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两年多来的课改试点证明,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保证新课改实验不断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哪个地方、哪所学校的校本教研卓有成效,哪个地方、哪所学校的课改工作就生机勃勃。课改的实践同时证明,从课题研究切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正是保证校本教研质量、促进校本教研为课改服务的有效抓手,因此课题研究成了很多学校支持课改实验、引导教师成长的平台。当前,新课改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省初中阶段准备全面实施修订版课程标准,而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能否贯彻执行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是深化课改的关键。为了深入了解我省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际,总结课改以来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解决农村学校在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各级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整体推进农村学校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于2014年5月~6月,派出14个调研组,对全省14个市28个县(县级市)的56所乡镇中学展开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3.
地处赣东的抚州市临川区,人口100多万,是一个农业大区.全区绝大部分学校和学生在农村。作为全省校本教研基地县(区)之一。该区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以推进农村学校课改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三线带动”,将课改扎实有效推进,课改的扎实推进,促进了全区基础教育工作更加扎实。本期专题以较多的篇幅介绍谊区推进农村学校课改的经验和做法,相信会对其他农村地区学校推进课改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课改十年来,作为基础教研室,我们根据形势要求,教研员的角色由课改理念的言传者向课改实践的身教者转变,由学科性的线型教研员向教研文化重建的复合型教研员转变,做教师专业成长的铺垫者,做教研组文化重建的引领者,做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者,做片区教研的组织者,活化教研员工作的方式,深化基层教研的内涵,与一线教师同生共长,支撑着农村课改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5.
南康市是江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南康逸夫小学是该市的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是赣州市“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示范校。该校课改实验两年来,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建网搭台,建立与校本教研相适应的教研网络学校一是组建了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由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镇级中心教研组、按照就近原则,把辖区各小学分成若干个片级教研组,每片由一所课改实验校牵头,组成片级教研组、由教导主任任组长的学校校本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二是学校组建了校级、教研组、备课组的三级教研网络。为…  相似文献   

6.
陈清明  张飞 《江西教育》2004,(13):54-55
一、建立区域性教研网络是推动农村课改整体同步发展的重要教研方式 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实验区内城镇、农村中心校与农村村小课堂教学在过去一直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课改的启动、两类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都在发生变化,但由于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加之教学环境、教师及学生能力差异,城镇与中心校课堂变化较快,而村小的课堂变化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7.
笔者作为农村基层教研工作者,经常深入农村学校搞课改调研,不打招呼进入课堂听课,课后与科任老师零距离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改行进中学校教育教学问题、困惑增多,学校的教研需求也与日俱增.突破教研力量单薄、服务教改乏力的教研瓶颈,宜宾县三大措施增强教研力量,增强了引领和助推课改的教研支持力.  相似文献   

9.
核心话语犹如春雷带春雨,一朵朵新生的农村教育花蕾,含苞欲放于广袤的蜀中大地。从乡镇课改的整体推进,到教师培训培育课改的启动力;从区域教研、校本研修发掘课改的核心推力,到突破评价瓶颈的竭力“叩关”,再到培育学校和学生个性支点的校本课程开发,我省农村课改的全力探进,传递出一组组花蕾绽放的愉快之声,正在唤醒农村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课改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普遍感到缺乏专业指导;二是教学设备不足,难以适应课改需要;三是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财力都有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践证明,区域性的校本教研是推动农村课改的有效途径,在区域性的校本教研中,基地校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那么,作为刚刚实施“课改”的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层面抓起:  相似文献   

12.
董宜生 《湖南教育》2005,(23):20-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正在发生变化,而以教学反思、问题意识为主导的校本教研理念也正悄悄地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但是,在农村小学,课改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开展校本教研比较困难。一、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实际困难1.办学条件差,缺乏开展校本教研的物质基础。农村小学大都办公用房紧,一般的学校基本上没有图书室和阅览室,教师查找资料困难;仪器室、实验室缺少,开展实验教学困难;虽然大部分学校安装了一台电脑,但几乎没有人会使用,进行电教化教学困难……以上原因致使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较困难。2.学校…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农村学校教研水平普遍落后,教学质量也相对较差。提高农村学校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学校开展教研工作存在诸多困难,有经济方面的,也有学校领导与教师自身方面等诸多因素。下面谈谈我们看到的农村学校教研工作现状和关于今后农村学校教研工作如何开展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1.闭门造车式的论文撰写或点滴课改感受的交流,无助于新课改的推进。校本教研是新课改的基础,它涵盖的内容十分庞大,包括所有课改的方方面面,既有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又有备课、授课、师生互动、例案分析、经验交流、教学资源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等。一味的将撰写教研论文看作是校本教研,存在“以偏代全”的弊端,使校本培训缺少鲜活的素材和整体认识,无助新课改教师能力的提高。教研与教学相脱离,既不能扩大教研队伍,又将校本教研神秘化,最终使校本教研成为纸上谈兵。2.由于农村学校教师信息闭塞或缺乏新观点的冲击,几十…  相似文献   

15.
农村“立体化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农村课改存在不少困难,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农村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深层次要求。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走不出去、专家请不进来等因素制约,校本教研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基本策略和课改推进的内在机制。就农村而言,校本教研的有效运作主要是通过建立中小学校、教育行政机构与大学合作的立体化校本教研,以课堂为阵地、以课例为研究对象,为农村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观念引导和“技术”支持,研究推进、课题带动,创立校本教研基地学校,以点带面、联片发展、整体推进,建立和规范立体化校本教研制度等具体策略进行,从而促进农村教师逐步实现专业成熟和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课程变革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厦门市进行区划调整后,翔安区的农村学校特别是普通完小点多面广线长,虽着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资源整合,但发展仍不均衡,城乡差异明显.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理想,有的学校教师人数偏少,组织教研活动困难,如果仅仅依靠区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则覆盖面小、频率低、教师水平提升慢,所以建立以农村课改基地校为核心,以片区为平台的"区域联片协作体"教研模式,整合全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片区内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对于基层学校乃至全区教育科研的顺利实施,对校本教研文化的重建,对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乃至对实现全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福建厦门市翔安区以农村课改基地校为核心,以片区为平台,开展联片跨校教研活动,包括:区级层面的基地校联动辐射、片区层面的主题式联片教研和学校层面的项目合作。通过多层面、多形式的联合,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缩小校际间师资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南康市是赣南老区一个年轻的县级市,全市有中小学校386所,在校学生13.97万人,教职工6319人,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2004年被教育部定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课改初期,农村学校推进课改的现实问题———师资不足、年龄老化、自主学习少、研培渠道窄、创新能力弱、教师缺乏专业成长意识等问题摆在许多人面前。如何将课改理念真正化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呢?南康市教研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适应全市学校教师培训的“四线三课”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为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做法得到了教育部课改评估专家的好评与肯定。本期以较大篇幅刊发南康市实施“四线三课”推进课改的相关文章,期望能给其他课改实验区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吕晓军 《教师》2013,(3):127-128
校本教研作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正为广大学校所重视和推广。学科教研组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其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建设中存在“五缺”现象,成了课改推进过程中的瓶颈。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研组建设,是推动体育新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孙秀娜 《考试周刊》2011,(49):200-200
校本教研是课改实施中的新生事物,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均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