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基础教育的各门课程都由各州制定课程标准,唯有科学这门课的课程标准是国家统一的;美国的小学科学教材是由美国的科学家、教育家共同编写的,具有高度前瞻性和启蒙性.美国的《物质科学》系列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科学写作任务体现出体裁多元化、兼顾不同年龄层次儿童、注重提示语的设计和引导、渗透科学技能的培养和促进沟通等特点,为国内开展研究提供了范例.研究、分析国外科学教材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国内科学教育改革,我国科学教材写作主题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科学写作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科学阅读基础之上;科学教师的培养要从职前教育着眼;科学写作不应成为小学生应试的负担,而是科学学习的兴趣关注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进步,父母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本文以手机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为出发点,结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通知,介绍了一套由美国科学家、教育家共同编撰的《科学启蒙》,这套丛书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美国小学科学主流教材。希望在父母陪伴下,每个孩子能通过阅读《科学启蒙》而找到快乐的自己,进而成为小小科学迷。  相似文献   

3.
《科学启蒙》丛书是我国第一套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全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次出版印刷(万学、姜允珍等译),这一套科学教材的英文版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被多数美国小学选用.自2009年引入我国后也受到科学教育领域专家、一线教师及家长学生的喜爱与好评.但以往对这套教材的赞誉往往停留在直观感受,结合科学教育相关理念和教学实践尝试对其进行评价的论述较少,本文尝试结合科学教育领域的一些理念,结合自己近两年在教学中的借鉴与引用,对其生命科学领域部分的特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11,(10)
全国各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编辑出版的《科学课》杂志作为我会会刊和我国唯一的科学课程专业期刊,有着20多年的优良办刊传统,以促进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水平为宗旨,为全国小学科学教师和教研员服务,为学会工作服务。刊物坚持以继承、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国家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科学》教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凸现案例性、典型性、普遍性、实用性的办刊特色。目前,所有编写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6,(1):17-17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小学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决定,2006年秋季起我国10所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要试用美国版本的科学教材。全国10所试用该教材的实验小学分布在深圳、北京、武汉、吴江、重庆、天津等地,目前,10所学校分别派出两名教师接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业培训。试用的美国版科学教材课程叫《面向儿童的科学和技术》。该课程为1年级至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24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活动组成,覆盖了四大主题领域: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设计。这套课程由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开发,课程内容经过了专业评估、审查,已经在美国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表述是:“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科学课程标准,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将“科学探究”作为最核心的理念贯彻始终。而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年7月发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一书中,首位关键词已经由“科学探究”修改为“科学实践”,面对这一变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科学探究被拉下神坛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又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教学》2007,(1):46-48
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由河南教育报刊社组织来自全国的数十位科学家、科普专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研员和一线科学教师编写。教材编写组历时3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试验稿)》为指导,积极吸收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并努力将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融人到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去,从而完成了这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创新价值的小学科学教材。  相似文献   

9.
杨淑珍 《甘肃教育》2020,(4):117-117
小学科学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所谓小学科学户外探究活动设计与组织管理策略,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在选择户外探究和设计户外探究活动方案、活动准备、实施户外探究活动、活动成果反馈形式及量化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保证小学科学户外探究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设计理念、学科内容、主体内容结构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小学科学教育的如下启示和借鉴:注重科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普适性;注重工程教育的渗透;注重科学内容的多维度整合;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1.
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成果,2013年颁布的《新一代课程标准》是美国科学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两者不约而同地针对科学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集合,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知识层级结构.本文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分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布局、知识组织方式及核心概念层级结构的异同,剖析我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定位和知识层级结构的功能,并发掘美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智慧,以期对我国科学教育及一线科学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于伟 《浙江教育科学》2007,(4):27-29,59
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其教材按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依照此标准编写的实验教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教学的宗旨是什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这门课程,要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9期刊发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童海云的《美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读》,摘编如下。《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有一段精细的描述,"要使可以利用的科学设备、学习材料、视听媒体和教学技术为学生所用。有效的科学教学取决于学习材料、科学设备、视听媒体以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课堂。为此,我市热心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十几名科学教师经常在一起围绕科学教学和科学教材进行研讨活动。老师们畅谈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摸索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分析科学教学的现状,思考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技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技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等)的形成,施以影响的有计划的活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我们从教改需要和我校实际出发通过研究和实践,将科学教育和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8.
美国STC教材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指导下编写了几套小学科学教材,STC就是其中比较流行的一套,本文主要介绍了STC教材的编写依据,内容体系,目标体系和教学材料,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小学科学课程和教材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以《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特点分析来研究新加坡小学科学教育现状。《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强调科学探究活动,具有统一整体的框架结构,运用螺旋上升的方法途径,采用多种评价模式等。科学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腾飞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积极借鉴吸收新加坡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了《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和核心概念》(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框架》),作为新一代科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文件,其中体现了美国根据实际国情、对以往科学课程标准弊病的反思以及综合尤其是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文集而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提议。同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初中科学课标》),其中也不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