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认为劳动力商品并非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社会主义现阶段还有劳动力商品也并不意味着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普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劳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完全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公有制并不否定劳动者对公有生产资料的个人的所有权,按劳分配不等同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力的实现未必会通过雇佣劳动形式或劳动力买卖形式,若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将严重扭曲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严重不良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为此作者指出,劳动者应将劳动力看作自己的个人财富,劳动力商品化也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机制,对劳动者本身能够形成一定的压力与动力。文章同时区别了劳动力与劳动者两个概念的异同,并指出,劳动力商品化不会影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劳动力、劳动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均能以商品的形态存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对劳动商品形态的否认,确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商品属性,对于解决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采取商品的形式具有必然性,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客观上都要求劳动力成为商品。但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与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按劳分配原则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采取商品的形式具有必然性,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客观上都要求劳动力成为商品。但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与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按劳分配原则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一无所有;二是劳动具有人身自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具有现实必然性。劳动力商品化,劳动真正体验到主人的滋味,有利于开发劳动个人潜能;有利于调动劳动参政议政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全面发展,为在更高层次发挥主人翁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和能力保证。所以劳动力商品化、不仅不会动摇反而更有利于确立劳动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7.
以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说明了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但人们对此有某种疑虑,需要作出理论的回答。我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价值和资本主义劳动力价值虽然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只要承认劳动力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那么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必然的和可行的形态。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 1、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量的计算困难和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二者共同决定了按劳分配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形态分配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者体力和智力差别决定了劳动者个人实际支出的劳动的内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已实行几十年了。由于理论与现实的反差,不得不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按劳分配原则。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笔者以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按劳分配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两者有明显区别,不能等同;同时两者又存在有机联系,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统一共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问题,即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改革和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试图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与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必然商品化的同志交流和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不是一无所有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劳动力必然商品化的经济条件,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但劳动者个人不能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的深人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理论的确立无疑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同时也向许多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要求。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个人收入的分配只能按“按劳…  相似文献   

11.
资源的商品化是市场调节资源的条件,劳动力只有成为商品.才能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既不是劳动.也不是劳务.只能是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实现形式.不应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对立来否认劳动力商品。劳动者是主人.但劳动者作为主人具有不完全性、不同等性、整体不可分性和间接性等特点.这就使劳动者能与企业同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成为劳动力商品的让渡者。  相似文献   

12.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现象的探讨与对其本质的叙述,是马克思劳动力商理论从对劳动的研究到对资本的研究、从现象到本质的转折点,是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石。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决定性条件必然要求劳动力以商品形式流通并进入生产领域。因此,辨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不仅是深入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必要条件,也是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因为,在现阶段,劳动者个人同生产物质条件发生一定程度的分离,国家与劳动者个人交换,只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现阶段,劳动者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国家的“雇员”,其收入分配,既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又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并不否认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4.
90 年代经济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性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中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劳动力商品是共有经济范畴还是特有经济范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否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分配能否兼容;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问题赵有信劳动力市场的确认,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如何产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还是不是商品?如果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力的买卖对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到底有没有影响?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有什么意义?我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理论(经济学)和实践(劳动管理和工资分配)上揭示我国长期以来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劳动者个人所有的错误,阐明社会主义劳动力公有制理论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原因和表现,提出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劳动管理体制,使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把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确立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 ,关键在于论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 ,劳动力是商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还存在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并没有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人地位 ,也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原则 ,但可使按劳分配的表层具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某些特点。劳动力商品化 ,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 ,一切生产要素也取得了资本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力的性质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的劳动力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力不是商品;有人却以为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已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性质无异,已是商品。那么现在我国的劳动力究竟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力的性质仍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工人,劳动力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分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但都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及市场经济法则。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前提。只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宏观调节,才能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分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但都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及市场经济法则。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前提。只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宏观调节,才能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