则前后的小说之间只是一种增扩、删润的改订关系,绝无续书的性质,这与清代的创作状况殊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晚清近代四大小说杂志中,英雄既是突出的文学角色,又是那个时代所呼唤的拯救者。近代四大小说杂志中的英雄观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它已和民族的解放与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英雄观是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翻译外来作品和创作本土作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本土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6.
孙晓玲 《文教资料》2014,(30):88-90
孤独作为人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是文学永恒的话题。贾平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末路英雄的孤独形象。根据人物的身份差异分为传奇英雄、平民英雄、当代活雷锋三种类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贾平凹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对孤独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明确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区分两种对立的英雄观,回答了"谁是英雄"的追问.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所面临的英雄含义模糊化、英雄历史作用虚无化和英雄现实意义淡化等多重挑战,必须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立场、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英雄主义教育、重视对本民族英雄精神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宣传,弘扬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作为英雄传奇,旨在集中反映一般"市井细民"的英雄人格理想,以其多元丰富性构成了小说丰满典型的形象体系;同时,<水浒>作者又把各自独立的多元英雄人格理想裁剪归并到以"忠义"为基调的相对统一的英雄人格理想上,并因而形成了小说叙事上"单线条连环式"的独特结构艺术.  相似文献   

9.
清季时局震荡,颖悟之士每借小说以增进匡革社会的意识,故而小说之地位大振。稍后,凭借学人的努力,小说研究与政治主盟的主导倾向转而为对小说本体的究讨。自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问世后,“英雄传奇”这一学理类型,由先前的萌动之象一跃而至于诞生。研究史表明:长篇通俗小说的分类纠葛,乃是研究中出现纷争局面的一个起点。从研究进程以及英雄传奇小说自身的特点来说,我们还是宜将“英雄传奇”作为一个学理类型,并将它和历史演义、神魔、世情等小说类型处于同一层级。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研究中存在的队伍建设、研究结构、观念方法等问题,均不容忽视。该论题的究讨,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入。  相似文献   

10.
在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中,有几类特定也是英雄传奇特有的故事情节模式,值得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第一类是英雄获罪故事模式;第二类是英雄临阵收妻故事模式;第三类是英雄故事的家族性延续。每一类故事情节模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不仅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内涵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方 《天中学刊》2006,21(4):79-82
明清英雄传奇小说来源于宋代的“说铁骑儿”。它的内涵特征包括:以沙场征战英雄为主人公;以“传奇”手法写沙场征战的故事,特别是抗击异族的故事而形成传奇特征;创作目的是为了宣扬英雄良将的“忠义”精神。《水浒传》并不标志着成熟状态英雄传奇的产生,《杨家府演义》才标志着英雄传奇的真正成熟。成熟状态英雄传奇的产生有着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百合花》是在一种温馨而又让人感伤的情感氛围里着力于对美好人性与人情的诗意赞美。本文通过细读,发现《百合花》的叙事策略在文本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把美好人性人情的故事与战争英雄的“传奇”成功地拼接在一起。因而对英雄精神有节制的颂扬与对普通民众情感的真实书写的完美糅合赋予了文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部西部小说,科马克·麦卡锡的《老无所依》未向读者展示英雄主义主题,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英雄,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局也未出现,因而形成了对传统西部小说的巨大颠覆。英雄在该西部小说中的缺失揭示了越战后的美国传统价值体系崩坍及金钱至上的恶劣社会风气的盛行。通过英雄缺失的写作,麦卡锡表达了希望民众回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小人物大英雄》是美国著名作家莱昂纳·弗莱彻的小说,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揭示了小人物和大英雄直接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该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分析,探索其艺术魅力和带给人们的启示,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小人物,而内心的人性与善良一旦被激发起来,都可以成为大英雄。小说的艺术特色是通过人物英雄情结展开的,描写一个小人物与大英雄的交替转变过程,让人感怀深刻而又以笑声告慰人类本真的那份善良与爱。  相似文献   

15.
简论英雄传奇续书中的因袭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英雄传奇小说的实际,划分出三代英雄,各代英雄有其不同的性格、生存境况、价值追求和生活经历。进而得出:由三代英雄构成的具体本不存在“故事多有因袭,性格也由父辈遗传”的缺点;在同一代序列中的具体本,不管是否存在遗传关系,都有“公式化、脸谱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陈子昂、李白等古代诗人的诗歌,与当今诗人的英雄史观、叙事立场、文化心理、语言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诗歌中的英雄往往是一个历史的“大我“,现当代诗歌中的英雄则是一个现实的“小我“,表现了一种“反英雄“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3个方面探讨了小说《红色英雄勋章》的艺术价值:1.用反讽的手法抨击亨利的自夸、自怜、怯懦、欺诈等。2.用动物的意象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态度:战争是残酷、荒谬的。3.用心理描写展示主人公在战场上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从而揭示了战争使人丧失理智,丧失人性。  相似文献   

18.
雷宇 《文教资料》2011,(31):25-26
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写的《哈利·波特》系列一经出版就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魔法风潮。主人公哈利·波特作为魔法世界的拯救者。被命运推动着完成惩治邪恶.保护弱小的神圣任务。这与神话原型批评代表之一C.G.荣格所总结的英雄原型不谋而合。而乔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对英雄历险的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反映在《哈利·波特》主人公的创作中,符合了人类的英雄崇拜心理和对英雄历险的期待和预设,使主人公形象得到升华.赢得各阶层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池莉小说只作一面评价,只看到其鄙俗,而没有看到其理想浪漫的情怀.本文认为,池莉的小说也有浓厚的英雄书写,这种英雄书写虽然没能被作者提炼升华,但平实可信,态度严肃认真,对他们的塑造实为作者对底层人民的一种更真实的抚慰;而且这种"池莉式英雄"的塑造才真正秉承了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20.
明清是中国小说最繁荣的时代,讲史演义小说又是其中的主流,在每部英雄演义小说主人公的身边,都有这么一个或几个莽汉式的配角。该文主要从莽汉英雄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以及对小说情节上的作用等方面对莽汉英雄这一形象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探究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