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纸上的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广播里的稿件是播给人听的。一个用眼睛看,一个用耳朵听,这在语言的运用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广播稿写出来,不符合“听”的要求,听众听不懂,就会削弱广播宣传的效果。因此,要  相似文献   

2.
在当年的报纸评读会上,胡乔木经常谈到报纸上标题的重要意义。他说:“报纸上那么多的新闻和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因此人们养成了一个习惯,看报首先看标题。根据标题寻找爱读的新闻和文章。”有一次,胡乔木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标题好比人的外貌,一个人眉目清秀,态度和霭可亲,说话有风趣,谁都愿意接近他。报纸上的标题也是这样,如果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标题生动活泼,有趣味,或者立意新、角度新,有独到之处,就能吸引读者去读它。五十年代的人民日报上,虽然也有不少好的标题,但是充斥着版面的是一般化、干巴巴的所谓“一句话标题”。胡乔木对此很不满意,常常抓住一些具体事例,发表他的意见,有时还夹带着一些富有讽刺意味的语句,引起了大家的笑声,活跃了评读会上的气氛。记得有一天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春光满园》的通讯,报道的是大连高压阀门厂庆功会以  相似文献   

3.
杨权宾 《新闻世界》2004,(12):55-55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眼睛是人的心灵窗户”。若是一个人眼中有神,大家会说他很有灵气,不呆板。消息(新闻)就好比报纸的眼睛。假如我们拿到一张报纸随眼看去,发现消息(新闻)寥寥几条,就会被读认为没看头。因为,现在的人们时间观念很强,看报纸主要的动机是想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新闻,以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如果一张报纸没有人看,没有人读,就没有了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张报纸如何才能博得读者的青睐呢?这是我们每个从事新闻工作一线的记者所要思考的问题。一、记者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新闻品质。新闻敏感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新闻宣传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表现在眼睛上的话,那么,一个记者的采访能力则表现在新闻敏感上。俄国小说家契诃夫有一对"钻子眼",培养新闻敏感,首先就是要培养这种钻子般的眼睛。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他们看不清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5.
"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对于报纸新闻来说,有一个标新立异的标题,不但可以增加新闻的美感,而且能够产生阅读的冲击力,使新闻阅读变成一种美好的享受。新闻是给人看的,倘若对读者没有吸引力,激发不了受众的阅读兴趣,那么,其传播价值和效果便无从产生。胡乔木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所以,在标题的制作上多花些功夫,反复推敲是非常值得的。抓住更多的“眼球”“读书读皮,看报看题”,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  相似文献   

6.
人脸上,最吸引人的是眼睛,没错;看报纸,最抢眼的是版面上的图片,我想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错。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图片就像报纸版面上的“眼睛”,不过分。 既然贵如眼睛,作为报纸“美容师”的版面编辑就不能不对版上的图片倍加关照,对一幅图片大小、形状、位置的选择以及标题、说明的编辑、制作反复推敲、绞尽脑汁便是常事。时间一长,也会有一些体会,记下来与同行切磋,巴望以浅论引出高见。 新闻图片的版面编辑,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7.
赵静 《新闻窗》2012,(4):47-48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打开一张报纸,最先映人人们眼帘的是一个个长短不一、浓淡交错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带给读者的第一视觉冲击力,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既能传神又富有魅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达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拟好了,文章成一半”。这话是颇有道理的。然而真正使自己的“眼睛”能够达到传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却要下不少苦功夫,对此我有着独特的感受。记得三年前,我当团队报道员时,一次,我写了一篇自认为内容不错的稿子,却无论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一个确切的标题,便随便拟了一个标题匆匆寄报社,过后几个月毫无动静。新闻干事知道后,仔细的看了看,把我的标题给“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鲜、活泼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发出不到两周,报纸上便原文照发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标题的重要,并…  相似文献   

