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闻信息不对称对报纸公信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在读者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报纸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报纸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一  相似文献   

2.
报业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读者的竞争.但也不乏这样一种现象,尽管几种报纸在版面、信息量、出版时间、价格等方面差别不大,而销量却大不相同,甚至差距悬殊.究其原因,报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读者选购报纸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这一形象就是品牌,也就是报业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报纸,其实就是一种产品,一种文化产品,而且具有引导受众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产品。报纸能否像名牌产品那样得到受者信任和自觉选择,关键在于报纸如何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如何吸引读者,如何成为读者的一种自觉精神消费。这就需要报纸有卖点,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承载受众的话语权,真正符合受众所需。南京晨报2009年圆穷孩子一个大学梦爱心助学活动,是一项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民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于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信息接受习惯的改变,传统报业的发行面临着越来越困难的局面. 影响发行的四大因素 第一、报纸本身的素质 包括报纸的内容质量,公信力以及报纸的品牌等.报纸的内容质量主要指新闻报道的质量、内容的可读性、本地化内容的多少以及报纸的整体品相等等;公信力实质上指的是社会公众对报纸的信任程度;品牌是报纸的无形资产,报纸的品牌价值越高,对报纸的发行越有利.报纸本身的素质和报纸的发行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贺蕾 《新闻窗》2012,(3):88-90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报刊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和符号,同时也是塑造报刊品质形成读者忠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文字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读者判断一份报纸品质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报刊语言文字应用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下面这些句子就来自现行报刊。  相似文献   

6.
陈明 《新闻战线》2015,(3):76-77
媒体的公共性,决定了绩效管理理论在媒体人事绩效管理中同样适用。当今媒体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事绩效管理最终目的无非是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提升组织绩效,使组织不断发展。健康生活类报纸是纸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健康生活类报刊共1129份,面向普通读者的报刊243种,其中报纸63种。健康时报就是全国63种面向百姓的健康生活类报纸之一,依据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  相似文献   

7.
1.关于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的操作性定义 读者是报纸这一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对于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划分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别: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依赖程度上划分——经常还是偶尔;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上划分——非常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纬度加以交叉,我们便可以得到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3种“量级”:轻量级消费者、中量级消费者、重量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如果失去了公信力,可以说一天也办不下去! 公信力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一项事业甚至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核心力,媒体也不例外.如果媒体失去了公信力,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们对读者、听众的拥有量.一个不被读者、听众信任和喜欢的媒体,是无法在世界上立住脚的,更谈不上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报业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读者的竞争。报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读者选购报纸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形象就是品牌,也就是报业的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巨大党报优势更强 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报业形成了特有的权威性和社会信誉,实际上这一优势已起到了超经济的影响和力量。靠自我积累的发展充其量不过是算术级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早年开始办报时曾经指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如果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无论是官方或民间的任何一种报纸,如果不能取信于民,它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报纸不同于文件,它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迫读者。“十年动乱”中,我们的报纸被少数野心家、阴谋家把持和操纵了。造假报道成风,虽然愚弄了人民,但却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读者见而生疑,有的读者还愤怒地将报纸撕得粉碎,这是我们新闻史上极不光彩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位同志在谈到新闻失实问题时,感慨地说:“有的人写新闻,失实了他也脸不红,心不跳。”这话指斥了少数新闻工作者对报纸、对读者缺乏责任感的态度,也揭示了新闻失实这种痼疾久治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读者看报,发现有报道失实现象,就会有受骗感,次数多了,就会动摇对党报的信任,报纸也就丧失了应有的组织、鼓舞和激励作用。十年动乱中,  相似文献   

12.
形象力——这个构成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品牌营销时代越来越倍受重视,乃制胜法宝之一。报纸广告语(大多写在报头)以最精炼的表达体现报纸形象,力求给予受众清晰的象征符号,通过反复强化记忆而确立一个标识,最后产生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在充分分析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的基础上,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很迫切。从国内学者引用的几份有关美国的媒体公信力现状的调查数据来看,有一个一致的结论,那就是美国媒体的公信力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一个数据是美国芝加…  相似文献   

14.
党报的优势在于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怎样体现这一优势,提高其品牌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编校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指标.很难想象,一张错漏百出的报纸能够受到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洪文军 《军事记者》2006,(11):57-58
“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这是邹韬奋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新闻思想。他悉心经营“读者信箱”栏目,生动体现了竭诚服务读者的思想。“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读者的来信”80年前,也就是1926年的10月间,邹韬奋接办主编《生活》周刊后,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他在后来主办的另外5个刊物和1个报纸,都保持了这一栏目或设立类似栏目。邹韬奋在报刊实践中,一贯很重视“读者信箱”栏目,热心为读者解答生活、恋爱、婚姻以及求学、择业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信任和好评。虽然“读者信箱”稿件刊发在报尾位置或…  相似文献   

16.
万洪新 《传媒》2012,(9):66-67
正"品牌强则媒体强,品牌弱则媒体弱",在报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报纸媒体自身的品牌建设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在夹缝中生存的行业报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以《家庭医生报》为例,《家庭医生报》位居南昌,没有北上广优越的地理和卫生资源优势,但发展20多年来,始终紧扣"家庭医生"做好文章、突出个性、彰显特色,用心用情做好健康服务,从而赢得了全国百万读者的青睐,也算是中国卫生报刊中的一个典型样本。那么,《家庭医生报》的发展靠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重视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郑磊  窦克林 《青年记者》2009,(22):87-88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报刊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1842年底,马克思在《莱茵报》中明确提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有这样一位杰出的记者,其新闻报道中充满了浓厚的“民本”思想,主张“报纸是人民的喉舌”。强调新闻报道应该反映人民的生活、传递人民的声音和表达人民的感情,要真正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定义新闻为:“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他就是范长江,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任旭 《记者摇篮》2009,(2):17-17
编辑在审稿时,面对稿件中的虚话、套话、正确而无用的废话难免头疼;读者在阅读报刊时,也会味同嚼蜡,更糟糕的是,很容易造成新闻失实,既欺骗了编者、读者,更破坏了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赖甫跃 《今传媒》2009,(12):60-61
在目前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报纸品牌管理已成为报社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报纸品牌资产的积累靠的是报社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但一篇记者失实的新闻稿就可能极大地消解报纸的公信力,使报纸的品牌严重受损。所以,记者的管理是报纸品牌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同志最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刊求疵录——不是小事的“小事”》,列举报刊上出现的一些错误,语重心长地指出这是报刊编者的工作态度问题。作为一个报纸编辑,我读了这篇文章产生了两种心情,一是同感,二是惭愧。报刊上常有错误,读者意见很多。我敢说,出错的趋势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快了,出错的频率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此,读者的意见也越来越多了。试看吕叔湘同志谈到的错误,仅仅是三种刊物,三种报纸,仅仅是1984年年末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十六处之多。这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