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足球》2011,(1):12-15
【正】入冬以来,寒风挡住了许多人进行户外体育锻炼的脚步,而石家庄市中小学校园的"阳光体育"运动却开展得火热。随着该市"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校园行"活动的启动,孩子们在尽情享受运动带给他们健康快乐的同时,也将接受科学健身理念的熏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体育分层教学中实施运动处方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可能和趋势。本文结合分层教学的特点,将运动处方和学生锻炼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区分健身方案和运动处方的不同,在询问身体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锻炼的原则,按照运动处方出具的程序,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内容,在学生锻炼中科学、合理的运用运动处方,提高学生体质和自主锻炼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与运动技能,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与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参加运动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1教材内容1、健身方法:巡回锻炼法(优化的小学体育教材内容)。2、身体运动:平衡:走体操凳(广东省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用书第189页)。2学生对象一年级(4)班,男生26人,女生25人。3教材分析1、健身方法是科学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健身主要的知识技能之一。健身方法包括重复锻炼法、间歇锻炼法、连续锻炼法、变换锻炼法、巡回锻炼法等五种。巡回锻炼法是指用身体运动来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把好几个运动项目在连续方便的地点设立锻炼站,炼身者巡回到各个站上去按各自负荷指标去连续重复地进行一定次数的运动。对于…  相似文献   

4.
翻开英才小学部的教育蓝图,"运动"被摆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从丰富多彩的"阳光健身",到精彩纷呈的"阳光大赛",以及独树一帜的"阳光特长",构成了"幸福教育,运动校园"的英才体育特色之路. 一、阳光健身:让运动充满幸福的味道 在英才的校园里,有三道独特的运动风景线. 第一道——晨练,每天6:40-7:00,1200多名孩子在生活老师的带领下,迎着朝霞开始了一天的锻炼.有统一项目——晨跑800米,最好的有氧运动;有自主项目——抖空竹、投篮球、扭秧歌、拍手舞、机械舞、摇呼拉圈、跳长绳、短绳,以及各种有趣的集体游戏,如贴膏药、拉网捕鱼、小兔运萝卜……  相似文献   

5.
本刊新辟《运动防病治病》专题讲座,由运动医学专家马振国先生主持。马振国先生是大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儿少骨发育研究国家课题组成员,多家媒体健康栏目顾问专家。长期从事竞技体育科学和群众体育科学科研工作,主张:科学运动健身、发挥运动防治疾病潜能的学术观点,并已在群众性运动健身推广中得到有效证实。马振国先生还寄语广大读者:运动锻炼的健身效果是没有上限的,只要运动锻炼的方法是科学的,我们的健康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高校体育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构建了阳光体育教学模式,即提出取消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课组织形式,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时间安排在早操和课外活动时间,并以院系为单位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方法的传授,既抓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又注重健身方法的传授,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掌握健身锻炼方法、培养锻炼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健身气功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文章以健身气功运动作为运动处方,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研究。文章通过实践与理论进行探讨,并取得实验效果。文章运用健身气功运动的方法指导颈椎病患者康复锻炼,以期我国的传统导引术能被更多的人认识,并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  相似文献   

8.
试论"现代体育健身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和健身的意识也越来越高.为了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从事健身锻炼,人们除应有强烈的"健身意识"外,还必须树立全新的"现代体育健身观".本研究对其中的现代健康观、科学健身现、终身体育现、现代长寿观、现代体育参与观、现代体育消费观和现代体育养生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三城市老年人的运动目的、运动项目、锻炼次数、平均每次锻炼时间、坚持锻炼时间、运动感觉等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描述,发现福建省超过50%以上的老年人有基本锻炼习惯,将近一半的老年人符合体育人口标准;建议充分运用媒体宣传健身科普常识及进行锻炼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对农村的老年人,加大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0.
庄巍 《体育师友》2009,32(4):70-71
健身计划是在对锻炼者健康状况、体能水平、运动能力进行诊断和测定的基础上,为实现健身锻炼目标而选择的状态转移的通路,是对健身锻炼整个过程的理论设计,是人们进行健身锻炼实践的重要依据。大学生能够编制一份适合自身实际的个人健身计划,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制定个人健身计划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略作分析,旨在为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课余锻炼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体育健身的洪流中。为了引导群众科学地运动健身,解答锻炼中的疑难问题,我刊从本期开始在“健身向导”栏目内开设“运动处方”小专栏,欢迎广大读者来信咨询,我们将邀请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通过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阳光体育"精神实质的辨析,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学校体育课程本质的再认识,分析认为,学校体育具备很多的功能,在当下学校体育应突出"健身教育",即"使身体健康的一种教育",这是建立在"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获得"基础之上的,得出"学校体育——运动技能习得基础上的健身教育"这一即时性观点。  相似文献   

13.
邓若锋 《体育师友》2009,32(6):53-55
针对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特性,将健身文化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载体,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为主进行传播。在具体操作中,将健身文化分为健身知识、健身思维、健身方法和健身精神四方面。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要传播途径,在教学活动中,从关注生命出发,把整个学习过程看成一个生命的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身体运动为体验活动的实体,在所创设的各种生命情境中,将以身体运动为主的健身活动活化为与生活实际相联的情境进行自主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工程,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以促进师生体质健康发展,丰富师生校园生活为宗旨,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锻炼、内容丰富多彩、音乐切合情境,运动场如同欢乐的海洋,充分体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成长"的阳光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体育在大众传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体育内容在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出现次数的增多,大大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做广播操的时代,锻炼方法变得丰富多采。大众传媒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和生活理念。目前我国人体锻炼离科学锻炼还差得很远。象全民健身计划的1-2-1启动工程(即每天锻炼1次,掌握2种方法,每年测验1次)这一符合科学要求的健身计划还没有实现。由医生和指导员开运动处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生健身思想为指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终生健身的提出是当代我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全民健身衔接的特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生健身作为指导思想。为此,首先要对运动教学进行整体改革,根据健身学的原则和规律,制定以锻炼学生身体内容为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高校体育教学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树立终生受益的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一、调整早锻炼与大课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为了充分发挥运动场所的优势,培养孩子健身的习惯与方法,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将每天早上8:15—8:45作为早锻炼时间,全体师生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锻炼活动,有接力的、有长跑的、有跳绳的、有踢毽的……下午16: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的综合效应,倡导科学健身,积极响应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运动至少1小时,笔者结合大课间积极研究校园排舞的推广与运用。对学生参与排舞运动态度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促进校园排舞的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供参考的努力方向。一.校园排舞简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的综合效应,倡导科学健身,积极响应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运动至少1小时,笔者结合大课间积极研究校园排舞的推广与运用。对学生参与排舞运动态度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促进校园排舞的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供参考的努力方向。一.校园排舞简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锻炼强度不高、锻炼密度不足、活动内容不合理等问题,依据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组合的功能及作用,建立了6套运动健身干预方案,研究各套运动健身方案与提高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功效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体育特色校1 200名中、小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10周的运动健身干预方案教学实验。结果表明,6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只有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增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才能使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