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艺术的传播以网络这一载体迅速发展,同时也在影响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艺术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它使艺术信息的传播、理解、阅读呈现出诉诸视觉的趋势,并带给我们全新的艺术世界,为艺术的传播环境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艺术的传播以网络这一载体迅速发展,同时也在影响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艺术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它使艺术信息的传播、理解、阅读呈现出诉诸视觉的趋势,并带给我们全新的艺术世界,为艺术的传播环境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随着成人教学艺术和网络教学的发展而进入研究者视野的.本文通过对成人教育教学艺术、远程教学相关概念的简单释读,尝试性地给成人远程教学艺术下了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特征及其研究价值分别作了试探性的分析,以期为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村”,使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更加密切,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在促进各国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因而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带来双重影响。为此,提出了完善相关的网络法规,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文化,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装饰艺术是世界上古老的艺术,是伴随着原始人类对工具发明和使用;伴随着原始人类对理想追求而诞生的一门艺术,最初的装饰艺术多出现于器物装饰,壁画等;经过千年的发展,这门艺术已发展成为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艺术,如:平面装饰艺术、立体装饰艺术、动态装饰艺术、人体装饰艺术、建筑装饰艺术、环境装饰艺术等等.装饰艺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感,而且更体了这门艺术的无限魅力.以下是我对装饰艺术这门学科的理解所做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燕 《现代语文》2008,(3):12-1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成为教育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张晓斐 《职业技术》2006,(18):88-88
装饰艺术是世界上古老的艺术,是伴随着原始人类对工具发明和使用;伴随着原始人类对理想追求而诞生的一门艺术,最初的装饰艺术多出现于器物装饰,壁画等;经过千年的发展,这门艺术已发展成为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艺术,如:平面装饰艺术、立体装饰艺术、动态装饰艺术、人体装饰艺术、建筑装饰艺术、环境装饰艺术等等。装饰艺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感,而且更体了这门艺术的无限魅力。以下是我对装饰艺术这门学科的理解所做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周杨 《时代教育》2014,(11):10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具有探索精神、易接受新鲜事物,网络与大学生的诸多契合点使许多大学生迷恋网络世界,这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给大学生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使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文化事业在我国开始呈现明显的开放性特征,不少高校音乐教育开始引入西方多元化音乐艺术形式,而作为传统音乐的教学体系开始呈现边缘化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我国的传统音乐艺术也得到广泛传播,这也给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提出变革的要求。本文将针对上述内容展开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3,(4):127-128,13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以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为方针,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潜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给广大青少年、儿童、艺术兴趣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梦想的平台,给中老年朋友提供娱乐身心、丰富人生的契机,推荐和培育我国更多的艺术之星。由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会、现代国际文化艺术考级中心、北京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艺术的意义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艺术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超文本(Hypertext)的形态存在的,因而网络媒体在传播手段、内容、主体、对象、方式、环境6个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并使网络艺术意义生成具有了交叉生成、建构生成、化人化生成、对话生成、播撒生成和虚拟化生成等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校园内接触网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因此部分大学生步入"网"途,迷恋网络导致网络成瘾,严重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学业成绩下降.解决的措施是教育者适当辅导、干预,学校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网络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变得越来越简单并且多样化,在各种各样的新语言形式中,网络语言就是一种。给网络语言下个适当的定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网络语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被广泛地接受。许多人,包括语言学家都认为网络语言不是一种规范的语言,然而,它却是我们语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当然,它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些缺点。网络语言在网络中十分流行并被广泛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多一些了解。为了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必须知道它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不同类型以及使用原则。同时,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怎样更好的利用它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在网络的存在是基于现实的存在,网络生活只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成为取代现实生活的力量。人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不是虚幻的,同样必须要从现实社会出发来理解才有意义,从个体角度理解网络中人的自由只会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混乱。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同现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最终它也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存在,它的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offers a comparison of how high‐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and Norway are a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Internet as an element of their everyday lives. Through the Schutzian notions of everyday life‐world, social‐biographical situation and relevance, the study has revealed stri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Norwegian participants concern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t, although both have been referred to as members of the Net Generation. These are summarised in four interrelated themes that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s. Together, they shed light on the different places and meanings the Net has acquired in the young people’s lives in the two cases and how they negotiate their identities as students within the Internet‐transformed context.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cannot be explained merely by the material resources in the two societies. More importantly, they have to do with the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ies’ relevance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向人类政治生活领域的渗透,网络政治参与已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并以其鲜明的特性对当今社会的政治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可促使政府管理发生深刻变化,可塑造出全新的政治文化,可推动政治社会化。其消极影响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参与爆炸",可能导致非理性参与的扩大以及非法政治参与的扩大。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加快网络立法,健全网络伦理规范体系,以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秩序,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19.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20.
构建基于Microsoft.Net Framework的组件化Internet应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Microsoft .Net Framework的技术架构和三层应用解决方案,从系统体系结构、组件技术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的实例提出了构建Internet应用系统的方案.该方案便于开发维护,并且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