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启教育改革的议程,是对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阶段教育改革的支持、肯定与超越。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改革的支持力量需要再次积聚,这是重启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教育改革面对的顽固性难题需要继续攻克,这是重启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教育改革的运行方式需要转换,这是重启教育改革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育改革有内部逻辑与外部逻辑、主导逻辑与辅助逻辑。由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了经济逻辑、政治逻辑等外部逻辑演变为主导逻辑的异化现象,对教育改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反思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应对教育改革失去社会公信力的风险,走出教育改革的现实困境,有必要建构教育改革的合法性逻辑,并坚持规则、价值、实践等三个维度上的合法律性、合目的性与合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赵国弟 《上海教育》2013,(27):70-70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以来,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一直瞄准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趋势稳步推进。但是,不知道是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推进太快,还是教师适应教育改革速度太慢,使宏观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化为教育改革成效总是存在较大落差。因此,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宏观教育改革的目标,提高教师教育改革的主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从宏观层面对教育改革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教育改革的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寻求教育改革的微观机制理解复杂的教育改革。克服既有研究的局限,应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将教育改革分为改革评估、改革决策、改革动员和改革执行四个阶段,厘清影响每个教育改革阶段的作用因素,并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构建一个基本的解释与理解教育改革的分析框架,增强对教育改革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革的合理性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价值判断,是对教育改革本身意义的追问。教育改革的合理性主要分为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两类,考察维度主要有目标取向、实施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教育改革合理性的达成路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育改革应关注人而非物;教育改革决策实行多元竞值模式;建立教育改革反馈与调节机制;教育学者应当致力于建构合乎理性的教育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6.
理性化是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终极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理性化品格尚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对“教育改革”的属性和内涵认知不足,对教育改革目的、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关系认识不当;参与教育改革的主体结构不尽合理;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文本的诠释存在缺陷;缺乏健全的教育改革监测、评估和终结机制.教育改革理性化品格的培育需要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生态与时空逻辑;回归于人的培育和发展,合理调节利益诉求,扩大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构建动态、民主、开放的教育改革共同体;形成规范的、生活实践气息浓厚的教育改革政策文本;完善教育改革的评价标准,监测、反馈和终结机制,创生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教育改革范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进行了多轮教育改革,每一轮教育改革在向全国推行之前,都会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如何评价试点的教育改革,是决定是否要在全国推行的重要依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教育改革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对象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教育改革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公正,从而保证我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行为合乎依法治教的要求属消极的教育改革,要巩固积极的教育改革成果必须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禁止性教育改革与引入性教育改革有先引后禁、先禁后引、引与禁平行推进三种关系模式。顺利推进先禁后引、引与禁平行推进的关系模式中的引入性教育改革,应将禁止性改革规定上升至律法的高度。要提高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法治化或理性程度,进而提高教育改革的成效,将教育改革的规划、方案、特别是针对较为突出的问题而确立的教育改革规划、方案上升至教育法案的高度,显得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应避免教育改革的律令主义。  相似文献   

9.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兴科研。当前,教育科学研究备受重视,其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愈加凸显。我国教育改革已涉入“深水区”,增强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科研意识、明确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科研方向、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科研能力、遴选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科研方法、改变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科研方式,全面提升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岳龙 《生活教育》2012,(24):9-12
教育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旋律。面向广大民众现实生活的教育改革目的、立足生活独立创造教育改革理念、科学基础上的改造试验的教育改革方法.构成了陶行知先生教育改革思想的基本框架,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以极大启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知识人才,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前途并不明确,和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改革思路还不清晰,改革经验相对缺乏,同时也缺乏对于外国先进教育改革经验的探索,这使得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存在着教育质量下降、、教育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所出现的经验效应,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改革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其次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最后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只有树立新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才能顺利、全面地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7):18-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尤其是新课改改革实施以来,使得"教师参与"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教育改革发展前景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必须依靠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最终都由教师执行。同时,任何教育改革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实施,更需要教师的大量支持。然而,在基础教育改革当中,教师参与度却不尽如意,教师话语权也往往被忽视,亦或者被漠视,归根结底会影响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参与和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对提高基础教育改革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当前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参与度的现状,把握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教师参与机制,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发展教育的主题。陶行知是以教育改革者自命的,他深受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但他反对“仪型他国”,他为探索我国新式教育发展的路径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并为此奋斗了近30年。他用毕生精力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经验。他那平民主义的教育改革目的,回归生活的教育改革理念,创造的教育改革精神,试验的教育改革方法构成了他实施教育改革的主导观念。他的教育改革观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其次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最后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只有树立新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才能顺利、全面地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师范教育改革是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通过对美国正在进行的师范教育改革的分析,与中国的师范教育改革进行比较,以求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优异教育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发布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吹响了上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号角,标准本位教育改革、市场本位教育改革和学校本位教育改革是这场教育改革中的三大潮流。  相似文献   

18.
青浦实验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面光荣的旗帜.这面旗帜代表着我国教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诠释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精神,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是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探索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汲取国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改革的性质定位、背景认知、路径选择、价值诉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可以发现,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还是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等。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10到15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性质会更加突出、教育改革的背景认知更加全面、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更加多样、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