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未来的挑战     
第11届亚运会的帷幕徐徐落下了。亚洲体坛4年一度的大比武再一次圆满成功。16天的赛场烽烟,伴着圣火的熄灭,告别曲的终了,也同时风收云散。本届亚运会留下的是一篇史无前例的新纪录;7项世界纪录;89项亚洲纪录,189项亚运会纪录。11亿中国人民当初的期望得以完美实现:中国体育健儿在本次大赛中共夺得183枚金牌,奖牌总数达341枚。亚洲体坛的格局经过本届亚运会,又发生了新的变化:25个国家与地区登上奖牌榜,预示着弱队的奋起。不过,从东亚三强霸占了其中百分之八十八的奖牌来看,亚洲体育的不平衡状态仍无大的改现,即使是三强之中,由于日本队的表现欠佳,南朝鲜的进步不大,而使东道主金牌得数遥遥领先,这意味着亚洲体坛积年形成的“三强鼎立”的局面已经过去。金牌的多寡与民族能力有关,我们如果过于沉溺在金牌的旋涡中,只关注自己的成就,而忽视了别人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日本和南朝鲜三强形成的亚运会三足鼎立格局,是亚运会最显著的一大特色。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亚洲体育的进步与繁荣,而且在世界体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  相似文献   

3.
各国     
G813,G812,G813.126,GSl3.13 9703654试论亚洲体坛三强的竞争[刊,中,I]/郭化英,易剑东,甘辉民//内蒙古体育科技.-1997.-10(2).-19-22(SML)竞技体育//亚洲//中国//日本//韩国//比较本文对二十余年来中、日、韩三国在世界和亚洲体坛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其三强在竞技体育较量的背景、较量对世界和亚洲体育  相似文献   

4.
第13届亚运会将于12月6日—20日在泰国曼谷拉开帷幕,亚洲43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首次全部派队参赛,这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亚洲体坛的又一次最高水平的较量。 本届亚运会将重演中、日、韩三强争霸的老戏;哈萨克斯坦与三强之间仍有一定差距,但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又明显占优,可称第二集团的领头羊;泰国拥有东道主优势,田径、拳击、射击、女举等项目有一定实力,加之新增的台球、藤球、散手等非奥运项目优势,本届亚运金牌数和名次都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据统计法等分析伦敦奥运会的奖牌榜及各单项前八名的成绩,研究当今世界体坛竞争格局。主要结论:美国仍然是世界体坛的霸主,中国、俄罗斯、英国等的实力紧随其后,各国在优势项目上有很强实力;美、中、俄三足鼎立格局被打破,英国首次进入金牌榜前三,但俄罗斯的竞技实力依然强劲;世界体坛的竞争格局依然处于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强弱分化加剧时期;欧洲是全球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心,亚洲实力上升较快,各洲之间竞技实力严重失衡,两极分化严重。  相似文献   

6.
熊熊燃烧了十六天的奥运会火炬熄灭以后,它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对于这届奥运会的评价,各个项目的行家们挥笔疾书,不断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可谓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笔者作为一名老体育工作者,也想谈点个人的粗浅之见。本文既不是高谈苏、美民德世界三强的争雄,也不是评述耀眼的二十七项世界纪录和上百项的奥运会新纪录。而是主要从亚洲体坛两强一——国、南朝鲜座次的变化引起的感想。赛前曾经有人预测东道主的金牌数有可能超过中国。但是谁也不会料到竞超过一倍之多。这届奥运会,亚洲两强形成如此结局,这固然与中国选手发挥不理想有关,与南朝鲜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分不开。但也应冷静地认真地思考一下如何抓奥运战略,借鉴人家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历届亚运会的基本情况及前三名获奖情况的文献情报调研,评述了亚运会发展特点,并对亚洲体坛三强在近四届亚运会中获奖情况,进行了总体实力、具体项目实力的对比分析。反映出亚洲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亚运会中的某些运动项目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代表亚洲竞技体育高水平的中国、日本、南朝鲜,在近四届亚运会中竞争愈加激烈,通过对亚洲三强实力的对比分析,以利于互相借鉴、总结经验,选一步提高亚洲体育的竞争能力,促进亚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朝鲜在本届亚运会上迅猛崛起,不但使亚洲体坛发生惊人的变化,同时也使世界体坛受到震动。四千万人口的南朝鲜何以能在短短四年中,使金牌总数翻两番,以一枚金牌之差险些登上亚洲体坛霸主的宝座,其奥秘何在?南朝鲜怎样成为体育爆发户的?南朝鲜选手因何进步得如此神速?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近三届亚运会和奥运会的竞技成绩为主要依据,对我国新时期参加亚运会的竞技目标及组织策略进行探讨。目前,亚洲体坛的竞技实力格局呈现出"中国一超领跑,韩日两强胶着,别国激烈竞争"的三分天下的态势。我国新时期参加亚运会的竞技目标应该是在确保亚洲体坛霸主地位的基础上,系统锻炼队伍,全面备战奥运。为此,我们应该把项目分成绝对优势项目、优势项目、边缘性项目和落后项目四类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竞技实力对比关系系统地确定参赛目标、组队原则及评价机制,为更好地实施奥运争光战略、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昔日亚洲体育强国日本,不仅是亚洲体坛的霸主,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体育大国。但是,日本从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金牌总数被中国超出退居第二,汉城亚运会金牌总数退居第三,到北京亚运会,只获38枚金牌而落后于中国和南朝鲜,接连惨遭失败。日本体育由盛到衰的大滑坡,引起了日本人及体育  相似文献   

