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集邮者也是集币者,对古币和外币都有点兴趣。如果邮票上有钱币图形,那就对他们有了双重吸引力,不但想收藏邮票,而且想知道邮票上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2,(3):46-46
贵刊登载的戴定国《美国的小本票》一中,介绍美国于1960年8月12日发行7美分航空邮票1种及同图小本票1种,而我藏有两个贴这种航空邮票的实寄封,销票日戳分别是1958年和1959年,请问这种7美分航空邮票究竟是哪年发行的?  相似文献   

3.
视点扫描     
“2006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举办本刊综合消息“2006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为配合这届博览会,国家邮政局以《文房四宝》邮票为图,首次推出绢制邮票。中国集邮总公司为博览会发行了纪念卡书,卡书中含《文房四宝》绢制邮票,参观者凭门票可购买卡书。10月28日主办方举行了邮票钱币专场拍卖会。  相似文献   

4.
黄山 《上海集邮》2007,(3):41-42
美国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发行了大量的紫色邮票。如大家熟悉的由罗斯福设计,以惠斯勒的油画为图的《母亲节》纪念邮票(图1,本图刊封三)、美国第3次举办国际邮展的纪念小型张(图2),波提切利油画《春》中三女神的邮票(图3),以及其它一大堆紫色邮票(图4),被集邮戏称为“紫色恐怖”。不过,虽都是紫色,但从邮票刷色而言还是有差别,目录上标示的有紫罗兰、红紫罗兰、亮红紫罗兰、深红紫罗兰、亮紫罗兰、淡紫罗兰、澡紫罗兰、玫瑰紫罗兰、紫色、亮紫色和深紫色等。这么多紫色,是设计的爱好还是别有原因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单留 《上海集邮》2001,(11):38-39,40
古代硬币的铸造始于公元前数百年,而邮票的历史只有160年,但是两者关系密切。两者都有面值,历史上有的地方,当流通领域内硬币不足时,有用邮票代替硬币使用的情况。两者都是很好的收藏品,因此社会上有集邮家,也有集币家,更有一部分人既集邮又集币,成为“双栖”收藏家;有些经营邮票的商店,同时又经营钱币。近年来,北京、上海和广州还先后举行过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  相似文献   

6.
殷敏 《中国集邮》2001,(1):33-34
由我国惟一的一家专业邮品拍卖公司——“中邮大地邮票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主拍的2000年广州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邮品钱币专场拍卖会”于2000年11月2日上午9:30分在广州的中国大饭店丽晶殿开槌。该次拍卖会征集来的拍品分邮票和钱币两大部分,总底价约400-500万元。邮票部分涵盖了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4个时期的邮票精品,如国内首次上拍的珍稀邮票《红印花》(原票),大龙邮票、小龙邮票、红印花加盖票、万寿邮票、北京财政部印制局制版无齿样票集40枚、改2原票、国内首次上拍的西南人民邮政单位邮票四方连等。还有一些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彩色实寄封片、邮史献资料等。钱币部分则从战国时期的刀币至新中国的金纪念币、纸币皆有参拍。其中尤以近现代的拍品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1,(10):38-40
美国在1942年为中国抗战5N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图1),是第一套印有中的美国邮票。这套邮票从始至终,都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亲自过问和关心。在《林氏邮票新闻》出版的介绍罗斯福与1933-1945年美国邮票的专封面上,以椭圆形的罗斯福总统像片为中心,环绕着8种美国邮票,其中摆放在最上面和最重要位置的,就是这套“中国抗战”邮票。  相似文献   

8.
1933年10月9日,当美国极地探险家伯德在南极进行第二次探险时,美国邮政部门发行一种面值3美分的地图邮票(图1,本文图见封三),表彰伯德在极地探险取得的功绩。这种邮票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期4天的2004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于10月31日在北京中国际贸易中心展厅圆满落下帷幕。 2004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是经国家邮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集邮总公司等单位主办、集邮票钱币于一体、展销结合的大型国际性专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法国、德国、美国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邮票钱币厂商、文化企业前来参展。国家邮政局为博览会特别发行了我国  相似文献   

10.
咨询窗口     
7美分航空邮票哪年发行? 湖南长沙吴章让问 贵刊登载的戴定国《美国的小本票》一文中,介绍美国于1960年8月12日发行7美分航空邮票1种及同图小本票1种,而我藏有两个贴这种航空邮票的实寄封,销票日戳分别是1958年和1959年,请问这种7美分航空邮票究竟是哪年发行  相似文献   

