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美国历史思辨教育的现状 在美国,历史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公民教育的重任。《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6年)明确指出:“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明智的研究;没有历史知识和历史知识支持的研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辨别能力的公民。”历史教育的宗旨在于逐渐形成学生对个人、其他人以及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2.
亚裔美国人长期以来被视为美国社会的局外人,其历史也被美国K-12历史课程标准所忽略。通过分析美国10个州K-12历史课程标准内容,发现这些州的亚裔历史课程标准在年级分布、事件数量、时间跨度和内容深度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围绕着“亚裔移民”“反亚裔移民”“亚裔美国人的贡献”“亚裔美国人的民权活动”四个主题,描绘出亚裔美国人不同的历史形象。然而,这些州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亚裔美国人历史存在着断裂性,未能清晰、完整地呈现其历史;忽视亚裔美国人所作的社会贡献和反对种族歧视的民权活动,并倾向于将亚裔美国人描述为“被压迫者”和“外来者”;忽略亚裔美国人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完善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亚裔美国人历史,促进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的多元化,需要加强亚裔美国人组织的支持,推动公立学校的族裔研究,使教师形成批判性历史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由加里·纳什(Gary B.Nash)和朱莉·罗伊.杰弗里(Julie Roy Jeffrey)等编著的《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以下简称《美国人民》)是一部非常特别的美国历史教科书,无论你受过多少教育.学习过什么专业.了解多少美国历史.对历史的美国和现实的美国喜欢与否,你都会一下子就被这本书所吸引.被这本书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丰富多彩的文献举要.乃至于书里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和把美国历史与古代非洲历史衔接起来的写作手法所吸引。不经意间走进一种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新左派学生运动与反主流文化运动没有受到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被淡化了。在对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叙述中,它们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即从属于对其他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中,如黑人民权运动与其他少数族裔和群体为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美国政府主导下的民主改革和整个美国社会的反战抗议活动等的叙述中。美国历史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记忆工具,采取这样的叙述模式,不仅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所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美国历史研究的最新发展,同时还折射出当代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教科书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宪法的制定是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把它们作为相对纯粹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述,主要关注它们对美国和世界的宏观历史影响[。1](405)美国历史教科书则通过追述美利坚民族及其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等的起源与发展,凸显此历史过程中所体现的美国立国精神、宪法政治、公民权利等与公民意识联系紧密的问题。造成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中小学历史科是社会学习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美国核心价值观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教育,鼓励美国年轻人积极参与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6.
个人主义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念,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对于美国个人主义的研究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这些研究做出述评。本文试图从个人主义内涵的研究、美国个人主义历史变迁的研究和美国个人主义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综合考察美国个人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相关的评价和讨论也基本定型。但是,如果我们高中学生仅从经济角度来学习与了解,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历史地位的评价则不但显得单薄,而且过于片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同样是多方面的综合体,因而不能孤立地、割裂地进行考察与评价。正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罗斯福新政对世界和美国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是深刻和长远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系列作品体现出他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海勒在不同作品中展现了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也通过不同的人道主义关怀对象,体现出美国社会的症结和矛盾所在,从而为理解美国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人无论其性别是男是女,都应该享受平等的人权。目前,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世界,正日益频繁地祭起“人权”这个法宝,动辄以“人权”为名制裁他国。而美国自己的人权状况又如何?历史地研究美国的人权政治,可以宏观地探讨和揭示美国妇女在美国的政治、历史上所处的受歧视的地位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重要但学术界很少涉猎的研究领域.研究这段历史及其相关社会政治背景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社会影响和教育内涵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历史可分为孕育、成型、补充课程、课程整合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社会科课程的诞生地 ,社会科课程在美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教育的进步、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化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本文把其历史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分别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期在阅读赵亚夫先生编著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一书时,注意到美国历史课程变迁中的一个倾向,即原处于社会课程体系中的美国历史课在20世纪90年代被确定为社会课程中的全国性核心课程,国家相应出台了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育中的理念、内容、结构与历史课程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样的变化必然也影响到美国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教科书的产生过程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再创造过程。教科书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给儿童和青年的教育内容和经验,决定着未来一代将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本文拟从一名中学教师的认识角度来分析美国历史教科书在体例结构、内容选择和语言陈述上的特色以及从中折射出的美国历史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3.
镀金时代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对镀金时代的报业发展、运作、影响进行分析,是从一个的视角观察美国社会,可以通揽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化思想等社会状况,有助于加深对美国现代化进程的认识,对正确理解现代工业社会的内部运作不远裨益。  相似文献   

14.
陈其博士有七年的留美生涯,对美国历史、美国文化特点有特别的理解和感悟。陈博士参加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多套多种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而且对一线历史教师的需求也非常了解。他以“美国历史中的妇女”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全面、细致、深入地回溯美国妇女史,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历史和现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美国历史与美国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语源于英国英语,但它在美国特殊的文化、历史、社会环境里创造了大量独具美国特色的词语,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形式和含义。  相似文献   

16.
本拟从社会的、历史的视角对当代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作一番梳理,以期对20世纪美国高校德育的历史沿革有一较清晰、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只有6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了美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保障的演变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传统的“社会保障”和现代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国家历史日"是美国连续举办了近40年之久的面向中学生的历史比赛活动。这项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将研究成果以历史纪录片、历史剧、展览、小论文或网站的形式展示出来。"国家历史日"活动重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强调"从做中学习历史"。这项活动对于美国历史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美国"国家历史日"活动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理论为基础,将《秀拉》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中,审视其复杂的后现代意蕴。《秀拉》中将黑人创伤经验,与美国"祖父条款"、"种族隔离制度"等历史事件展开直接对话;"疯癫"不仅是生物性和病理性症状,更是由众多非理性因素导致的创伤性社会建构,是主流话语强行赋予的文化标签。小说同名主人公的为所欲为则呈现了"美国存在主义者"的典型特征,与美国的反文化运动不无关系。莫里森通过宏大历史和权力结构的展示,引导弱势群体走出边缘化境地,确立文化身份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