11.
亚运会值得我们中国人铭记和感谢。中国体育从亚运会起步,在亚运会中成长。1974年,中国在亚运会上迈出了称雄亚洲体坛的第一步;8年后,中国推翻了日本占据30年之久的亚洲盟主地位;两年后的1984年,中国人射下奥运第一金,从此,中国不再是世界体坛的弱国  相似文献   

12.
虽然第十三届亚运会是亚洲体坛一大盛事,但在世界上还处于“第三世界”的亚洲足球,受到的关注极为有限。在“亚洲体育盛会”期间倒是传来下届世界杯只给亚洲两个名额的消息,这几乎是一个讽刺:就这一个决成绩,在复赛中不采用国际惯例,使小组赛中已经见过面的中国队和伊朗队在半决赛中再次相遇,而泰国队是凭借运气战胜韩国队进入四强,在半决赛和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两次被对手以3:0击败说明了这支队伍的实力。按照真正的实力,伊朗是本届亚运会最强的队伍,中国队则仅次于伊朗队而排在其他21支球队之上,包括获得亚军的科威特队,因为…  相似文献   

13.
第14届亚运会将于9月29日在韩国南部城市釜山举行,这是新世纪第一次亚洲的最大体育赛事,也是自悉尼奥运会后亚洲体坛又一次最高水平的较量。对于中国军团来说,本届亚运会的形势非常严峻,不容轻视。项目变化谁更欢心 釜山亚运会是历届亚运会项目最多的一届,现在一共设了38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昔日体坛大国苏联的解体,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原苏联中亚五国,已获准单独组队参加亚洲地区的比赛,并将从1994年起参加亚洲运动会。这五个国家的加盟,无疑将会使原有的亚洲体坛格局发生变化,也为即将举行的广岛亚运会披上了令人扑朔迷离的面纱。 在这五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的竞技体育实力居五魁之首。在以往有17支队伍参加的原苏联全运会中,哈萨克斯坦的团体总分多居第五、六位,属中上等水平。1992年,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15.
亚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和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全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将于9月22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将是一次真正的亚洲体坛盛会,全部308枚金牌将在激烈角逐中各归得主。一、日本:奋力走出低谷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亚洲体坛多年一直由日本唱独角戏,风头最劲,一直牢牢地保持“亚洲体坛盟主”之位。但到了八十年代,日本体育水平大有江河日下之势。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上日本被中国击败,退居第二。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上又惨败于南朝鲜手下,变成“亚洲老三。”由于日本各界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的原苏联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已获准参加今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亚洲运动会。这五个国家的加盟,将会使原有的亚洲体坛格局产生新的变化。在这五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竞技体育的实力则最强。为了解哈萨克斯坦体育体制改革状况及备战1994年亚运会情况,国家体委曾组团到此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候变暖,世界体坛又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再现了以往的龙腾虎跃的场面。国际上各项大赛纷纷出台,精彩比赛连接不断,把当今的世界装点的更加绚丽多彩。 亚洲女篮锦标赛日本登场 对亚洲体坛来说,4月23日至5月3日在日本仙台举行的第15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可谓是一项大赛。此次比赛不仅是争夺亚洲女篮的“后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里,亚洲体坛的活动繁多。第24届奥运会1988年在汉城举行,参赛国和地区、选手是奥运会史上最多的一届。在奥运史上,亚洲举办奥运会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64年在东京)。这届奥运会十分成功。标志着亚洲地区有能力举办世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加盟共和国在地理上均属亚洲。1989年,前苏联国家体委就已允许这几个加盟共和国中请参加亚洲体育比赛。苏联解体,这几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今后参加亚洲体育组织和亚洲运动会,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将会对亚洲体坛格局带来什么影响呢?就这一问题,笔者专访了国家体委体育情报研究所研究员张人民。张人民说,从总体上看,前苏联这一地区的体育水平相对较低。塔吉克和土库曼两国在1986、1988年前苏联  相似文献   

20.
伊朗人──退你去德国我也去德国 尽管从前也有个把球员在欧洲踢球,但亚洲球员转会欧洲真正形成潮流始于1997年6月,伊朗的阿里·代伊和巴盖里成功转会比勒费尔德队,这拉开了亚洲球员涌向欧洲的闸门。因为欧洲俱乐部发现,亚洲球员价格低廉,并且水平也算过得去。 不知道伊朗人是不是也有那么强的从众心理,阿齐兹很快步他们后尘加盟科隆俱乐部,然后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给人的感觉是──亚洲将给欧洲五大联赛之一的德甲带来很大的冲击。1998年法国世界杯后表现不俗的伊朗队更引起了欧洲俱乐部的关注,很快这支球队中几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