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浅析旅游动机的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指出激发旅游动机必须以分析旅游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三个条件(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为基础,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旅游地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构建了旅游形象分析的“二维三地四脉”理论模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运用新“四脉”理论等,对旅游地、竞争地和客源地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旅游地分析包括地脉分析和文脉分析,分别研究旅游地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以资源为导向,是旅游形象的本体。竞争地分析即商脉分析,从旅游形象区分的角度,研究旅游地之间旅游形象的屏蔽与叠加效应,以竞争为导向,是对旅游地形象的第一次修正。客源地分析即人脉分析,是针对旅游者的旅游形象感知调查研究,以需求为导向,是对旅游地形象的第二次修正。  相似文献   

3.
水利旅游流能反映水利旅游地旅游客源的分布情况。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以淮安、宜昌等5个水利旅游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形式不同变量对水利旅游流的影响,得到我国水利旅游流引力模型的经验方程。结果表明:水利旅游地的水产品产量、A级景区数量、客源地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出游量,都与水利旅游流正相关;距离或旅游成本与水利旅游流负相关;星级饭店总数、客源地居民的上年可支配收入,对水利旅游流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着重营销水利风景区的水库鲜活水产品及其相关菜肴,并对住宿设施慎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旅游动机研究是旅游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层次分析法,将旅游者旅游动机形成因素分为两大准则层因子和若干子层因子,通过层次分析软件(yaahp0.4.1)得出各因子权重并予以评价;根据旅游动机强弱和旅游地吸引力大小将旅游者分为现实旅游者、机会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将旅游地分为理想旅游地、机会旅游地和潜在旅游地。这对于深入研究旅游行为、旅游景区针对性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池州市旅游形象塑造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程晓丽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5-108
增强旅游地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强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塑造。本文在对池州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池州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并运用TDIS理论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等角度探讨了池州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湖泊型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出发,以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关系为划分标准,将现有的湖泊型旅游地划分为文化导向型、休闲导向型、综合型、探险型四种类型,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各自的开发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湖泊型旅游地发展路径选择的三类关键因子,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资源优势,从而规划出各类湖泊型旅游目...  相似文献   

7.
乡村资源的吸引力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选取游客的感知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地的定量评价模型,并运用游客打分法对珠三角13处乡村旅游地进行等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仍处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努力改善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条件是这些景点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九华山国内旅游者抽样问卷调查获得的1604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九华山旅游者较一般山岳型旅游地具有老年人口、女性旅游者比重较大和旅游者重游率高等特点,旅游者旅游行为偏好反映了宗教名山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要加强宗教名山旅游形象设计、建设和保护,强化旅游管理,增强“旅游服务质量是维持旅游地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分类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大物搏,民族众多,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对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拥有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旅游地,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抓住旅游者心理,开发出多层次、高品味、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作为相对于其他旅游地和客源地的位置与关系,旅游区位具有相对、系统、辩证、动态的特征,同时与游客的感知密切相关,这决定了旅游区位创新的广阔空间。通过改变旅游区位的存在属性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感知,旅游区位创新可以起到化劣为优、转危为机、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位弱势旅游地而言具有特别意义。在哲学、心理认知规律、旅游决策与行为原理、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旅游区位创新主要从改善交通、科学竞合、提升感知、凸显文化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大物博 ,民族众多 ,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绚丽多姿 ,对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拥有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旅游地 ,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抓住旅游者心理 ,开发出多层次、高品味、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体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的综合竞争能力分析是进行体育旅游战略经营管理的首要前提和关键。通过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浙中地区体育旅游产业正确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提高该地区体育旅游的吸引力、辐射力及其可持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意象与旅游地竞争力关系密切,从旅游地意象感知的视角研究旅游地竞争力是旅游地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旅游者对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草原旅游地竞争优势属性主要为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价值、草原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环境、草原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三类,劣势属性为涉及旅游购物场所和商品、草原旅游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草原生态和物种的认知项目。在旅游者最想去的草原旅游地的感知中,存在着明显的旅游地意象竞争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14.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形象塑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旅游形象的创立和传播,是增强旅游地吸引力和竞争力、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其推动效应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秀现有旅游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定位分析,并运用TDIS理论探讨了金秀旅游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古镇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古镇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构成了古镇旅游的资源条件,而邻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区景点的古镇则具备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在开发古镇旅游资源时,既要研究旅游者心理,又要提高旅游地本身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设计出不同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6.
泉州出境旅游发展迅速,出境旅游流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将旅游流影响因素分为旅游客源地因素、旅游目的地因素、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互作用因素和突发因素四大类.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资料,分析四大类因素对泉州出境旅游流所产生的影响,并根据调查数据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环境成本与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由于人类经济行为、旅游企业行为、经营者和旅游者等行为的不当,给区域旅游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无论在自然环境还是经济环境上都是有限度的,因而我们应建立完善的旅游环境管理机制,发展旅游地的经济,进而实现可持续旅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地的企业集中往往易被误认为是企业集群。在对比分析旅游地企业集聚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群相似之处的基础上,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文化根植性、增长机理、组织结构与参与性质、创新动力与能力、对负向效应规避能力和对域内外合作网络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分析旅游地旅游集聚区与企业集群存在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不能简单套用企业集群理论来指导所有旅游地的发展,应系统性地研究旅游目的地及单个企业之间环境集聚关系,深化旅游产业集聚研究,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值,进而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对旅游体验质量进行评价,对于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改善旅游地环境,增强旅游地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萍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515-515
旅游地品牌形象是指具有品牌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对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美的设计和打造,是旅游地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凝练。旅游产品品牌定位是对旅游产品自身和所处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作为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的过程,是塑造品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