11.
美国《婚礼邀请邮票》2006.3.1/2枚(图1)。这2 枚邮票专门用于粘贴在婚礼邀请信函上。《鹿眼蛱蝶》 2006.3.8/1枚(图2)。这枚邮票专用于明信片的普通邮票。《美国的农作物》2006.3.16/5枚小本票(图3)。  相似文献   

12.
黄山 《上海集邮》2008,(10):26-27
很多人不喜欢美国邮票,原因是美国的历史太短,不像中国邮票上有丰富的历史题材和珍贵的古代文物,也不像欧洲邮票有灿烂的古典艺术和精美的现代绘画。但,我觉得至少美国的航空邮票很值得收藏与研究。上两期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最贵的“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图航空邮票,这期再介绍一些美国航空邮票,并从中了解美国的航空和航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最近购得一枚桥梁邮票(图1),邮商译为“美国”64纳曼斯大桥”,查阅相关资料,美国悬索桥根本无“纳曼斯大桥”。又查《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美洲卷),原来正是这本书把这枚美国邮票上的大桥译为“弗拉扎诺——纳曼斯桥”。美国邮票上的原文为“VERRAZANO-NARROWS  相似文献   

14.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13,(12):38-40
本刊第9期发表《〈南北战争〉邮票和葛底斯堡演说》后,有新浪网友甄屏帆在邵林博客上留言,对文中美国纪念葛底斯堡战役100周年邮票(图1)的相关描述提出质疑,并亲自到美国邮政博物馆的网页上搜寻资料进行佐证。我很高兴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可以熟练搜寻国外集邮网站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1995年9月14日,为纪念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我国发行了1995-19《桂花》纪念邮票1套4枚和小全张1枚,小全张又分为有齿和无齿两个品种。该小全张上印有两个票名,即以发行目的命名的《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和以邮票图案命名的《桂花》,这种"一票双名"的现象此前似无先例。其中,无齿小全张是专为此次博览会而开发的特供邮品,发行量仅有54万枚。由于发行量少,  相似文献   

16.
邮票也时尚     
在美国“世纪之庆”系列邮票的“1990年代”一组中,有一图名为《时尚》(图1,部分图刊第30页),票图是一位打扮入时的年轻人,长发、墨镜、合成纤维衬衫及喇叭型长裤等,正是这一年代的一种流行装束;同样,在另一名为《吉布森女郎》邮票(图2)上,是美国插图画家查尔斯·吉布森用钢笔创作的时髦女性,画中她的发型在当时美国年轻女性中迅速流行起来。在冰岛1985年的《国际青年年》邮票(图3)上,也展现了一位形象颇为新潮的女郎。  相似文献   

17.
儒君 《集邮博览》2011,(2):68-70
中美两国,隔着浩瀚的太平洋,随着中美两国在经贸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美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国也对美国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也表现在邮票上。在美国邮票上曾多次出现过关于中国的事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邮政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几乎每年美国发行的邮票都有关于中国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黄山 《上海集邮》2003,(8):26-27
妤几年前就听说在美国可从网上打印邮资信封,去年又听说可打印网络邮票,但一直没试过。最近,有朋友问我是否可搞到这种邮票,我想既然自己在美国有这种方便,何不试一下。 进入网站 打开计算机,键入www.stamps.com便到了美国网络邮票公司首页。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几个红底大字:"29天无危险试验"、"20元免费邮资"和"赠送  相似文献   

19.
第一枚出现孙中山形象的外国邮票,是美国1942年7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七·七”抗战5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还是美国第一枚印有中文的邮票,更是孙中山首次出现在美国邮票上。该票面值为5美分,正好是当年寄往中国航空信件的资费。而邮票首日发行地选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图1为首日封),则是因为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就是从这里启程回国筹备成立中华民国的。1961年10月10日,美国再次发行一枚印有孙中山头像的邮票(图2),以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  相似文献   

20.
用文字的形式向亲朋好友祝贺新年始自何时,不知史上有无记载?我想,如果能收集到各个国家祝贺新年的各种邮政用品,分类整理并加以研究那一定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 手头上有一些这样的信封、明信片以及邮资封片等。现在选出4枚相隔近百年的明信片供邮友欣赏。 请看插2上的彩图。图1和图2是美国上个世纪初的2个实寄明信片,距今快100年了。图1上贴的邮票是美国1902年系列的1分普票,图案是当过费城邮政局长,积极参加独立宣言起草的政治家、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