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EDI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贸易手段,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难题.为了更好的解决由EDI贸易引起的法律纠纷,促进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文章通过研究国际及国内贸易中存在的证据问题,介绍了EDI证据的收集程序.  相似文献   

2.
"套路贷"犯罪不是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而是一系列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套路贷"与民间高利贷之间存在目的、手段及法律后果的不同。"套路贷"相关罪名的认定要按不同的处罚原则进行界定。在收集"套路贷"犯罪相关证据时要从不同犯罪阶段有侧重点地进行证据收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经济增长出现了好势头 ,但犯罪问题也呈增长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减少犯罪 ,笔者试图从犯罪产生的原因、犯罪的特点以及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入手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对竞技体育犯罪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有利于更加准确地了解竞技体育犯罪.竞技体育犯罪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打击体育活动中的犯罪行为,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利用互联网犯罪活动日益严重。互联网犯罪中电子证据具有存在的客观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隐含性、保存的脆弱性、形成过程的时空性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对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可以增强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在搜集、固定、转化互联网犯罪证据时,应注意事先制定搜集步骤和方法、搜集固定转化证据应依法进行、不改变原始证据的现有状态、搜集固定证据要及时等问题。对于搜集到的电子证据,可以通过转化为视听资料、书证、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等多种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电信诈骗犯罪兼具了集团犯罪和诈骗犯罪的双重特征,呈现出集团化、异地、非接触性作案等特点,集团内部分工明确、相互之间直接接触少。因而要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就需要寻找到集团各工种之间相互联系的证据。只有这样才能将整个犯罪集团成员尤其是对犯罪集团主要成员犯罪定罪。  相似文献   

7.
司法鉴定中电子取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相对于传统证据有其自身的特点,基于证据在犯罪侦察和犯罪处罚中的重要地位,在司法鉴定过程应根据不同的电子证据形态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期提高电子证据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在对当前理论界对网络犯罪证据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界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犯罪证据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当前网络犯罪证据的法律地位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简析,并提出应当使网络犯罪证据具备独立法律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雷永生 《西藏教育》2014,(12):44-48
心理传记学以人的心理成长或人格发展为研究主题。认真总结多年来犯罪心理学教学实践经验,主动尝试把心理传记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运用到犯罪心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去,结合对相关犯罪案例中犯罪主体("传主")的心理传记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犯罪者犯罪心理(人格)的产生形成过程,更好地解释犯罪者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而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高犯罪心理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傅涛 《河西学院学报》2009,25(4):65-66,74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对青少年犯罪特点和心理成因进行分析、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帮助他们构建和谐完善的心理和人格。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经济增长出现了好势头,但犯罪问题也呈增长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减少犯罪,笔试图从犯罪产生的原因、犯罪的特点以及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入手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它直接危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正常秩序。在计算机犯罪手段与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不断升级的形势下,计算机取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收集数字证据,重构犯罪现场,为诉讼案件提供有效的证据。该文提出了基于SSL的数字证据保护机制,介绍了SSL安全协议,数字证书相关理论,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这些改进措施,保证了数字证据的保密性和信息完整性,从而为计算机取证中的证据链的保全扣上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各种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电子证据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获取这类证据,即计算机犯罪取证,已成为司法人员面对的一大难题。从计算机犯罪取证的概念、取证工具、取证步骤等方面对计算机犯罪取证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是在惩治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权,对侦察机关的取证行为加以约束。通过论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施中面临的障碍,进而提出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相关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种挪用型犯罪即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以及挪用特定款物罪中“归个人使用”的研究,解决挪用型犯罪在司法认定方面的疑难问题,并在理论上进一步引申,以更好地预防和惩治挪用型犯罪。  相似文献   

16.
冯萍 《青海教育》2008,(1):17-17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各界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单位犯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之受传统的以自然人犯罪为基础的刑法理论的束缚,我国单位犯罪立法存在着概念模糊、主体规定欠妥、罪过形式不明、刑罚设置不合理等缺陷.我们应当将单位犯罪概念的法定化,国家机关单位犯罪的除罪化,罪过形式的明确化,单位犯罪刑罚措施的多样化作为目前完善单位犯罪立法的切入点,以更好地打击单位犯罪,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玩忽职守类犯罪的证据标准,是司法机关根据玩忽职守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情节,收集、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体系标准。玩忽职守类犯罪的证据标准,主要由定罪事实方面的和量刑情节方面的证据标准构成。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上单位犯罪应该是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犯罪形式,但是我国的刑法就单位犯罪刑罚适用方面并没有做出与单位犯罪相适应的特别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罪时只能适用自然人犯罪的相关规定,这显然是不利于更好地预防和惩罚单位犯罪。本文从单位犯罪刑罚适用中的实体问题、处罚原则和程序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进程,为司法实践提供法律参考。  相似文献   

20.
腐败型犯罪是区别于职务犯罪的另一类由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类型,二者的主要不得区别在于犯罪的主观方面,即腐败型犯罪主观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有明确的徇私牟利的犯罪目的。文章论述了腐败型犯罪的特征、根源及对策,有利于更好地研究腐败型犯罪,打击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