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土司制度是封建社会后期,中央政权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通过分封当地首领世袭官职,以达到有效治理和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政治制度。毕节彝族土司制度是整个土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如何处理中央和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如何有效运转、如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土司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们今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而设立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推行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明代云南武定土官商胜、贵州水西宣慰奢香、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入手,可以看到中央对女性土司设置、承袭及管理情况,亦可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土司的地位、贡献及其与中央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我国的云南滇西部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势对外交流优势,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从区域的少数民族体育对外发展,分析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前景与困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三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暨秦良玉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土司制度、土司文化以及秦良玉文化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对会议的主要观点予以综述,以期有助于深化对土司制度乃至地方少数民族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土司制度是明清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土司就是中央政府实施土司制度时任用的各族上层人物进行"因俗而治"的官职。卓尼土司在甘、青乃至西北土司中最具典型性,它是甘肃几大藏族土司中沿袭时间最长、所辖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土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沿袭了数百年的卓尼土司制度不仅对其辖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且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这里试图通过对卓尼土司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的阐述,以期能发掘出其存在发展的更多深层因素,揭开它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无用流官之例”,不许土司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保留下来的土司,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在此背景下,土司请求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考试。作为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推行,是中央王朝在文化领域推行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清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参加科举考试,扩大了科举制度推行的区域,丰富和发展了科举制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让科举制度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既是中央王朝与西南地区交往的主要途径,也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向土司地区传播的重要媒介。明代西南地区各地土司对中央王朝朝贡不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司朝贡制度。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不仅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石柱土司制度存在574年,马、陈、冉“三大姓”土司官的沿袭在辖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两重性中的进步作用是:维护地方稳定,巩固祖国统一;传入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边地联系,形成融洽整体;增进土汉交流,促进文化发展;积极参加斗争,保卫祖国疆土;保境安民,造福桑梓.两重性中的不利因素是:导致土司隔阂和民族纠纷;土司掌握土民生命;自我封闭,长期落后.就石柱土司而言,其进步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充分利用其进步意义,对增强少数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认同感,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羁縻政策、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这三个概念在有关地方历史文献中的含义是不能混同的.秀山地区作为渝东南民俗文化多样性生成的特定地域,与封建中央王朝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羁縻政策实施有直接关系,国家行政区划秀山地区的出现,是历史上“大一统”国家观念通过羁縻政策、羁縻制度和土司制度在该地区推行千年的政治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联合组成土司遗址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高潮。就2013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著作研究,三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四是改土归流研究,五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七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区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一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这里,主要评述后三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在各项活动项目中都蕴含着民族地区所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随着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当前部分民族体育项目已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方式。虽然民族体育凝结着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但发展至今许多民族体育活动方式已逐渐被取缔与遗忘,因此,以少数民族体育发展视角分析当代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传承,对振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民族体育文化、弘扬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以少数民族体育发展视角探究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当前民族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联合组成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就2013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著作研究;其三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其四是改土归流研究;其五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其七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区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但在研究视角、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与方法、史料整理、学术专著、团队合作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改进。这里,主要评述前四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土司研究逐渐从一个不太受人关注的领域发展成学术研究热点,同时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土司制度研究缺乏整体性、史料的碎片化运用以及土司文化的碎片化研究。碎片化的研究,除消解土司制度的整体性,阻滞人们对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总体的把握外,还带来了几个不良的后果,例如对一些基础和核心的问题长期争论,难以形成共识,影响了研究的深入,以及将土司和土司制度泛化、美化等。避免土司研究碎片化,除提高研究选题质量,注重理论、方法,占有更多史料外,当前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做好学术研究的组织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忻城莫氏土司文化源于土司制度,忻城土司制度文化既是多种制度文化的结晶,本身又立体地呈现了土司制度文化的基本特征.土司制度文化本身的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司制度下的其他文化,如民俗文化与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与建筑文化既存在特色因素,也存在文化再现的缺失.从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三方面探讨土司文化的历史源流,并对这些制度文化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黑顺 《考试周刊》2012,(28):196-196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北少数民族中曾普遍实施土司制度,清代在西南地区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但湟水流域的土司制度却依旧存在。因此,研究清政府对湟水流域土司制度的改革措施,对了解土司制度自身的发展和弊端,以及清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统治方式具有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苟爽 《文教资料》2007,(25):108-109
八番土司地区,地处西南部边陲贵州惠水县一带,地理位置偏远,不属于中国传统的农业发达地区,大都是少数民族世居地区,中原文化的渗透不够深入。有关于这一地区的研究资料很少,只零星散见于元明清三代的官方正史、文献、地方志以及一些在黔地为官者之作中。其研究成果甚少,不为大众所了解。因此,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惠水八番土司的来源和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阐述,以解决国内对贵州土司研究现状的缺乏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土司制度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具体表现在:区域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文化包容和管控的新实践、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土司治理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土司制度对人类文明承续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3处土司遗址于2015年7月4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高潮。就2015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其三是改土归流研究;其四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其五是中国土司个案研究;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其七是土司人物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了一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但在研究视角、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与方法、史料整理、学术专著、团队合作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改进。这里主要评述后4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的学术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司文化是指由中央王朝与西南、中南及西北土司地区各族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与土司制度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土司文化的特点有四:多元性、丰富性、民族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司文化蕴含着思想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资源(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少数民族人数众多、民族成分齐全,极具少数民族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四川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对四川目前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更好继承和发扬四川少数民族体育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