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我很想知道,距离我上次来这里,叙利亚发生了多少改变。还是有很多死亡,很多人沦为难民化学武器像幽灵一样环绕在这里。但最大的区别,是反对派曾经呐喊的民主和自由口号,如今在人们心目中几乎全部瓦解了。现在的叙利亚战争,是为了土地和资源”  相似文献   

2.
1990年,我在日本留学时,一次在学校的大厅里,一条电视新闻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画面上,一条船在日本海上漂泊着,播音员称这是从中国福建漂来的难民船。当时,同班的一位日本学生对我说:“瞧,你们中国的难民”。我当时非常气愤,激动地回敬道:“中国没有难民”……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发的英文电讯稿往往显得冗长拖沓,有的则笼统含糊。下面是1979年冬新华社与法新社就中国红十字会救济滞留在泰柬边境的柬埔寨难民一事播发的电讯稿(原稿是英文)。现试作比较,以见“长”“短”。两篇的中译文是: 新华社曼谷11月29日电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的一批日常必需品于今日抵达泰国,协助解除柬埔寨难民之困苦。中国远洋轮“华阴”号于当日下午在曼谷港口卸下药品、罐头食品和布匹。这批物资将由泰国红十字会分配给越过边界进入泰国的柬埔寨难民。  相似文献   

4.
世界难民日     
世界难民日是联合国难民署(UNHCR)确定的一项纪念日。起初,它是非洲独有的纪念日(原名“非洲难民日”),因为非洲历来是包容、庇护难民数量最多的地区。2000年12月,在联合国难民署倡导下,各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一项特殊决议。决议的通过之时正是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生效50周年。决议认为,为肯定和感谢非洲对难民一贯慷慨的态度,促进非洲团结,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将6月20日“非洲难民日”确定为“世界难民日”,这也正是此纪念日意义所在。大会决定,今后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相似文献   

5.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强调全党“要讲真话”的时候,特别提出,要讲真话,就要做到“不偷、不装、不吹”。毛泽东同志说,不偷,就是不能把“人家写的整本小册子,给调换上几个名词,就说是自己写的”;不装,“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得。”不吹,“就是报实数”,“不要扯谎”。  相似文献   

6.
一个半朋友     
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就会懂得。”  相似文献   

7.
按照分工,我属于“书商”,并不懂得书籍装帧艺术,但是常常跟书刊打交道,久而久之,就免不了要发一点议论。“海洋”种种红色,庄重、热烈,久为我们的民族所偏爱,可是当它一旦泛滥成为“海洋”,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的厌倦。其实,别的色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说金色吧,尽管它一向享有“金碧辉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没有收集过藏书票,更不懂得它的艺术价值。去年拜读了两篇导读性的文章,一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江溶先生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新时期大型纪念藏书票巡礼”,一是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会长梁栋先生的“藏书票艺术”。之后,我才初步懂得了藏书票的珍贵艺术价值和启迪激励人们上进的  相似文献   

9.
采访工作的实践使我懂得,要想从群众嘴里掏出心里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深县劳动模范高贯斗,曾对我说,你们记者与群众的关系,就好比土地和水。土地要让水来浇灌,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土地位置越高,水越流不进去,这样是绝不能长  相似文献   

10.
我不懂得“女书”,可是当我见到这《江永“女书”之谜》(上中下三大册)时,不由得放下案头正进行的工作,抽出半天时间,借来抢读。  相似文献   

11.
老板子     
我很小的时候,县城里还没有汽车,年幼,不懂得大人们都在忙什么,总是有人问:“你长大了干什么?”顽皮的我便毫不犹豫地撅起小嘴,鼓足底气地说:“赶大车!”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觉得挥舞长鞭,赶着大马车,是最威武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2.
《档案与建设》2005,(8):F0002-F0002
1937年8 ̄9月,驻守江阴的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机日舰。图为我“宁海”舰。1937年12月,国际救济机构在南京建立“安全区”以营救难民。这是一处“难民收容所”。南京失守后,日寇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图为抗战胜利后,1946年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发掘当年的万人坑,白骨森森。9381年指,挥徐州会战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1938年,我东北军第112师在连云港迎击敌寇,在山石上刻下“保卫疆土,复兴中华”的誓言。苏中反“清乡”斗争中,南通警卫团副参谋长贾鸿钧,肩扛缴获的日军96式轻机枪。朱爱周(1901-1940)…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都属于实词的结构助词。在语言文字中它们经常附着在词和词组后面,帮助所附着的词和词组同别的词结合在一起。在口语里“的、地、得”都读轻声。如“祖国伟大的母亲”、“我轻轻地呼喊”、“这首诗写得好”。在句子中,“的”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在一般情况下,它后面的词大都是名词。例如:参观团来到了我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除了“弹痕累累”还有什么作为记者,我写过好多大而化之的文字。诸如“走马齐鲁,文脉充盈”、“所到之处,万众欢腾”等文字。“文脉充盈”,怎么个充盈法?不知道;“万众欢腾”,怎么个欢腾法?不知道。大家都这样说,我也跟着说。这些大而无当的文字,其实无根,如浮萍。别人看了乏味,其实自己写的时候,也毫无激情,更没劲。  相似文献   

15.
“我们实际上没有土地归属感、城市归属感。我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许只在我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相似文献   

16.
我很小的时候,呼玛县城里还没有汽车,年幼不懂得大人们都在忙什么,总是有人问:“你长大了干什么?”顽皮的我,便毫不犹豫地撅起小嘴,鼓足底气地说:“赶大车!”幼小的心灵里,挥舞长鞭,赶着大马车,是最威武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7.
这似乎是个费解的题目。其实,拙文不过是拈来报端一些互不相干的词儿,略抒一孔之见,以达提倡新闻用语规范化之目的而已。近年来,我们新闻界“引进”了一种不良风气:不讲文法,乱用大的、雅的、生僻的、甚至连自己也不懂得的词汇。一些同志“胆儿大不怕寒碜”,对于祖国语言文字毫无严肃认真的态度,自  相似文献   

18.
难民往往与战争相伴相随,战争规模愈大,难民数量越多。日本八年侵华战争带来的苦难之一就是使数以千万计中国普通民众沦为难民。据统计,抗战胜利时,全国流离难民达4000万之多,其中“贵州-省有难民6万人,云南省有难民10万人,四川一省有难民5万人,西北陕甘两省有50万人”^[1]8。  相似文献   

19.
读书宜杂     
每当朋友光临寒舍,站在我的书橱前的时候,总是说:“你可真是个杂家。”其实,“家”不敢说,“杂”倒是真的。理论、文艺,今的、古的,经济所限,书的数量不多,但种类繁杂,可谓书花八门。我想,新闻工作者(包括业余通讯员)读书杂一些为好。道理很简单:记者采访不可能老是在一个行业(其实一个行业也不只一门知识),编辑也不可能总编一类稿件。我也是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的.记得有一年我到医院采访,许多一般的病症、术语我都听不懂,采访感到很吃力。  相似文献   

20.
这似乎是个费解的题目。其实,拙文不过是拈来报端一些互不相干的词儿,略抒一孔之见,以达提倡新闻用语规范化之目的而已。近年来,我们新闻界“引进”了一种不良风气:不讲文法,乱用大的、雅的、生僻的、甚至连自己也不懂得的词汇。一些同志“胆儿大不怕寒碜”,对于祖国语言文字毫无严肃认真的态度,自己估摸着“当这个讲”,拿来就用。偏偏我们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