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其自身具备许多新特点。网络媒体凭借其特殊的报道风格,使得受众对网络的依赖加深。体育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体育新闻的报道也成为了各大网络媒体竞争的一个方面。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凤凰网关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及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最后一天即2010年7月12日与2014年7月14日的报道为样本,分析网络媒体体育新闻的报道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2.
《视听纵横》2008,(4):6-9
应用新技术,拓展新业务,不断提高网络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是网络媒体(这里主要指新闻网站)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加快自身发展、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为推动这项工作,2007年下半年以来,省委外宣办先后对全省网络媒体应用新技术、新业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杭州网、中国宁波网、温州新闻网等重点网络媒体进行了实地调研,组织了网络媒体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培训班和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10年来的网络新闻传播使受众接收信息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变化,也为网络新闻传媒提出了新课题———网络新闻写作的规律是什么?怎样给网络媒体写新闻?网页以什么样的编排方式推介给读者,使读者愿意并易于接受所需要的新闻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约请从事网络媒体研究工作多年的高钢教授撰文,以期引起在网络媒体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同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进一步改进网络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至2006年底,中国内地网民已达到1.37亿,而网站也达84.3万个,年增长15万个。新出现的网站呈现出了专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而网站数量的急剧增多在促进网络媒体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网络媒体的重新“洗牌”,引发网络媒体进行着一轮更为激烈、残酷的竞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与赞誉。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特色明显,如传播的及时快捷性、传播的立体多元化、独具一色的议程设置及引导功能。同时,网络传播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网媒与网民的自律与成熟、网络传播圈传播、网络信息沟通方面的新特点等。此次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本身媒介特色没有改变,甚至得到了某种程度加强。  相似文献   

6.
刘婷 《今传媒》2012,(5):59-60
网络媒体的盛行,使得大众成为媒体的直接参与者,在实现"零门槛"、信息交流与沟通畅通无阻的情况下,也对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传媒品牌的打造不再只是关乎媒体自身,而关乎着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如何引导一种积极健康的舆论走向,提升网络媒体的品质进而强化其社会责任,这是新时期对网络媒体传媒品牌的打造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王积龙 《网络传播》2007,(10):78-79
美国网络媒体之间的并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作为当今世界媒介市场各种领先经营理念的竞技场,2007年美国网络媒体再一次刮起了网络媒体并购狂潮,其并购已经不再是初级组合,体现着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形式与新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8.
早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互联网站的主页上就打出了“Forget TV”(忘记电视)的口号。又经过了六年的发展,如今的网络媒体现状如何?能与电视等传统媒体一争高下了吗?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比赛,为网络媒体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也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和分析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业务的机会。笔者试图以实例展示网络媒体在这次世界杯报道中的表现,藉此透视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业务的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陈晓庆 《声屏世界》2012,(6):154-155
2012年的电视媒体江湖暗潮涌动,面对新政策带来的节目内容"急刹车",消费者对网络媒体的不断依赖,广告主也由观望态度开始加强网络媒体的传播,这所有的一切不得不让电视媒体经营者都多了几分压力,也正如在2012杭州电视年会上,CTR田涛副总裁严肃  相似文献   

10.
面对网络媒体扑面而来、浩瀚纷杂的新闻信息和营造出的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传播媒介。网络媒体凭借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网络新闻、电子邮件传递等形式,以其信息的量大面广、传递速度的方便、快捷、开放等在社会上迅速赢得了受众的青睐。这些都是网络媒体有目共睹的优势。但是,如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网络媒体在极其张扬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凸显出了无法弥补的缺陷和不足。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所发布新闻信息来源多、乱、…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都会有一场新闻大战,今年"两会"新闻大战中又多了一个新的"方面军",即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媒体加人"两会"报道,也提出了网络如何报道"两会"的新课题。比较各网络媒体的报道,总结今年的经验对于今后网络新闻的发展也许不无好处。"两会"会场增添新角色 新媒体的兴起常常引起新闻记者报道工具的变化,网络媒体参与"两会"报道使我们的记者队伍,除了背采访包、拿采访本的文字记者,带录音机、扛摄像机的电台、电视台记者之外,又多了一些提着电脑采访的网络记者。 网络媒体记者以其有别于传统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国的网络媒体迎来了空前的发展黄金期。这从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新闻中心专门设立了网络访谈室可见一斑。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但是,内容为王、传播制胜仍然是网络媒体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网络媒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网络媒体年会暨中文信息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风景秀丽的怀柔青龙峡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意畅公关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杜子德先生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李鹏翔女士出席会议并为大会致辞,来自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业界精英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一年来,中文网络媒体在国内取得了长足发展,地位显著提高,影响力日益增长,新理念、新需求、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中文网络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中文信息技术,中文信息技术为网络媒体发展助力;网络媒体和中文信息技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 会议围绕网络媒体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主题内容展开,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实现网络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新媒体有何政策?如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商业网站有哪些增值业务的新模式?中文信息技术有哪些新理念、新应用?如何实现报网互动等关心的问题。来自媒体和公司的各路专家在会上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介绍了许多新的技术。本刊记者经过现场认真整理,特在此把他们的观点刊登出来与读者分享,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发。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彭兰 《网络传播》2005,(1):16-18
中国网络媒体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这一阶段也可看作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网络媒体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一个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表现.是网络媒体在新闻业务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伊犁新闻网是2003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设立的新闻网站,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宣传部主管,伊犁日报社主办的网络媒体。目前,在新疆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设立的网络媒体仅有4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体事业,特别是对伊犁网络媒体事业发展的重视,也显示出  相似文献   

16.
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向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传媒提出了挑战,也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了一个新型技术平台。新闻媒体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利用网络的BBS功能,创立了一种新的言论形式——网络媒体论坛。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网络版(即“人民网”)开设国内新闻媒体网站第一个电子论坛;此后一些主流网络媒体也开设了论坛。由于承载媒介的差异,网络媒体论坛和传统评论具有极大的差异,前者既是对传统评论的挑战,在更重要意义上,也是一种有着重要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因特网时代信息传播媒体的新特征与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媒体出现并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本文针对新的信息揭示网络传播媒体的新特征与新问题,同时还指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茜 《新闻记者》2005,(5):44-46
所谓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功能的各种网站.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门户网站等在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样是进行发布新闻工作的专业机构,同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运作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新的技术特性.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传媒监督功能的新特点.而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也开始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潇湘晨报》96360热线平台启动于2011年12月7日,同名微博@潇湘晨报96360也于同期开启。微直播是依托微博平台,并积聚网友智慧的一种新传播模式。不过,与新浪等网络媒体微直播不同,纸媒官方微博的微直播可以借助报纸  相似文献   

20.
《崛起的力量——中国网络媒体(1995—2003)》是200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推出的一部全面总结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著作。全书分三编,有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商业网站对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思考,也有“中国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网友主题征文精选,更有200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专家主题在线精粹。汇集了中国网络媒体界对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实践和思考,以及取得的诸项工作成果,约30万字,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中国媒体正在迎接网络时代》一文是该书的一篇序言,作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以翔实而准确的资料、权威而精辟的见解,高屋建瓴地分析了中国网络媒体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想了解《崛起的力量——中国网络媒体(1995—2003)》一书、200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一事和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全貌的读者而言,这是一篇不可不读之作。——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