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傩是中国民间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一种原始祭礼,是巫傩文化的一种形式,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傩戏则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独特戏曲样式,长演不衰,被誉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些地区,傩戏曾经长期盛行,其形式与中原地区的傩戏一脉相承,却又带着深厚的地域印记。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巫傩仪式中起着"通灵"的作用。作为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傩面具在造型、刻绘、装饰、具  相似文献   

2.
傩音乐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等祭礼仪式所用之乐,傩祭仪式中一个重要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傩乐既保存了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傩文化承载了岑巩古代苗、汉和侗族等不同民族的原始记忆。岑巩地区现存有许多傩对联,联语的主要功能是驱邪逐疫、驱妖佑民。傩联语向我们展示了傩戏傩舞是一种娱乐活动,娱神且娱人。傩联语还向我们展示了多神信仰,三教并存,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4.
永靖傩文化     
郭友实 《档案》2013,(1):24-27
2007年9月,江西、贵州、四川、陕西、青海等省以及省内兰州、文县、临夏县的傩艺术表演团队来到永靖,参加"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以及兰州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研讨会"。同月,永靖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到了2008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在永靖县建立"中国傩文化保护基地"。  相似文献   

5.
由生态理念推演的具有"原生态"因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是原始巫、傩文化结合的产物,有几千年历史,被称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以郁南地区、岭南地区、甘肃等地的傩舞表演为例,记述中国部分地区仍进行的较为古老的表演仪式,在传承中不但保留壮族、瑶族古代巫舞、傩舞因子,而且也与山歌对唱、祭神、打醮仪式、刘三姐故事等民间文化因素糅合,显现出百越巫文化圈傩文化的特点和现代色彩。然而,歌舞"展演"活动中一些傩仪失去了"原汁原味",也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当前的问题就是要如何使这些原生态文化活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现代因素。  相似文献   

6.
傩文化是一种民间常见而又十分特别的文化类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傩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呈现跌宕起伏之势,但最终被保留至今,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文立足于当代傩文化的发展现状,试图寻找傩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在傩文化的保护、展示、商业应用等多个方面,使傩文化的传承得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实现以傩文化为媒介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傩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原始的记忆。岑巩傩文化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与傩文化的道德伦理价值是分不开的。"孝"是岑巩傩文化的基础和实质,而"和"则是岑巩傩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蒋华 《兰台世界》2014,(1):138-139
傩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原始的记忆.岑巩傩文化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与傩文化的道德伦理价值是分不开的.“孝”是岑巩傩文化的基础和实质,而“和”则是岑巩傩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贵州傩戏傩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文化",由于傩戏的再发现而引起海內外学术界的关注,逐渐炽热起来.贵州傩文化及其载体——傩戏,可谓千姿百态,名目、品类繁多,是我国傩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本文就贵州傩文化、傩戏的分布、类型、生态环境、演出形式、內容、特点进行比较充分的介绍,并对多学科的研究价值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傩舞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先古祭祀的仪式 傩(nu 6)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  相似文献   

11.
傩舞,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化现象,是民俗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万载傩舞起源较早,流传较广,是江西省傩舞原始生态保留完整、较具独特性和代表性的一种地方傩。它有两个传统流派,即开口傩与闭口傩。而发展至今,也有学者划分出了新的流派。把当代文化馆世人表演的傩舞称作新傩。在过去巳有的文献材料当中,甚多专家者对万载傩舞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开口傩的音乐特征、社会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特别是最后,笔者就万载开口傩当代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上提出了深刻地认识与思考,并给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白雪筱 《文化遗产》2023,(3):143-150
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社火活动的主要内容,传统陕北秧歌的表演目的、表演形态、表演方式、“竹马舞蹈”和扮演角色具有傩文化特征。在“延安新秧歌运动”时期,陕北秧歌“傩文化”特征因改造而流失,在新时代非遗保护时期,陕北秧歌的日常化与普及化造成了“傩文化”因子进一步流失,但在民间信仰的语境中,如横山牛王会民俗活动,陕北秧歌傩文化特征仍然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两种唐代民俗背景来讨论杜诗"乌鬼"谜题。一是结合古代"赛祭"、傩文化有关内容,证明杜诗所言"乌鬼"是赛祀、驱傩活动中的头戴黑色面具或面敷黑色油彩的"乌面的鬼神",而不是"乌龟、乌鸦、鸬鹚"等。"养乌鬼"则是结社或在家中供养、祀奉神主。二是敦煌文献中"占乌、祭乌"文献反映的唐代"事乌"民俗,"乌鬼"可能是乌鸦。作者联系多种材料对"乌鬼"民俗文化做了阐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饶有趣味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我国著名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冯骥才先生考察南丰傩舞时提出,在南丰石邮村建立小型博物馆、做适度旅游开发、搞好傩舞的传承并对下一代进行审美教育。日前,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建立了傩舞文化陈列展览室。傩班的傩舞艺人把个人珍藏的获奖艺术品捐赠给展览室,并邀请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指导布展。  相似文献   

15.
<正>"傩"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由巫者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宗教祭祀仪式。在周初,就有关于"傩"的文字记载。"傩"在当时分为"有司傩"和"乡人傩"两种[1]1"。有司傩"主要是宫廷祭祀采用的仪式,到汉代发展为宫廷傩舞。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戈,驱鬼捉鬼,也称为"方相舞"。而"乡人傩"则是寻常百姓驱鬼逐疫的仪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傩"逐渐由一种祈天向娱神转变,成为了一种具备浓  相似文献   

16.
萍乡傩文化特色资源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独具萍乡地方特色的傩文化资源优势,阐述了建设萍乡市傩文化特色资源库的实践研究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焱 《兰台世界》2007,(5X):61-62
本文根据独具萍乡地方特色的傩文化资源优势,阐述了建设萍乡市傩文化特色资源库的实践研究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婺源傩舞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可行性,总结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内容,并根据目前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现状,探讨婺源傩舞在传播中的困境,分析在跨文化视域下,婺源傩舞如何对外传播,从而使江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同时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王学军 《文化遗产》2017,(4):119-131
大傩礼是以驱除疫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东汉时期大傩礼地位上升,内容变化较大,仪式繁复隆重。东汉大傩礼的盛行不是孤立的礼制演变现象,而是东汉初期礼制建设运动的组成部分,与当时的儒学复兴和礼乐之兴具有共时性关系。东汉疫病空前流行,这直接促成了大傩礼的隆盛。大傩礼及疫病成为东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张衡《东京赋》等文学作品中,大傩礼成为东汉礼制典范与政治文明的象征。涉及疫病的文学作品则多作于汉魏之交,疫病强化了人生短促不定与生命脆弱无常之感,促进了汉魏之交文学作品中感伤基调的形成,推动了以人物纪念为基础的文学批评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由曲靖市文联、富源县文联和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组织的水族傩(nuó)队表演的《吞口舞》,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奖。为此,笔者查阅了水族吞口的有关资料,了解到富源水族吞口的来源及特征。吞口是富源水族独有的图腾,来源于古敢乡补掌村一带的民间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水户人家刚刚迁徙到黄泥河畔的补掌、热水、大寨一带,因这里气候炎热,烂塌子丛生,易发瘴疠,民间流传着“死得忙,走热水塘;死得快,走大寨”的谶言。有一年“瘴摆”流行,寨民死亡过半,各寨中的老人商议后,决定杀鸡宰猪去补掌河源头潭坝边祭祀,求神保佑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