9.
黄远生本质是好的,内怀有向上自爱之心,底子是很好的人,但行动有些矛盾。他交游甚广,同袁世凯的亲信左右也有交往。因此别人不知道的政情他能知道,在给上海报纸所写的通讯里,巧妙的透露出来,因文章有内容,结果大家都喜欢看,他就成了大有名的新闻记者。到袁世凯想当皇帝时,需要有名的人替他说话。既有外国顾问,如古德诺,又有贺长雄等人写文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剧评     
《新闻业务》第二期上有一篇文章对报纸副刊的剧评提了些意见,颇有同感,还想补充说几句。地方报纸上戏剧评论确实比过去多了,这反映出我国剧坛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应该说,报纸上不少剧评写得不坏,但确有不少剧评写得不够好,空洞的赞扬多了一些,实事求是的分析少了一些。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看人看事既要注意优点又要不忽视缺点。评介一个好戏、好演员,也允许少谈甚至不谈缺点。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印刷质量则是报纸形象的重要保证。如果报纸的印刷质量上不去,则会对报纸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了保证报纸有好的印刷质量,一套好的工作程序是关键,而彻底落实工作程序则为印刷质量提供了保障。一份报纸由文字和图片组成,对于采用新闻纸为印刷载体的报纸来说,印刷出一份文字清晰、图片靓丽的报纸不仅仅对编辑、印刷工人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给读者一个漂亮的视觉享受。而报纸要印得好,印前的质量控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如果将10份由不同媒体出版的报纸,一股脑摆在一个读者面前,怎样才能引起他的注意?毋庸置疑,抛却个人喜好,一个好的标题可能就会立即吸引他的眼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一个打眼的标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标题对于一篇稿件,乃至一张报纸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把标题称为报纸的眼睛.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就像一个人一样,眼睛有无灵性十分重要.眼睛有神,可使人神采飞扬;眼睛无神,则逊色几分.报纸的标题如果做得好,就可使这张报纸鲜活、生动,吸引读者;如果标题死死板板,整个报纸也不会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版面比喻为报纸的“脸面”。新闻标题就是这个脸面上的“眼睛”。因此、怎么样修饰眼睛,以期“以一目尽传精神”,对读者富有吸引力,就成为作者和编者的基本功之一。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读者每天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内的就是新闻标题。醒目、形象的标题,能使读者立即产生共鸣,并吸引他读下去。记得人民日报曾登过一条《咖啡杯里有“危险”》的短文,它像磁铁般具有吸引力,使我顿时萌生了看下去的兴趣。古人云“题好一半文”。一篇好的文章,如能配上好的标题,犹如画龙点睛,锦上添花。1983年河南日报登过《郑州长途汽车站究竟是谁家的天  相似文献   

15.
标题宛如人的眼睛,“眼睛”有神,就能吸引读者,“眼睛”无神,则对读者就缺乏吸引力。毫无疑问,没有具体内容,用一般化的语言堆砌起来的空泛标题即属无神的“眼睛”。阅读标题是读者从报纸上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读者看报时只看标题,通过浏览标题来获取报纸上的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曾昭斌 《新闻前哨》2001,(12):39-39
新闻标题即报纸上新闻的题目。按《辞海》解释,题是额,目是眼睛。题目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就像人的额头那样显著,眼睛那样传神。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了,报纸的种类篇幅多了,读者看报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把一张报纸从头看到尾。此时,标题显得格外重要。什么标题吸引人,什么标题抢眼,读者就会去看什么。因此,笔者认为,有一条好的新闻标题,这篇新闻就成功了一半。 标题的基本要求是简洁凝练、题文相符、态度鲜明、生动活泼。制作标题既要注意与内容的关系,又要注意与导语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主题与辅题的关系,在制作的…  相似文献   

17.
正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报纸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而副刊,是报纸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且富有文化、文学色彩的版面,因此可算是整张报纸的"名姝"了,而好的标题则是"名姝"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善睐传神的明眸,就能在一瞬间抓住读者,让人"一见钟情"。本文以近年全国部分报纸的副刊作品优秀标题为例,浅析报纸副刊标题的几种制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对于如何写好一篇合格的新闻稿件,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多读。“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闲暇时多读些好的作品充实自己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作者的知识经验和感受,多读多看报纸及杂志上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9.
人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是新闻的窗口。命名制作标题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题号文一半"、"题差没人看",报纸上好的标题是作者、编者智慧的结晶。尤其是现在正步入"读题时代",标题在媒体所占地位及其作用与日俱增,不可低估。我国的新闻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历来十分  相似文献   

20.
刘焱 《新闻知识》2004,(8):57-57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是报纸吸引读,引导读的重要手段。一篇章,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吸引读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