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这些重要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由于日心说为当时崇尚托勒密地心说的天主教会所禁止,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对中国学术界隐瞒了伽利略的学说,可事实并非如此。在晚明来华的耶稣会士中,德籍教士邓玉函(Joannes Terrentius)与伽利略相识,而且是好朋友。 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楷西亲王(Federico Cesi)创立灵采研究院“Accademia dei Lincei”,以推进科学  相似文献   

2.
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学说,同时代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论,认为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点而已。随着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太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更是呈现指数级增长,人类不得不接受  相似文献   

3.
经典物理学是从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开始的。当时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赞成哥白尼学说的人主张地球在运动,维护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体系的人则主张地静说。地静派有一条反对地动说的强硬理由:如果地球是在高速的运动,为什么在地面上的人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呢?这的确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典物理学是从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开始的,当时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赞成哥白尼学说的人主张地球在运动,维护亚里土多德——托勒密体系的人则主张地静说。地静派有一条反对地动说的强硬理由:如果地球是在高速地运动,为什么在地面上的人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呢?这的确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典物理学是从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开始的,当时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赞成哥白尼学说的人主张地球在运动,维护亚里土多德——托勒密体系的人则主张地静说。地静派有一条反对地动说的强硬理由:如果地球是在高速地运动,为什么在地面上的人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呢?这的确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在西方,弗洛伊德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其情形就如同孔子在中国那样被人们所熟知.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他所直接从事的精种病治疗及心理学领域,影响到现代西方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伦理学等,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弗洛伊德及其学说历来有很大争议,对其毁誉有天壤之别.恭维他的人把他比作哥白尼,认为他的学说具有“太阳中心说”这样的革命意义,而贬低他的人则把他视为江湖骗子,认为他的理论纯粹是无稽之谈.不过,人们对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毁誉,更多的是出于情感而不是理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你了解哥白尼吗?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科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恩格思曾盛赞哥白尼的《天体运行》一书,是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不朽著作”。这篇课文记叙了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的经过,阐明了地动学说的伟大意义,赞扬了哥白尼的  相似文献   

8.
《哥白尼》一文介绍了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的事迹,赞扬了他敢于打破传统观念、重视实践、坚持真理的精神,阐明了地动学说的重大意义。本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9.
《哥白尼》是一篇人物叙评文章。与一般的传记文章不同 ,它是以人物生平的主要贡献为内容 ,用朴质平实的语言 ,给读者介绍哥白尼如何揭示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及其重大意义 ,暗含了作者对科学探索和人类思想的哲理思考。文章叙写哥白尼 70多年的生活经历 ,作者只选择了哥白尼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推翻天动学说、建立地动学说———为重点内容 ,略写其它事件。但全文并不以其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 ,而是将重点放在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对人们有何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上。为阐明佐证哥白尼的这一观点 ,作者适当地引用了有关言论、材料。同时在客观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里程碑。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推翻了统治人们思想长达1400年的托勒密地心学说,提出了日心学说,正确地认识了太阳系的结构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大量实测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银河系模型,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太阳系扩大到恒星世界。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观测和分析确认,在银河系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与银河系相仿的庞大的恒星系统,这就是河外星系,简称星系。目前知道,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河外星系的数目多达以百亿计,而最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超过100亿光年(1 光年约等于10万亿千米)。  相似文献   

11.
(1)托勒密(Ptolemy,Claudius 约90—168年)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球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他曾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进行长期的天文观测,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十三卷本巨著《天文学大成》,详细论述了宇宙和太阳系以地球为中心、地球没有公转和自转、行星按正圆轨道运行的理论,代表了当时天文学的最高水平。他的学说后来为中世纪基督教会所利用,被奉为经典,统治世界达一千多年。(2)哥白尼(Copernicus,Nicolus1473—1543年)  相似文献   

12.
《同学少年》2008,(12):44-45
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宇宙中央不动,日、月、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后来,哥白尼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提出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围绕太阳运动。而后,布鲁诺继承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记忆关键调:"地心说"/"日心说"/宇宙是无限的/伽利略/行星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相似文献   

13.
初中第五册语文《歌白尼》一文后面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1)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要求学生填充是什么复句。“教参”中指出:这是递进复句。对此,教师持有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认为是二重复句,主语不是“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这个主谓短语。一说为“哥白尼”,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承前者省略;一说为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后两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撰写的《哥白尼》,介绍了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的感人业绩,激励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斗争、敢于创新的精神。法国著名文学  相似文献   

15.
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一种语言. 400多年以前,意大利出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名叫伽利略(公元1654~1642),他大力提倡观察和实验,并在比萨斜塔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后来又写出了巨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可称为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这位物理学家对数学有一个绝  相似文献   

17.
江峰 《学科教育》2014,(2):3-12
教育惩罚的争议性问题可概括为两组:一是教育性和必要性问题,二是正当性和适用性问题。后者在实践上更受关注,但前者在理论上是更为基础性的、决定性的。康德教育学中有对这两组问题的一整套回答,并且其中还蕴含了一个对教育学而言是意义更为重大的儿童心灵学说。这一学说蕴含在康德对教育惩罚施加了什么痛苦、这种痛苦何以能使人向善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但随着哲学心理学逐渐为科学心理学所取代,康德教育学中的儿童心灵学说及其遗留问题,今天已淡出我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中选录的《哥白尼》,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肺腑的人物评传。人物评传是“传”与“评”的结合,“传”是“评”的基础,“评”是“传”的升华。本文作者用以事实为依据,在叙述中进行客观评价的写法,介绍了哥白尼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面———创立地动学说的伟绩,高度评价了他在天文学方面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坚持真理的求实精神,阐明了哥白尼的学说在科学史上引起的革命和对人类思想的重大影响,突出赞扬了哥白尼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思想解放、科学进步所作出的划时代贡献。学习中,我们以把握“传”与“评”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相似文献   

19.
代数式(之1)     
数学是一种语言.400多年以前,意大利出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名叫伽利略(公元1564~1642).他大力提倡观察和实验,并在比萨斜塔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后来又写出了巨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可称为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这位物理学家对数学有一个绝妙的定语:"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语  相似文献   

20.
爱丁堡学派在提出"强纲领"后又发展了科学知识社会学,提出了有限论思想,该理论的核心主张是,概念乃至信念的意义在未来的应用中是可以修改的。通俗地讲,我们解释事物时所选的参照物不同,论域的效果就不同。按照有限论思想,所有科学信念都不具有终极性,都只适用于有限对象的有限命题,随着新现象的发现,特定的科学信念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以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有限论思想为缺口,为宇宙中心论的解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此,有限论在保留中心逻辑的同时既消解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又为该理论寻求了一条合适的退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