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半农在英法留学期间,写作了近90首新诗,其中多数是关于劳苦、饥饿乃至病痛等底层民众生活的题材,他之所以写作这些有异于其他留学生诗人的新诗,一方面源自他在域外困顿生活的体验;另一方面源自他对诗人使命的担当,他注重诗歌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并最终选取民歌的形式。他明确地将自己的诗歌定位为“瓦釜”之音,从而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大众诗歌的先声。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五四时期我国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接受欧美浪漫主义诗歌的情况,以及五四时期新诗接受欧美浪漫主义诗歌影响的方式,从而探索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朱湘(1904—1933)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走向诗坛的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不断进步,由自然诗人逐渐过渡到面对人生的社会诗人。他勇于探索新诗的形式,曾对我国早期新诗的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他认为新诗是一方未垦的膏壤,然而却有丰美收成的希望。尽管他的一生短暂、坎坷,充满凄苦与幽愤,他却始终孜孜不倦地在这块膏壤上深耕细作,创作和翻译了大量诗歌,在我国新诗史上留下了他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魏一媚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120-121,126
在学界享有盛誉的骆寒超教授,是一位学者型的诗人,诗人型的学者。他一生热爱新诗,研究新诗,创作新作,致力于中国诗学的探索,著作等身。着重分析他的新诗研究及新诗创作道路以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以学习并阐释他的诗歌本体论,为更好地领会、宣传、发展新诗作出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诗歌理论家。在他的诗歌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新诗的民族风格是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他在《女神之地方色彩》及其它一系列论著中,对新诗的民族风格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对当时和后来新诗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骚是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早期诗作偏于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见长。杨骚诗歌表现了现代精神,他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现代口语的自然融入构成杨骚新诗的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他不仅以新诗创作的实绩推动白话文学的前进,同时对建设新诗理论也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诗歌要表达诗人的真实的情思,诗歌的"贵族化"理论和中西融合的诗歌发展之路,都是早期他对新诗理论的重要贡献。这些理论使他成为中国新诗理论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绿原既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又是一位有深刻见解的诗歌理论家。他重视诗人的品格和修养,对诗的特质、诗人的创作个性及创作方法、诗歌流派、诗歌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的诗论具有十分珍贵的美学价值,对推动新诗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诗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6年萧三发表《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至今,陶行知诗歌研究时断时续70年,从题材内容到艺术旨趣,由政治和教育领域的价值意义到文学世界的还原,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本文对陶行知诗歌研究的动态做一分析述评,力求重新认识陶行知的诗歌在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作为重要诗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大名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其中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本地诗坛,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为旅游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魏晋时期士人对山水的游赏更促成了山水诗歌的诞生.山水诗的概念在唐代早已出现,但旅游诗词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古代很大一部分山水诗以及纪行诗、游览诗其实就是旅游诗词.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既有本质上的联系,在内容上二者互相交叉重叠,在创作上旅游诗词又是山水诗词的先导.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又有明显的区别,山水诗词重描摹景物,旅游诗词则重记述过程;旅游诗词观照范围广,山水诗词则相对较窄;山水诗词更多观照自我心灵,以静为贵;旅游诗词更着眼于旅游过程,因而内涵丰富,更显神采飞扬,气韵生动.  相似文献   

13.
诗歌中只有哲理诗而无哲学诗的说法,事实上,哲学诗是哲理诗的精华,有必要将哲学诗从哲理诗中独立出来,将诗歌引向对最高价值的追求。表达普通的生活道理而又抽象化、带有思辨性的诗即是哲理诗;而建立在彻底的哲学基础上、具有明确形而上精神价值取向的诗歌则为哲学诗。哲学诗的精神是形而上的,哲理诗的精神则是形而下的。哲理诗的意义是局部的、有限的;哲学诗的意义是整体的、无限的。中国古代哲理诗发达,但哲学诗极为不发达。哲学诗直到近现代才得以根本改观。中国现代哲学诗的创作远未达到成熟的境界,还没有找到一种终极精神形态。必须重视哲学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15.
16.
意象主义诗歌不是表现主义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派诗歌运动是西方最大的自由诗运动,具有表现主义诗歌的一些特点,如内容上的世俗化和文体上的自由化,但它们在生成背景、诗歌观念、运动方式等很多方面存在本质差异。表现主义运动生于乱世,受到政治的、文化的和艺术的激进主义等时代潮流的影响,是反叛传统的文体大革命,强调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双重革命,表现主义者都是极端的革命者;意象派运动产生于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限在诗界内部,是重视传统的文体小改良,意象主义者高度重视诗的表现技巧,适当尊重诗的传统,从来不以革命者和独创者自居。因此意象主义诗歌比表现主义诗歌更具有艺术性,出现《在地铁站上》等传世佳作。表现主义诗歌运动却没有产生这样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诗论》体系完整,有总论、有分论、有合论,点面结合,逻辑严密。在论诗时言简意赅,往往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概括某一首诗或某一类诗的题旨。其论诗时有几种常见的句式,理解这些句式对于简文考释与编联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Poet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