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学是一生中培养阅读情趣的黄金时期,通过营造班级的书香氛围、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引导书香家庭,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可布置一个图书角,拥有一本读书笔记,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书香飘溢。这样使学生享受读书,乐于读书,并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2.
骆现强 《生活教育》2014,(22):116-117
要让读书成为乐趣,让学习成为习惯,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实教师的业余时间;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通过举办读书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总存在着很多形形色色的制约因素,其实"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能真正从思想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起来,通过一些活动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全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农村孩子的阅读之路上也会一路书香。  相似文献   

4.
书香校园是素质教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近年来,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创新,也是一次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积极探索,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表达能力,逐步养成多读书、多思考、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知识,提高阅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书香校园建设也在幼儿园开展起来。我园通过布置"故事书、故事树、故事墙、故事屋"四位一体的故事环境,开设阅读吧,创设了校园书香大环境;各班通过创设班级阅读角、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开展好书交换活动,创设了班级书香小环境。此外,阅读节、大带小阅读等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充分体验读书的乐趣;家园共建、"书香爷爷奶奶、书香爸爸妈妈"家长义工团活动等,营造出了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全面推进了书香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罗湖区"高效课堂"小课题研究及罗湖区教科培小学语文开展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背景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通过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师生阅读生活,提升师生人文素养,牵手家长参与读书,让书香馨校,让书香润人;在不断提升读书内涵的同时,引领孩子们更饱满地成长,使阅读成为孩子的生命需求,用书籍为孩子的未来奠基!  相似文献   

7.
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需要阅读大环境的浸润,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喜爱读书的情感。因此,创设阅读环境时,我们在突出文学特色、营造书香环境、创设适宜的活动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努力做到:在孩子的童年时代,让孩子的眼睛接触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图画,让孩子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最丰富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学校通过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书香弥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构建生态阅读.对提高阅读质量.加强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洁  蔡雅杰 《广东教育》2007,(12):14-14
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浸润孩子稚嫩的心田,陪伴孩子迎着朝阳健康成长,我校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大德育课题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以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为引领,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积极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建设石牌学习之邦"活动.通过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使学校孕育浓郁的书香味,成为传播知识与文明的殿堂.  相似文献   

10.
培养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任重道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书香氛围,给学生一个阅读场;要运用各种方式,有效辅导学生阅读。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家庭不重视;缺乏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书源有限;受电子传媒影响,等等。解决办法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家校结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书香中成长,在书香中成人,在书香中成才。  相似文献   

12.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不苦,其乐无穷.书香不仅要弥漫在孩子们的心里,更要弥漫在整个校园,让书香在校园里慢慢地充盈开来……让这样的理念指引我们将"悦"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3.
黄伟英 《家庭教育》2014,(10):10-11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父母要知道“读书好”,其次是“好读书”,最后是“读好书”。建设书香家庭,父母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引领下开展课外阅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课外阅读,主要从制定阅读目标、确定阅读数量、书目、时间、建立读书成长册、阅读评价、活动安排等方面引领,营造书香班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应更新观念,营造书香氛围,注重方法指导,制定课内外"读书档案",教给学生精读、速读的读书方法,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评价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建设书香校园的有效途径,溧水第二实验小学尝试从丰富图书资源、开发特色阅读课程、组织读书活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家校合作五方面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师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营造"书香校园"的宗旨就是为了把师生培养成为校园里的文化人,让他们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为他们的生命成长积淀丰厚的底蕴。近年来,雪堰中心小学不断强化阅读理念,营造阅读氛围,构建阅读课程,开展阅读活动,播撒读书的种子,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  相似文献   

18.
李英姿 《小学语文》2007,(10):19-22
我校自2000年创办以来,就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校每年平均阅读40本书,五年阅读总量达到1000万字。经过老师、学生、家长几年的努力,学校的读书活动已初见成效。如何将这一研究更深入地推进,我校实验组的老师决心把课内外阅读资源与写作教学的整合作为切入口,进行研究与实践,“阅读作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新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营造书香校园,通过环境创设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和引导营造读书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成立组织载体,建立有效读书评价机制,给师生搭建一个宽广的读书平台,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20.
环境最能影响人,造就人。为了使学生会读书、会学习,学校应从校园、班级和家庭多方位人手.努力优化读书环境.让学生置身浓郁的书香气息中.激发其读书的热情。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建设书香校园.打造学校书香品牌”为办学特色,全面推进读书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