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就业促创业"的政策出台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已蔚然成风,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是不争的事实。通过调研发现,高职生缺乏创业经验,创业资金短缺以及地方政府、学校及家庭所给予的外部支持不够等因素是影响高职生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加强与行业、地方政府合作以有效发挥创业孵化园作用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提供的就业援助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高职生创业基本素质状况的基础上,从创业教育发展的环境、管理、教学、评价四个角度对高职生创业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高职创业教育要从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教育课程优化及创业教育实践四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高职生的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在校高职生的创业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高职生的创业认识、创业教育期望和创业准备意识。针对高职生创业,提出了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深化课程改革;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塑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组织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成立学生创业园;加强政策引导,给予鼓励性支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宽学生创业渠道。  相似文献   

4.
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为高职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进而确立他们的竞争意识。上海各高职院校有条件和能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具有创业意识和技能,所以上海高职院校应率先成为创业教育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理解片面、创业教育支持不够、师资不适应、课程设置不合理、创业教育教材和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缺乏等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浙江省高职院校应树立创业教育新理念,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探求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政府层面为高职生搭建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江苏省常州市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对高职生创业意愿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超过六成半的高职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职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户籍类型、经营知识丰富程度、父母有无从商经历、其他亲属有无从商经历等变量;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等变量对高职生创业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实证教育,目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高职生创业的核心和灵魂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本文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在如何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开展社会调查,探究思政课教学对高职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面向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端正高职生创业观念、增强高职生创业的健康心理,为高职生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创业是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对高职生创业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但学生创业还得不到大多数家庭的理解与支持,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还不够强,有时显冲动不能理性创业,学校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做好学生创业教育需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建立实践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创业心理训练,完善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明确了福建省地方高校特别是福建省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对福建省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从明晰高职创业教育体系构成,加强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扶持力度、以实践课程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指导课渗透式设置、建立高职生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健全创业教育师资群体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福建地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在部分高职在校生、高职毕业生中对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教育方式方法、师资、社会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观念转变滞后;创业教育未正式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学科化、体系化薄弱;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局限性。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