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给付待遇的工伤保险,仅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遭受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提供及时但未必充分的救济.在不涉及第三人侵权而导致的工伤事故中,在工伤保险赔偿与一般人身侵权赔偿请求权的适用上,我国应采补充模式.在第三人引致的工伤事故而产生的工伤损害赔偿中,应采兼得模式,赋予劳动者双重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在工作中因第三人侵权而发生工伤的,会产生工伤保险补偿与侵权赔偿如何适用的问题,当前主要有替代模式、选择模式、兼得模式、补充模式四种适用模式。我国在工伤保险补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适用模式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的不同性质和功能,不仅使工伤者得到救济,而且要使侵权法的惩罚功能得以实现,同时,要避免双重赔偿,以节省社会保险基金。重复赔偿抵扣的兼得模式能较好的达到上述目标,应成为我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第三人侵权引发的工伤事故责任,认定时往往出现工伤保险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竞合,并由此形成多种损害填补制度并存的局面,选择何种救济模式关系到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通过介绍国外解决此问题的四种不同模式,结合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确保全面赔偿和不违背"受害人不应因遭受侵害获得意外收益"原则的前提下,对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进行探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侵权的多元化救济模式导致了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竞合难题。在评述理论界的相关观点,分析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当从工伤保险制度设立的目的和初衷进行考量,并据此提出了以替代模式为主、补充和选择模式为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最典型表现就是加害给付,而传统做法是选择一种请求权来加以解决。但有其不合理和显失公平之处。尤其是当固有利益损害涉及到精神损害赔偿时,如何在加害给付中正确体现全面赔偿原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单纯运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都无法做到全面赔偿。所以在违约责任中扩大保护范围,在特定案例中考虑精神损害赔偿的采用,是一个需要在理论和实务中加以重新阐释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法律规范赋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刑事法律规范否定了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立法缺乏统一性.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利于被害人的心理恢复,培养被告人的责任感;有利于解决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竞合与冲突.立法中应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权利主体、赔偿标准和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中,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在上下班途中或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被他人违章驾驶的机动车撞伤,就是典型的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这就是使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常常产生竞合。那么在产生竞合时,如何使用法律,对于受害职工或其亲属究竟应该得到怎样的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常引起大的争议。因此,就这一问题做出探讨,以期在司法实践中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加害给付中,债权人的合同利益与固有利益同时受到了损害,传统的合同法与侵权法理论无法对债权人进行合理的救济。责任竞合理论试图解释加害给付赔偿请求权的法理,但总存在着缺陷或不足。建立独立的加害给付救济制度是一种新的选择。其在责任的构成、范围、举证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合同法与侵权法的规定,从而有助于实现对加害给付受害人的公平救济。  相似文献   

9.
保险竞合是不同于重复保险制度的多数保险。我国保险法对保险竞合没有作出规定,导致保险实务中经常产生保险竞合的赔偿纠纷。建立保险竞合制度,确定各保险人的赔偿顺序是我国保险立法亟待补充和完善的内容。根据保险竞合的种类,在发生保险竞合时,应以损失补偿原则为宗旨,以法律规定为基础,确定各保险人的赔偿顺序及分摊数额。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购物引发的纠纷中,加害给付具有特殊性。加害给付既是一种违约行为,又构成侵权行为,导致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本文结合民法中的加害给付理论分析了网络购物纠纷中加害给付的概念以及构成要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法律对加害给付造成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保险代住权。有防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防止加害第三人逃避责任和降低保险费用以减轻投保人的负担等作用。保障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得到及时、充分、便捷的救济是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首要目标,第三人性是其基本属性。因此,保险代住权在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中具有特殊适用价值,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代住权请求对象的不同,即保险人依法律规定将除外责任予以承保后可以向恶意被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权。  相似文献   

12.
多车致一人损伤事故情形下,应将受害人的权利救济作为考量的首要因素。部分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认定交强险保险人和投保义务人的责任方式,应考虑交强险的功能定位;部分机动车不承担事故责任,认定交强险的责任主体,可突破事故的关联基础事实。对于超出或不属于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的部分,认定多侵权人的责任方式,应区分多人侵权类型。  相似文献   

13.
责任保险中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指责任保险的第三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请求保险人直接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权利。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赋予机动车"交强险"第三人享有直接请求权,在现有立法现状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应借鉴世界主要立法国家的立法例,对受害第三人的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赋予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  相似文献   

14.
尽管印度于1983年通过了刑法修疋案,但其法律体系仍不能有效规制强奸罪,也许有必要从被害人角度唤醒他们自身对权利的认知,同时提高司法介入的效率。印度宪法第21条规定,妇女和男人平等享有生存权和自由权,因此当前的问题不是被害人是否有保持身体完整的权利,而是能否采取紧急措施根除犯罪,让妇女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安全。由于其他因素的存在,致使可能单纯通过颁布新的法令或扩大法律执行机构等方式不能遏制犯罪,所以立法目的和法院办案思维可作适当调整,考虑将妇女权益尤其强奸罪被害人权利作为明确的保护范畴。既然该种犯罪属于社会一法律交叉问题,那幺时于政府、妇女组织及法律制度来说。当务之急是给予妇女及时的救济。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了保险公司在几种特殊情形下垫付抢救费用的责任,充分体现了《强制保险条例》“以人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成为使交通事故受害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的一项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垫付责任的理论和立法依据相对薄弱,《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司法实践中对保险公司垫付责任相关问题的理解争议颇多。本文拟对垫付责任溯源、交强险中保险公司垫付责任的法律构成、交强险中垫付抢救费用情形的法律性质、交强险垫付责任制度的完善等四个方面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案例为研究载体,以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为切入点,注重研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在研究过程中突出解决保险赔偿问题在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问题中的核心作用,并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从而更公平合理地处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17.
在量刑程序改革的过程中,作为犯罪的直接侵害对象,被害人参与到量刑过程中来,行使量刑请求权具有正当性,但目前我国对于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缺乏理论上和实际操作层面的相关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利益并不能完全被享有公诉权的检察机关所代替,被害人应当在量刑中享有独立于检察院的请求权,表达自己的量刑意见,这对于增强刑事案件的可接受性,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构建被害人参与量刑的具体程序中应当注意被害人量刑请求权的主体及请求权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只有在律师帮助下才能真正实现被害人参与量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交通事故处理,推动了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的深刻变革。为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提升便民利民效率,那么线上快处快赔系统设计理念优化和功能完善是基础,快处环节“民用版”用户群体培育是重点,快赔环节警保联动信息共享力度是难点。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可通过系统设计理念更新功能完善、源头管理、信息共享与研判机制构建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快处快赔机制完善,提高事故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发展学校体育,预防体育运动造成的意外伤害,可利用保险的特性,为中学生提供经济保障.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现状及对体育保险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率较高,河南省中学生在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中最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意外发生时,中学生首先选择向家长求助,中学生对体育保险了解不够;体育伤害事故通常由学生、家长、学校协调解决,大部分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赞同中学生购买体育保险,对中学生宣传体育保险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可以降低体育伤害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