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波 《新闻传播》2007,(6):51-51
法制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阅读法制新闻,可以了解社会的现状、特征、发展动态。几年来,笔者担任《普法周刊》编辑记者工作,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实际体会,觉得采写法制新闻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2006,(6):27-27
《办报参考》2006年第二期转载《青年记者》的文章《我的“三冷”采写方法》。 文章说,“冷静”、“冷峻”、“冷处理”,是记者在某些情况下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  相似文献   

3.
每次采访归来重新品读书架上不同月份的《军事记者》,顿时便忘却了奔波的疲惫,写作“灵感”随之而来。想想自己学习新闻报道的短暂经历,是《军事记者》丰富实用的新闻知识帮助我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记者、通讯员,如何采写到有价值的新闻稿,如何给自己的稿件取一个响亮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如何在新闻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挖掘到好的新闻,如何去接触、采访各地各样的人物……庄电一,一位在光明日报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的记者,在这本书里叙《记者的天空》@新文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报》扩版以来,《新闻与成才》杂志按照军报编辑部要求,先后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提高素质适应扩版》、《满怀信心搞好扩版》、《增强质量意识》、《提高采写艺术》。正加评论文章所说的,几个月来,经过编辑、记者和通讯员齐心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在讲究宣传艺术,改进宣传方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些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也值得我们及时探寻它,无非是藉此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探索,联系自己的采写实际逐步提高采写艺术,使懈放军哪前进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些。(一)在通常情况下,新闻的思想性、指导…  相似文献   

6.
11月6日《华商报》“都市新闻”刊发一条《员工灶上煮狗食副总不赔礼员工告上庭》的消息报道。两天之后,我报新闻中心给编辑中心发过来记者采写的这条消息,很显然这条新闻已滞后,尽管消息的内容比《华商报》刊发的消息还要详实些,编辑中心还是把稿件退还给了采写的记者。接过被“枪毙”的稿件,记者感到十分委屈,这是个典型“共源性”新闻,早报记者和《华商报》记者是同时得到新闻线索的。11月6日是周末,正赶上我们休息没有报,所以让《华商报》抢先发稿了。《华商报》抢先发稿,俗话说“抢先上市的果子未免有些酸涩”。对类似…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采写了3篇新闻,这3篇新闻在《川东南报》发表后。均被新华社采用,我从中悟出了如何采写全国性新闻的“秘诀”。一、在比较中找新闻新闻界一位老前辈说过:“新闻没有同全国比较,就不能说明问题。”作为地方报的记者,要使自己采写的新闻跳出小天地,走向大市场,就得善于  相似文献   

8.
用脚走出来的记者─—记攀枝花日报主任记者吴双焕鸣晓本栏责任编辑万木在百里钢城的攀枝花市,在那山山岭岭、沟沟汊汊,几乎都留有一个人的脚印。他用这双脚跋山涉水,风雨22年,走出了自己的新闻工作道路。他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有不少稿件还在《四川日报》、《人...  相似文献   

9.
调查性新闻的采写周胜林一、什么是调查性新闻调查性新闻,是记者通过深入调查、自己发掘出来的、某些个人或集团力图掩盖的内情和问题的报道。调查性新闻的采写,记者独立自主性强,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调查研究,不依赖政府部门提供现成材料和结论,而是自己...  相似文献   

10.
6月16日《新闻出版报》第二版全文刊登了全国记协主办的“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的五篇作品。这五篇现场短新闻是:《人民日报》记者孙毅采写的邓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难忘的时刻》;新华社记者邹爱国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合写的《总书记的问候》;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省长解决农民卖蘑菇难》;新华社记者胡泰然采写的《美军入侵一周后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青年报》记者王建敏,以采写短新闻见长。最近,王建敏荣膺全国十佳青年记者的称号。本刊特约请他撰文,介绍他的采写心得。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新闻采写百家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资料室编纂的《新闻采写百家谈》即将出版,它是一本文摘性的新闻业务读物。内容包括:列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论新闻采写,记者修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通讯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报告文学写作七个大部分。共摘录了自1913年到现在七十二年间两百多名中外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龙君、熊忠辉报道:11月8日,解放军报高级记者江永红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主办,解放军报、军区军兵种报社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高校新闻院系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江永红现任解放军报副总编辑,曾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从一个炊事员到高级记者,江永红奋斗在军事新闻战线,不断创新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新闻采写特色。他或他与同行合作采写的《“蓝军司令”越练越狡猾“红军司令”越练越过硬》、《老山有个孙干事》、《孙铁锤传…  相似文献   

14.
朱大建 《新闻记者》2005,(10):68-69
邵宁是《新民晚报》一位勤奋多产的年轻记者,进入报社近十个年头中,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好新闻,她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奖项。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7,(12)
记者要有创优意识——采写《雷仁义代表四年提一案有了结果》的体会文/江长录企业以生产名优产品而兴,记者以采写佳作而名。创优,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生产者永恒追求的目标。去年,我采写的《雷仁义代表四年提一案有了结果》一稿有幸获’96陕西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看了《采写工业新闻的甘苦》一文(见《新闻战线》今年第一期),深有同感。我认为记者采写工业新闻产生苦恼,很突出的一个原因是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矛盾。往往记者花了很大精力采写的一些工业新闻,有很强的指导性,而读者却不爱看,反应冷淡。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当前工业生产建设中心议题是改革。我们采写工业新闻时,就要挖掘各行各业进行改革的最新信息,通过对这些最新信息的宣传,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的工业新闻,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大读者也会喜闻乐看。解决采写工业新闻的苦恼,还有个如何写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在阅读《失实新闻百例》(华中工学院新闻系申凡等编)一书时,对五十例失实新闻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五十例失实新闻中:记者采写的有七篇;记者和通讯员合作采写的有四篇;通讯员采写的有三十九篇,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通讯员采写的三十九篇失实新闻中,纯属编造和虚构的,有十五篇;“合理想象”导致情节失真的,有九篇,添枝加叶、任意拔高的,有十五篇。通讯员采写的新闻失实的为什么这么多?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追名逐利。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稿件能  相似文献   

18.
孔奇志 《新闻前哨》2007,(7):112-112
驻站记者,长期远离编辑部,在没有新闻配套服务和支持的境况中,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这就要求驻站记者能在各方面锻炼自己,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发表陈玉祥、章顺湖的文章《新闻发表与发现新闻》。文章说,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世界上哪些客观事实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文章认为,新闻发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贯穿于新闻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在采写实践的多个  相似文献   

20.
《盐阜大众报》记者杨树立撰写的《好稿采写例话》一书,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好稿采写例话》收录了作者的省以上好新闻获奖作品,以及在省级以上新闻业务刊物发表的论文、采写心得共76篇。全书以专题研究方式,针对新闻采写中不同题材、不同视角、不同形式的处理,深入 浅出地进行现身说法,如“把新闻写成花边消息”、“一个题材多种处理”,“把现场新闻写深刻”、“多视角审视社会问题”、“采写人物通讯的得失”、“用投稿者眼光编辑”、“记者经历的故事”等等。《例话》中收录的作品大多是作者从采访一线捕捉的“活鱼”,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