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坐落在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漳州城九龙江畔。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07年的汀漳龙师范简易科附属小学,设址漳州城南隅丹霞书院的奎文阁,2007年10月乔迁新址——芗城区新华南路40号(原龙溪师范学校校址)。学校汇聚了1800多名朝气蓬勃的学子,拥有一支力量雄  相似文献   

2.
2000年,文化部命名广东澄海,福建漳州芗城区、石狮蚶江镇为"中国民间灯谜之乡".三大谜乡集中于闽南和粤东.从漳州、泉州、汕头三地之间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文化风情等方面看,灯谜文化有其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的关系.本文探讨构建闽粤灯谜文化带可行性及其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0年,化部命名广东澄海,福建漳州芗城区、石狮蚶江镇为“中国民间灯谜之乡”。三大谜乡集中于闽南和粤东。从漳州、泉州、汕头三地之间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化风情等方面看,灯谜化有其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的关系。本探讨构建闽粤灯谜化带可行性及其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市。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办的龙溪师范学校师范大专班,历漳州大学师范学院、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与厦门师院、泉州师院、南平师院合并建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与当时的福建师范学院形成福建省"一北一南"本科师范教育格局。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跨入福建省本一批招生院校行列。  相似文献   

5.
赣南闽南方言主要分布于赣县、兴国、于都三县的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赣南明清时期的闽南移民有政府组织的屯垦移民和民间自发的家族移民两类。赣南闽南方言主要由来自闽南漳州(以南靖县为主)的家族移民入迁定居而形成,呈方言岛状散布于赣南客家方言地区。移民源出地漳州现实生存环境恶化、移民流入地赣南具有地理优势、受赣南地区人口政策的推动是明清时期闽南漳州移民入迁赣南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为了调整市区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漳州市芗城区新创办了单列校——漳州市江滨小学。学校位于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旧址,占地面积73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76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地处海峡西岸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地缘相近,文脉同源,经脉相连.以闽南文化为立足点,整合厦漳泉三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对厦漳泉旅游进行形象定位,并从地缘识别、人文识别、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以及视觉识别五个层次,构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旨在为打造闽南旅游品牌,提高闽南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海西经济文化区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突出特色确保发展———奋进中的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谢枫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座落在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区,1992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兴办职业教育18年来,已形成了办学规模大、质量好、效益高的新型学校,享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9.
“仔”缀是闽南方言的重要语缀。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闽南方言“仔”缀语词数量居多,漳州一带又属闽南之最。通过对漳州方言丰富多彩的“仔”缀语词组合与演变规律的探析,揭示近现代闽南方言发展演变的一些深层规律。  相似文献   

10.
龙溪师范学校是福建省创办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她座落在漳州九龙江畔,迄今已有八十一年的历史。经过八十多年风雨的洗礼,学校以独特的风姿,成为闽南地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她培养的万千子弟,遍布寰中。龙溪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她的前身是一九零五年于漳州丹霞书院旧址创办的汀漳龙师范传习所。一九一二年改为汀漳龙师范学堂,一九一六年改称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建校初期,在维新思想影响下,学校仿照资本主义教育方法,介绍西方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  相似文献   

11.
郑子瑜小传     
郑子瑜,新加坡籍华人学者、作家。1916年3月18日出生于漳州新行街一个家道中落的文人家庭,是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五岁时进龙溪县立第二小学,会考得第一名,免费进入省立第八中学(后改名龙溪中学,今漳州一中)。高中未毕业即考入集美学校特别师范班学习,兼任教学工作,毕业后又进入教育厅委托厦门大学开办的中学教师进修班。二十来岁离开家乡到南洋谋生,后定居新加坡。  相似文献   

12.
漳州方言也叫“漳州话”、“漳州腔”、“漳州音”,是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的一个大支系。本文以漳州市区话为主体,将漳州话和普通话的词语作简要比较,从构词方式、词的来源、词义范围等方面找出漳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上的主要差异,进而分析二者各自的词语特点。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3):20-21
2007年,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包括福建泉州、漳州、厦门三地,这里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闽南文化发祥地和保存地。为探索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校通过课题研究尝试将漫画与闽南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晋江乡土文化相融合,旨在以漫画形式传承和创新闽南传统文化,并将闽南传统文化渗透到漫画特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以提高漫画核心价值,实现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4.
漳州南山寺为唐代建筑的千年古寺,值得中外游客、信徒观赏、瞻仰.清乾隆<漳州府志·卷四十五纪遗>云:"南山寺按碑记为唐太傅忠顺王陈邕所建. "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0年).<龙溪县志·古迹>及<杂记>都认为陈邕所建无异.可是世俗传言陈邕因与奸相李林甫不舍被贬来闽,由福州迁兴化而定居漳州.又因所居营造逾制,被人揭举,遂舍宅为寺免祸([1]见陈乔森等著<漳州掌故>),此齐东野人之语也,矛盾重重,以讹传讹,甚至述漳州掌故及新编<南山寺志>者每引为故实,是不可以不辩.王荣国著<福建佛教史>宁愿引述泉州开元寺黄宁恭桑树开莲的佛话,却没写漳州南山寺陈邕违制舍宅为寺的俗谈,取舍之间必有他的见识.  相似文献   

15.
正漳台两地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渊源,台湾现有人口中1/3祖籍在漳州。而作为地处漳州的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建设高校,闽南师范大学在对台学术和教育交流方面具备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学校以闽台文化研究和交流为抓手,扎实做好闽台教育交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和经验(一)结合特色地缘优势,打造闽台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平台学校积极打造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成立闽南文化研究院,建立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创新团队,主办福建省唯一的闽台文化研究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崇武本漳州《排甲子》歌谣的解读与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的方法,考察闽南方言歌谣的起源和大致产生年代,通过闽南系列"排甲子"传本的对照和比较,考察漳州《排甲子》在漳南地区的同中有异的变化,以及对泉州地区、台湾、新加坡等闽南语区"排""点"系列歌谣的影响、嬗变和衍化。  相似文献   

17.
清晰的文化定位能够帮助城市寻找到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最佳定位,指明城市发展方向。现有的漳州城市定位存在简单拼凑文化名片和忽视漳州人文性格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漳州与泉州、厦门形成同质性问题。根据城市定位理论,结合漳州的历史与现实的情况,漳州需要把自身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之城、休闲之都与闽南后花园。  相似文献   

18.
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漳州市政协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闽南文化研讨会,于11月27日至28日在南国海滨 的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莅会指导。会 议共收到数百篇论文,内容涉及闽南文化的科学内涵、人文特征以及在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风景如画的九龙江畔,繁华的芗城区胜利西路中段,绿树繁花掩映着一座古老的校园——漳州第三中学。她是福建省重点中学,二级达标学校,已光荣地载入了《全国著名中学》名录。  相似文献   

20.
我生活在闽南的漳州。漳州的美食可以说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童年的味蕾是最单纯的,童年时品尝过的家乡美食的味道,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舌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