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插图,《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由此可见,插图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辅助说明文本,服务于文字的实用功能;二是装饰美化教材的同时提供艺术审美的范例。插图教学既要发挥其实用,又要注重其对学生审美的影响,两者兼顾,是其教学的应然诉求。  相似文献   

2.
一、《新目标》教材插图特点 据《辞海》的解释,“插图”是“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插图”就是穿插在课文中为文章提供背景信息或对文字内容进行装饰、表征、解释、组织等作用的图片。“外语教学插图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它对教科书的装饰作用;另一个是它对课文提供语境作用;第三是其在课堂上的操练作用。”(龙纯立。1998:36)  相似文献   

3.
“插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般是指依附在以文字为主的书刊中的图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成果主要是依靠文字与图画资料的形式传承至今.文字与图画是我们后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辞海》解释,插图是指"能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的插在书刊中的图画。插图既可以附在正文中间,也可以用插页的形式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作为教材中的一项重要资源,插图除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水平和想象能力。学生可以借助插图这一重要的载体和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也可以通过插图让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因此,《语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插图资源,来打开语文教育的视野。为了响应这一要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134幅黑白插图和50幅彩色插图,包括事件场景类、自  相似文献   

5.
课文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一部分。在三年级的新版英语教材中,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改变了插图的形式,丰富了插图的内容,密切了插图与语言内容的关系,这些插图的出现和使用真切地构成了新教材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6.
<正>插图是指插附在教材文字中间,或是教材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或是教材知识内容本身的一部分,或用以帮助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新教材中直观而又有趣的插图不光"亮化"了教材的形式,还活化了教材的内容,插图的有效使用也成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插图不光是新课或生词呈现的直观手段,更是复习旧知、巩固旧知的有力武器,是激活学生口语表达的有效工具。一、方寸插图,"美丽风景"——借助插图,复习巩固  相似文献   

7.
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是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它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编排好的教学插图,这些插图都是通过精心挑选并与并语文教材文本紧密相关的。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教学作用不容忽视,它是学生阅读教材最为直接的图像资料和信息来源。通过插图获得文本知识与信息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一、插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插图在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做形象的说明。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一篇篇课文只用抽象的文字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故事或者是一些道理,学生在理解上有些难度,也不太会感兴趣。因此,一年级语文课本里安排了许许多多美不胜收的彩色插图,怎样把这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作为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利用起  相似文献   

10.
范丽娟 《广西教育》2013,(37):71-71
课文插图是指插放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插图与课文的语言形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学生在感受插图美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使情感得到升华,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正确、充分地运用好课文插图。一、运用课文插图激趣  相似文献   

11.
插图是指附在文字之间用来帮助说明内容或增强文字感染力的图画,用以内容的再现和文字的补充说明,是教材中的"第二语言",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初中科学教材中编者精心设计选编的插图,就是课程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造性地运用插图资源,让它焕发光彩。文章作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不同插图分类教""重点插图识、析、用""个别插图联生活"的插图教学,改变现有的僵化被动学习局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插图是插在文字或数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根据学科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安排了大量的插图。从艺术性的角度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是相当完美的,但在科学性方面(暂且避开其艺术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插图所表现的内容不明确第三册第14页的思考题(图1),题  相似文献   

13.
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配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而绘制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插图”的解释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和艺术性.”除此之外,插图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集中读者阅读注意力、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因此,为了使教材使用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各出版社都将插图逐渐引进教科书中.笔者翻阅了2013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和下两本教科书,发现这两本教科书扉页彩色插图共有35幅,文本黑白插图共有33幅.  相似文献   

14.
一、插图的概念和类别 我们这里所谈的插图,专指课本插图。它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插图的艺术表现形式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1.照片。照片是教材经常使用的插图样式。照片内容涉及与课文相关的人物(主要包括课文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历史事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其他物件。  相似文献   

15.
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地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编绘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编绘者精心构思绘制的作品,他们与文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生年龄较小且直观思维占主导作用的低年级,教师大多喜欢将插图与文本结合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插图,就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插图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插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究竟如何巧用插图为课堂教学添彩呢?  相似文献   

17.
英语插图就是穿插在英语课文中为文章提供背景信息或对文字信息进行装饰、表征、解释、组织等作用的图片。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本中图文并茂是其亮点之一,既然作为本教材的一大亮点,教师就应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形象直观优势,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内容来简化复杂的课文内容,让插图带我们走进课文内容。插图让给课文内容增添浓厚的生活情境和自然信息,渗透着缕缕人文关怀。就我们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相比图画与英文课文他们会  相似文献   

18.
彭雅琴 《广西教育》2013,(30):73-73
教材插图是指穿插在教材中,辅助说明教材文字内容的图画。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插图在表现形式和内容设置上都有了较大改进,并不断地以推陈出新的趋势丰富着教科书的内涵,扩大了知识容量。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教材插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王华惠 《中小学电教》2010,(10):142-142
<正>插图,顾名思义,就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不仅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插图的价值是否充分体现了呢?我们的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尤其是多媒体普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1980年第一期发表的《高中〈世界历史〉上册部分插图的说明》一文(以下简称《说明》),其中对"战斗中的斯巴达克"(课本第46页)一图的解释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战斗中的斯巴达克"一图,又名"斯巴达克和罗马军队的战斗".这幅图画不仅场面大,而且内容生动丰富.遗憾的是课本上的插图绘印得不够完整和清晰.首先弄清楚"战斗中的斯巴达克"图的背景,对于确定此图反映的战役时间、地点、性质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能否准确地解释此图的关键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