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简化太极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在总结了简化太极拳的动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中练习简化太极拳的注意事项,即要达到简化太极拳的健身强益心的功能就要从"意"、"气"、"顺"和"拧"四方面加以练习。  相似文献   

3.
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所著《老子》一书,提出"道"的思想,含有丰富的辩证法。太极拳乃中国武术之精华,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精华。老子思想的精髓:"道"、尚弱守静和柔弱胜刚强三方面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外形动作和技击原理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希望能够通过对以上三点的分析论证,为太极拳习练者深化认识太极拳的特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武术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进行研究,研究得出:"阴阳"是太极拳基本的哲理思想,"天人合一"是太极拳典型的思想范式,"贵和持中"是太极拳独特的价值理念,"克己复礼"是太极拳的核心人文精神。通过对太极拳的文化思想的认知,对于理解它的文化特征以及其中的文化精神奥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戚海军 《武当》2014,(12):27-28
传统太极拳博大精深,我们不能抛开武术谈太极拳,更不能抛开太极谈太极拳。"太极拳"以"太极"为重要内涵,就是强调了"道"的法则;如果重"拳"而偏离"太极"便是本末倒置,向隅而泣。何为道?《周易》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我的理解就是阴阳平衡。而太极拳就是遵循这个"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内外兼修,产生应有的本能反应与令人莫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芬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1):32-33,36
在和谐社会的今天,太极拳"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太极拳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的美是独特的,传递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也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温润的结果。文章从太极拳的弧形、意境、张弛、刚柔等四方面阐述了太极拳之美,为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太极拳美学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武术观"的提出,不仅为武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太极拳的进一步国内国际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并通过太极拳的教学实践总结对太极拳的传播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太极拳十分重视"内外兼修",遵循"阴阳互济"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因此太极拳的传播要注重太极拳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播;其次,太极拳的健身理念和机理符合当今社会和人类的需求,因此传播过程中要抓住太极拳的健康元素;第三,太极拳的技术规范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太极拳传播的载体,因此,适时有度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我们在不同的人群中传播太极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总之,在"大武术观"的指导下,从多维度的视角去实践太极拳的传播,以让太极拳运动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文化向外传播的代名词之一,其文化承载能力是其他拳种所不具备的。其健身、养生等方面太极拳具有独特之处,作为太极拳流派之一的和氏太极拳,它所包含的易理更是在招法之中处处存在,文章就和氏太极拳的哲学蕴含、和氏太极拳之"圆"观点着手,就和氏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具有卓有成效的健身效果,为了拓展其理论发展空间,文章以传统养生为理论基础来建构太极拳的养生思想体系,提出了太极拳的养生思想体系应该包括:修德、练形、养神、养气。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类追求"生命不息"这个恒久不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魏坤梁 《精武》2010,(4):59-65
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 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几位武术老师学练武术和太极拳,开始阶段我既弄不清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又不理解太极拳的所谓"不用力"是什么意思,觉得凡是动作都是力作用的结果,既然是动作怎么可以不用力呢?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练习中的"呼"与"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的统一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与中国传统养生方法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从 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初学时只要求自然呼吸。动作熟练以后,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在 合乎自然的原则下,有意识地引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要求。在太极拳练习中呼吸的调节尤为重要,呼吸 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练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战略学原理为依据,确立了奥运战略指导思想,构建了中国太极拳文化交流的奥运战略模型,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陈庆州尊古太极武学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概括总结.研究结果显示:陈庆州尊古太极武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体用并重的修习观;不鸣则矣、一鸣惊人的哲学思维;功夫凭苦练、奥妙赖深思的进阶指南;明辨是非、师恩如山的情义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大太极观;德艺双修、秀外而惠中的修身导训;走化在丹田、能化才能打的技击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传统美学的审美角度,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太极拳的美学特征。其具有身法之美、姿态之美、意境之美、和谐之美、神韵之美、虚实之美、劲力之美等。通过研究揭示了传统审美方式形成和发展的个性特征,可以促进太极拳传统美学的发展,弘扬太极拳的文化优势,加强太极拳的交流,从而更好的发扬太极拳。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在高校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已成为大学生必修的体育项目。然而其枯燥的套路学习及缓慢平稳的运动节奏,很难激起现代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创新的今天,如何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太极拳运动的锻炼方法,进一步领悟太极拳的精髓,教师应进行有益的教改尝试。文章针对初学者,不断遴选新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尝试,旨在启发、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能尽快掌握简化太极拳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一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和重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武术虽然未进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但“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奥运会的特设项目。要想让武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站稳脚步,就必须推出最具代表而又适合奥运赛事的武术运动形式。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竞技太极推手发展现状,研究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国武术的组成部分,进入奥运会的独特优势和意义,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为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进入奥运会的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推手的社会化推广策略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太极推手的推广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传播科学健身理念;组织各种层次的交流展示,提供太极推手交流平台;结合太极拳的发展,形成练用结合的锻炼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太极推手竞赛模式;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认证工作;根据习练者的练习目的积极地创新太极推手的开展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日渐突出的今天,劲、力仍是太极拳的核心,劲、力的运使和发放是技击中能否制胜的关键。理清“劲”与“力”的异同是合理和熟练运用太极劲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太极拳练习者习练水平的标志。文章对太极“劲”与“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太极“劲”与“力”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总结了“劲”的特征,希望能为太极拳练习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武术自选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的展现,进一步诠释了“高、难、美、新”的规格指导,自选太极剑属于自选太极类项目之一,其风格特点源自于太极风格,套路里的难度动作在发展有相似而求异的特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其难度动作的技术特点。结论认为:从最初的“指定”难度动作到“自选”难度动作,从难度动作编排位置集中化逐步趋于全盘化;从“静态平衡”难度逐步到“动态平衡”难度,使得自选太极剑难度技术更加丰富,同时也应注意平衡难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是大众习练和式太极拳,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该书依照和式太极拳技术特点、围绕和式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编写而成。段位制套路在编排过程中,依据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将"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武术演练形式,确立为技术内容的结构标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对《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的相关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促进和式太极拳和武术段位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