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参加第七届健美操世界锦的中国队的技术水平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2002年世界健美操锦赛成套动作技术指标定量统计分析,表明:1)我国运动员参赛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国际趋势一致,与冠军选手差距不明显.2)我国选手在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规范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发力控制以及技术魅力方面与世界高水平选手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我国选手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方面存在非常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0年第十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中外选手的成套难度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混双选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主要表现在: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不高导致得分率低、难度动作选择欠多样性以及难度空间转换、利用的非均衡性。并进一步从国内混双项目的现状咎其落后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为我国运动员备战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健美操混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是最能体现男、女运动员特征的竞赛项目。从2006-2010年三届世锦赛中我国混合双人项目的成绩来看,成套动作的完成方面是我国最突出的地方,在艺术性方面与国际高水平选手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如何在这些环节方面处理得当赶超国际强手,是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问题的内容。通过对2006-2010年三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混双前三名及我国混双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探索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的项目特点。为我国健美操项目的技术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难度动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录像观察,对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子单人和女子单人项目的前8名的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C组难度动作空中姿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四个组别难度动作的比例基本合理,且符合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训练水平,完成质量比往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在C组跳与跃类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存在着较多的空中姿态重复现象,与竞技健美操最新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世界高水平竞技健美操比赛女单难度动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8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9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难度动作进行录像分析,从难度动作的选择、分布、空间转换、连接加分、完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近年国际女单前六的对比,对成套难度动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国际女单在难度的编排以及完成质量上走稳中求高难、多样、完美的路线。2009世运会难度动作的选择集中在0.6、0.8分值、空间转换类型丰富更加趋于均衡和流畅、难度动作分布分散且均衡、难度连接的运用相对慎重,在确保完成难度动作的情况下进行高难度动作连接的运用其完成率为66.67%。单个难度动作分值提高、成套难度价值分增加,同时难度完成率也比2006、2008世锦赛高,但在艺术分、完成分方面相对于2006、2008世锦赛低,总体成套得分也低于两届世锦赛。随着竞技健美操的快速发展,2009新规则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动作完成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难度动作向更难、更合理、更加完美完成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技术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我国健美操混双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以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中取得第五名的中国运动员和取得前三名的国外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他们比赛时的难度动作、艺术编排、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对2004年“华夏杯”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竞技新人组六人操比赛前三名成绩得分和我院成绩的对比分析,提出我院竞技健美操总体水平属中等,发展缓慢,指出在今后的训练和编排中应加强运动员基本素质的训练和加强成套动作编排,突出难度、艺术性,追求完美。  相似文献   

8.
中外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难度水平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在竞技健美操比赛套路中,难度动作的编排、难度得分以及难度完成率三项指标的对比评价其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运动员在难度选择与编排以及完成质量上,与国际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中外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难度编排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6年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冠军和我国女单比赛套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的均衡性与冠军选手差别不大,在难度动作组别的选择上,我国选手对A类、B类动作的选择均少于冠军选手,在难度级别的选择上以及难度组别在成套中出现顺序的多样性上均不及冠军选手,在联合难度动作上我国选手优于冠军选手,但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的编排上与冠军选手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对2007年健美操世界杯总决赛与2008年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的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六人所有比赛项目前三名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名称、难度分值、难度得分及难度动作的得分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的正确选择与难度动作完成成功率是选手获得较高得分不可忽略的问题,也是对比赛成绩有着致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统计法及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参加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自由操决赛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发现:使用9个高难度的“空翻类”动作和1个C组难度的“非空翻类”动作构成一套10个D分价值的难度动作,并采用“空翻二连接”获取更多的连接价值,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编排发展的主要趋向;采用3个“空翻二连接”结合3个高难“单空翻”,并且在第3串、或第4串空翻动作之后完成“非空翻”动作,将成为自由体操顶尖选手D分价值动作编排的趋向特征;而合理取舍难度并促使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达到最优化,将成为众多优秀自由操选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记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和2006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决赛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的成套难度动作总体趋向于“2个A类、2个B类、6个C类、2个D类”的编排结构;世界优秀健美操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4和第8个;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B类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1—2次组合难度动作也是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与难度动作体系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体系的变化与规则的发展为研究基础,结合成套动作形式的法则与现代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特征,进行了新旧规则的逻辑分析。结果表明:规则内容的变更直接影响着健美操难度动作体系的发展,而健美操的发展则对规则的进一步完善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两者间存在着互动机制。研究、分析新规则与难度动作体系的互动机制,有利于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少年乙组的女子健美操运动员的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得出少年女子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有身体长度和围度、宽度、身体成分等三个主要的因子。这一重要结果将成为少年女子健美操运动员选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竞技健美操一线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青年竞技组的98名运动员与31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和成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我国近三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青年竞技组各单项前三名获得者进行了简要统计,并就如何巩固高校这块竞技健美操主阵地、实现竞技健美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外优秀单杠选手在三次大赛中所完成的成套动作及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邹凯和张成龙的成套动作以D和E难度为主体,难度价值并不占优,而以更多的有效连接来提升D分;左兰德的成套则以E及以上难度为主体,是以高难度飞行动作及其连接来提升D分。中外运动员分动作难度差距主要在飞行动作组,中国最高难度为E,外国最高为G。中国选手的成套动作完成质量仍然处于“逊人一筹”的局面。改进成套动作的编排、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及成套发挥的稳定性是我国优秀选手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全面了解新周期世界竞技健美操男单难度动作的整体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难度动作的分值及数量、难度动作类别及分布、难度动作的空间转换、0.1难度连接加分运用情况及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对第九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男单前八成套中的96个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此次世锦赛男单前八成套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选0.5~0.8分值间的难度动作,以C-跳与跃组难度数量最多;难度动作分布合理,体现了连贯、均衡的三个空间的转换,0.1的难度连接加分运用突出,总体难度得分率较高、完成较好,主要存在动作不充分、转体不完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教学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健美操操化动作教学与训练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健美操教学理论,促进健美操学科发展。结果表明:身体控制技术是健美操操化动作教学与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身体姿态控制与操化动作控制是关键环节;学习兴趣是影响健美操操化动作掌握的重要因素,心智能力和身体素质对操化动作的学习也有很明显的影响;感知觉能力的训练是健美操操化训练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协调性是完成健美操操化动作的得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