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收藏界》2007,(9)
2007年7月10日,记者从大丰市文化局了解到,2007年4月20日,在该市出土的21枚金币,经过江苏省文物局专家组的论证鉴定,最终被确认为楚国的"郢爰",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目前我国发现并已著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填补了该省范公堤外春秋战国文物出土的历史空白。且此次出  相似文献   

2.
正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以其交通便利、灌溉行洪而恩泽于两岸的黎民百姓,也灌溉着沿岸城市的经济繁荣。扬州作为与大运河共生共长的城市,以水而建,以水而兴。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构成扬州城池的最初雏形起,近2500年来,大运河给扬州留下大量珍贵的遗产、遗存,成为今天人们敬畏自然、尊重历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扬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2400多年来生活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民逐渐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历代扬州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健身思想和文化活动,也以其鲜明的个性深入体现了扬州传统文化的特色。1 衣食住行中的健身思想 扬州的健身文化不同于成国北方民族那样豪放粗旷,而具有享受、保健色彩。“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就是扬州人生活方式的形象概括。 早上皮包水,反映了扬州的茶文化特色。扬州的茶肆,向与风景园林息息相关,这些园林在民间俗称花园,谓之花园茶肆,利用自然美景,以景立意寓情,精心构造出具有扬州文化特色的亭台楼榭,茶楼酒肆,体现了扬州人的健身享  相似文献   

4.
蒋永庆 《围棋天地》2020,(3):246-247
“水潆南北兴扬城,棋逢盛世续华章。”江苏省扬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开筑起点和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因运而盛,因河而名,纵贯南北,流淌千年的运河孕育了扬州开放包容,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扬州历史文化昌盛,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扬州学派、扬州画派特别是扬州八怪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程姗 《收藏》2023,(2):121-124
<正>一、博物馆文物保护及修缮的作用(一)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具有一定的社会和艺术意义。1992年后,国家制定保护为主的工作方案,要求将文物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合理利用,强化管理。对此,做好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按照文物的等级,开展针对性保护措施,避免文物受到损坏。  相似文献   

6.
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我国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从1982年2月开始,国家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中,除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以外,大量的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迄今为止,国务院已将114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  相似文献   

7.
马为民 《收藏》2023,(8):144-146
<正>一、文物鉴定的概述(一)文物鉴定的宗旨和技术手段文物鉴定的宗旨是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确定文物的真实性、年代、作者、制作工艺等重要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化遗产。通过鉴定,可以验证文物的身份和历史背景,确保其在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中得到正确的呈现和解释。同时,评估文物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6,(3)
正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交流与互鉴——陕西文物对外交流50年展,于2015年12月31日起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展出。本次展览主要由"华章""交流""互鉴"及"追忆"四大板块组成,分别对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陕西利用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优势赴世界各地展出情况、引进国外高水平展览及陕西与国外文物科技保护交流合作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9.
涂师平 《收藏》2012,(13):170-172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其45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物古迹。然而,由于战争劫掠、偷盗走私、非法交易等原因,致使我国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保护文化遗产,防止非法盗窃、贩运和走私文化财产,促进被盗文物返还原属国,是人类道德、正义和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期望,更是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努力下,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团体及个人的协助下,部分流失境外的文物陆续回归祖国。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深入人心。2005年12月,国务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27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一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较完整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村)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和宏村。它们之中,多处已在邮资票品中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文物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不仅属于收藏者,也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不仅属于当下,也属于子孙后代。民间收藏文物是祖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一直支持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建国初期,我国负责组织文物经营的渠道主要由三个系统构成:外贸部系统、商业部系统和文化部系统。通过有计划地出口一部分一般性文物商品,换取外汇,以支援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6,(3):162-164
故宫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故宫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它以逾百万件文物收藏展示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中里程碑式会议——扬州会议召开40周年。40年来,中国学校体育历经风雨,峥嵘辉煌。为纪念扬州会议召开40周年,重温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难忘珍贵历史,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本刊将面向全国范围寻找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见证者。如果您是扬州会议的见证者,如果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中里程碑式会议——扬州会议召开40周年。40年来,中国学校体育历经风雨,峥嵘辉煌。为纪念扬州会议召开40周年,重温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难忘珍贵历史,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本刊将面向全国范围寻找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见证者。如果您是扬州会议的见证者,如果您是40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请您将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中里程碑式会议——扬州会议召开40周年。40年来,中国学校体育历经风雨,峥嵘辉煌。为纪念扬州会议召开40周年,重温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难忘珍贵历史,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本刊将面向全国范围寻找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见证者。如果您是扬州会议的见证者,如果您是40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请您将  相似文献   

16.
栾晔 《收藏》2020,(1):140-153,140
首都博物馆曾展出来自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精品文物"清代宫廷生活展"。展览由华服有章、宫壶春色、擒藻抒华、阊阖瑞景等单元组成。上展的文物数量近140件/套,讲述了清代皇室宫廷生活中的礼制与意趣,并向观众展示了北京故宫之外的清代皇家历史文化和文物精粹。展览通过文字与图片将文物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宫廷生活与盛京皇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张健 《集邮博览》2010,(1):56-58
一座博物馆可以说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通过它所收藏的对象——文物记录历史;邮票涉及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同样是记录历史,博物馆用实物来表现,邮票用文字和图案将它浓缩于方寸之地;邮票是博物馆所藏内容之一,博物馆的文物又构成了邮票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2,(15):189
扬州博古艺术品中心已于2012年2月25日从原来的扬州市邗江中路430号,迁至扬州个园对面的工艺坊A区一号精品馆(扬州市沿河街50号)。该精品馆中心从2011年9月份开始装修,历时5个月,现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富丽堂皇的精品馆。这里交通便捷,景色宜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离中心不足50米,闻名全国的扬州玉器厂与本中心相邻,全国著名景点瘦西湖可一览无余,本中心和扬州八怪纪念馆、史可法纪念馆都是近邻。每天从百年老店富春、冶春扑鼻而来的食香使人垂涎欲滴。乾隆皇帝下江南登陆时的御码头举步即到。扬州博古精品馆就坐落其中。扬州博古艺术品中心现有全国及日本、台湾和美国等客户群1万多人,他们各自的收  相似文献   

19.
申秦雁 《收藏》2008,(8):24-27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本刊曾于奥运会倒计时130天之际在第四期杂志特别策划了“体育文物艺术品收藏专号”。以独特的视角,通过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体育文物和古希腊文化载体上的体育活动形象.讲述东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辉煌成就。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收藏品,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力图使读者领略到东西方体育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06,(9)
北大资源文物学院前身是已有七年教学历史,享誉国内外的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文物专门学院;是集聚国内外百余位最具权威影响力的著名文物专家共同执教的一流文物学院。教学成果显著,国内外影响较大。2002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成功地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文物学专业大学生,被团中央多次表彰为模范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