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取1998~2007年南阳市经济、资源环境、科技、人口社会4大类共18个单项评定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评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的得分值总体上是上升的,2000~2002年间有波动,主要是资源环境子系统、科技子系统、人口社会子系统出现了波动的原因.同时提出水源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促使水源区良好生态环境系统的重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及该系统必要性的分析,提出建立中线工程水源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意识不强、人才缺乏、认知能力差、践行不够等。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高校应有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04—2015年间丹江口水库水常规监测指标动态变化,旨在掌握中线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和原因,并讨论了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水源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从构建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展水环境新领域的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后调水时代中线工程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基于点轴开发理论,构建了"一极、多核、二轴、三板块"的旅游空间结构,即以十堰市、汉中市、安康市和西峡县为旅游辐射中心,以阳安线—襄渝线和宁西线—沪陕高速分别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旅游业发展的一级发展轴;把水源区划分为汉水—三国文化旅游区、秦岭—伏牛生态文化旅游区、水源地休闲生态旅游区三大板块,最终形成将水源区各县、市连成网络状空间结构,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21世纪我国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具挑战性的特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之一,本通过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对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十堰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基于合理经济开发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分析,指出了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是环境被破坏的根源,探讨了水源区环境保护的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并提出了基于合理经济开发的主动式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主要在十堰市,其水源区水质和水量基本达到调水要求,但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移民安置、贫困与落后等问题影响工程效益,因此要保证"一库清水向北流",关键是确保水源区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针对十堰市的水资源环境情况,论述水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水资源环境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水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处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调水源头,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林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学校点多、线长、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及师资配置极不均衡是丹江口市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特色农业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催生的产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河南是农业大省而非农业强省,如何在地区优势资源基础上发展河南特色农业,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河南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特色农业发展观念、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严格实施标准化管理等营销策略,以促进河南特色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区域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区域丹江口水库补源区和干渠沿线河流水污染现状,分析了影响水环境的因素,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以环境保护为保障、综合开发为动力、旅游启动为依托的路子,把库区建成"生态保护线、水上旅游线、群众致富线、古均州文化展示线".  相似文献   

14.
岩滩水电站库区农业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 ,这不仅对库区本身发展至关重要 ,而且对整个河池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对库区基本情况作分析后 ,文章认为 ,库区的农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并以生态农业为基本的发展模式。还提出了发展库区生态农业的各种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OT分析的南阳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并促使其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是南阳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南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必由之路.使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对南阳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完善特色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未来南阳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源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自然状况及面源污染现状出发,初步分析了水源地内的农业生产、水土保持等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流域面源污染成因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加强流域内治理面源污染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探讨——以苏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特色农业是加快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提高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现状的分析 ,认为加快发展这些地区的特色农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提出了这些地区今后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从农业政策和制度、发展特色农业的机制、农业经营理念等方面探讨了发展这些地区的特色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苏北地区的典型实例作了实证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指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供给华北地区,合理配置我国水资源的21世纪特大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对汉江中游段襄樊市农业、工业、城市、生态环境、航运、渔业等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补偿性工程建设方案.以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襄樊市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襄樊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进行水资源优化调配,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性缺水的21世纪重大战略工程.其对于水资源调入区,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供给,而且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调出区,由于汉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减少,必然造成相应的一系列影响.通过剖析襄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阳市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提出了襄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