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报告文学有不同于小说的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它在塑造人物时不应采用多少有虚构因素的“典型化”方法。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本都是社会典型,因此在描写人物时只需且必须以“挖掘、再现”的方法,“不夸饰、不贬损”地描写出动人的人物形象。在具体运用此种方法时,应注意再现典型形象的准确性,挖掘、再现典型性情节,挖掘、再现典型性细节。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西湖的“绿”》是一篇游记,文章描写了西湖神奇的“绿”。本教学设汁变常规的理性剖析为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西湖多彩、多姿、多情的“绿”,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围绕“绿”字,读中现景,思中显形,说中悟情。  相似文献   

4.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颀 《甘肃教育》2007,(11X):24-24
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这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叫做“传神”。人们的精神气质是与可视形象的具体表达分不开的。所以,“传神”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形”,通过“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在写作上,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它和中国画中的肖像画同生一根,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作文训练中,首先要做到内容具体。就是要求学生在观察并积累了写作素材之后,要善于“描写”。所谓的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和景物的状态具体写出来,让读者读了,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如何描写才会形象生动呢?我认为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的习惯。 学会观察方法。要提高习作水平,务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而课文又是最好的范例。学生通过一篇篇精美的范文学习,可以不断地从中受到启发,体味人生、生活,积蓄观察方法。例如教《观潮》一课,…  相似文献   

7.
综观当下小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可以说是最突出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写作技巧而言,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作文写不具体,是因为没有掌握描写这一表达方法。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8.
【技法阐释】 细节描写是指文艺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呈现肃杀的清秋”,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艺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文艺用形象反映生活,而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因此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要使作文中的形象感动人,就必须在作文中抓住形象狠下功夫,写出形象的个性,让形象更加具体生动,让环境描写、细节描写都为刻画形象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一、文学作品具有形象美 语言是没有形象性的,但它能够启发表象,也就是能够唤起形象,又由于词(概念)的概括程度不同,有些词较具体,有些词较抽象,而比较具体的词就容易引起鲜明生动的表象──形象。这样作家在运用语言材料进行形象塑造时,就要着力选用较为具体的词语,使之显得鲜明、突出。语言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只有做到“瞻言而见貌”,才能使人获得美感,请看果戈里《死魂灵》中的这段描写: “他(泼留希金)下巴须朝前突出得挺厉害,因此,一开口他就得用手帕把它捂住,免得唾沫横飞;一双小眼睛还没有失去光泽,在翘得…  相似文献   

11.
一些中学生作文,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如写山高,不外乎“高得很”、“非常高”、“高极了”、“太高了”、“高得不得了”;如写某人好,免不了“好得很”、“非常好”、“好极了”、“太好了”、“好得不得了”。这山究竟有多高,这人到底怎样好?无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可言。形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描写,不善于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生习作常出现的动作描写笼统、人物形象难以“立”起来等问题,教师可以借用电影拍摄“慢镜头”的手法,将“慢镜头”的拍摄手法迁移到写作中,通过“慢中分解,化大为小写具体;慢描细绘,添修饰词写生动;拉大间隙,增加联想呈文采”,让学生掌握逐级而上的写作技法,清晰地还原场景,细致地描写动作,生动地刻画形象,进而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 1、语言描写是刻划文学形象、渲染文学意境的主要手段。它能绘出人物的形貌神情、把物件形容得唯妙、唯肖,把事件讲述得有声有色,把景象呈现得活灵活现。人们常这样评价成功的描写:“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写貌图形,形象逼直”,“栩栩如生,具体可感”……这些评价归结到一点,说明描写具有形象化的表达功能,能使读者获得具体印象,它是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其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4.
3.事物的描写生动形象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常常谈到: “这篇文章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当然,和作者把文章写得十分具体、形象是有密切关系的。怎样才能写得形象呢?这就要求同学应当学会描写的方法。这是同学们在作文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很多同学运用得不错,  相似文献   

15.
潘自由 《湖北教育》2004,(19):46-47
“把‘话’变成‘画’”,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心理学上叫“再造想象”。这里的“话”,指的是课文中作者用来描写形象的语言文字;这里的“画”,则是读者阅读的头脑里浮现出来的形象画面:两者连起来,就是把作者用语言文字描写的形象,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变成读者自己头脑里的形象画面,或者说是脑子里“过电影”。  相似文献   

16.
沈从在其以沅水流域乡村人事为描写对象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以平常生活的具体事件揭示人物灵魂,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湘西社会中一系列极富个性的“乡下人”形象。他笔下的“乡下人”具有别人无法替代的认识价值,是“乡下人”的写真。  相似文献   

17.
你会描写吗?     
要把记叙文写得生动、具体、形象,离不开描写。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多描写,处处描写,从头到尾描写呢?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描写不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它必须服从文章中心意思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当描写则描写,不当描写则不描写。如果为描写而描写,不仅不能起好的作用,反而会产生偏离中心、冲淡主题等不良后果。比如一篇歌颂邮递员伯伯不辞辛苦为人民服务的作文,其中有一段写道:“这天下大雨,忽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邮递员王伯伯。“王伯伯高大魁梧的身材,浓密的黑发中已夹杂了根根银丝,一双炯炯有神的…  相似文献   

18.
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按“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的记叙线索,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运用“抓住重点段中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学习“通过侧面烘托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 3.学习课文形象具体描写人物外表的方法。 4.懂得外表与内心是有一定联系的,内心是外表变化的依据,外表是内心活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有些同学作文空洞、枯燥、不具体、不形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叙述时没有适当描写。描写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叙述中结合必要的描写,可以使文章具体、形象、生动,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课文《一面》在写到“我”因囊中羞涩,面对一本喜爱的书,欲购不能,欲罢不舍,正踌躇之时,有这样几段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摸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  相似文献   

20.
解读才子佳人小说的男权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小说以“才子”“佳人”为主人公,演绎他们的婚恋故事。虽然才子佳人小说中描写了一群光彩夺目的“佳人”形象,呈现出女强男弱的两性格局,但它仍然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可从小说中对“佳人”形象的描写和婚姻状况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