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收音机、电视机的进入家庭,广播电视报正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如果说现在收音机,尤其是电视机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基本生活资料,那么依附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广播电视报从目前看还远末成为家庭的基本生话资料。怎样才能使广播电视报成为家庭的“基本生活资料”——即广播电视报真正成为一份家庭化的报纸呢?本文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时策。一、广播电视报首先应是家庭休闲报有些研究人员把广播电视报的读者群总结成这样几种人:“放学回家”、“赋闲在家”、“机关茗家”、“企业居家”,他们既喜爱读书看报,又是喜欢听广播看电…  相似文献   

2.
陈珊 《视听纵横》2008,(4):116-117
我国的广播电视报自问世后一度呈现非常迅猛的发展态势。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方广播电视厅局均办有广播电视报,一般有十几或几十万份的发行量,有的甚至高达上百万份。但自90年代后期开始,地方广播电视报的发行开始大幅度地下滑,报纸的经营状况和社会影响力的下降成为行业性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报是一份依托广播电视媒体成长起来的家庭生活报,它主要以预告广播电视节目和介绍影视看点、娱乐消息为主的一份走入百姓家庭的报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中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被削弱或替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在党报和晚报的挤压下,广播电视报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4.
刘剑 《视听纵横》2008,(5):116-117
广播电视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广播电视报的黄金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昔日的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面对竞争的大风大浪,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不足显现无遗,许多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这是激烈竞争环境中,所有广播电视报都面临的“阵痛”。  相似文献   

5.
苏鹏 《新闻采编》2009,(1):33-34
广播电视报是服务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行业报,也是服务于家庭的纯个人订阅的娱乐报,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报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速成长和辉煌,由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也出现了行业性衰退。广播电视报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促进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全国260多家电视报的情况来看 ,目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发行量减少、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的趋势 ,有一些广播电视报负债经营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业内人士及读者的关注 ,它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做为严肃的课题摆在了电视报同仁的面前。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发挥广播电视优势、办出广播电视报的特色呢 ?广播电视报在竞争中应该扬长避短 ,少走误区应该说 ,电视报的生存问题固然与严酷的市场竞争有关 ,但是 ,其自身力量的薄弱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认为 ,广播电视报的兴衰与它的经历很有关系。大多数广播电视报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荆婵 《青年记者》2008,(12):11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广播电视报的空前繁荣。八十年代末期,广播电视报发展到上百家,期发行量4000余万份,是各类报纸发行量最大、自费订户最多的一种专业报纸。在书山报海的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报异军突起,赢得受众青睐,争得了立足之地。广播电视报的兴起,为广播电视事业增添了活力。本文仅就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地位和传播特征,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具有一般大众传播工具的特征,但它又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广播电视报的二重性。二重性是广播电视报的基本特征。一、种属关系的二重性广播电视报具有双重的身份、双重种属关系。从声屏传播系统的角度讲,它依附于声屏,服务于声屏,是声屏传播这架大机器上的重要部件,具有适应声屏传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面对众多报刊的夹击,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扩大阵地,非提高报纸质量不可。但提高质量如果不明确质量标准的话,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也无法评价质量是否提高了以及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就是为提高广播电视报质量指明奋斗目标,提供评价依据。研究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在方法上似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一,权威原则。广播电视报和我国许多报纸一样,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自费订阅的报纸。其质量标准只有上…  相似文献   

12.
吴锋 《传媒》2012,(5):38-4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中国电视业的勃然兴起,广播电视报迅速发展,鼎盛时全国约有广播电视报300多家,每期总发行超过5000万份,占同期全国所有报纸总发行数的l/7。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被削弱或替代,面临的发展压力日益巨大。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报刊业转企改制的滚滚洪流中,许多广播电视报投身其中,却发展曲折。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如何对广播电视报进行重新定位,创新经营模式,改变内容风格,并逐步适应报社转企改制的发展大势,让广播电视报重焕生机,成为了本期《报业观察》栏目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张小泉 《传媒》2000,(3):30-31
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围绕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这个主题,各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广播电视报的性质、发展方向、定位等等;但有一个问题没有引起业内报人的足够重视,那就是广播电视报的语言问题。笔者想就目前各类广播电视报存在的语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张报纸水平高低,与办报人驾驭语言的能力关系极大。综观我国的广播电视报,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各地市级的广播电视报,综合水平较低,文字差错等各种语言问题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14.
张东生 《记者摇篮》2004,(9):64-64,55
当我们以一种平静与客观的目光观察整个中国报业市场的时候,不难发现,若干年前曾经创造过无比辉煌的城市广播电视报目前正普遍陷入一种窘境:广播电视节目及娱乐宣传优势弱化、广告收入相对减少、发行量逐步下滑等等。进入新的世纪,城市广播电视报将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一条中兴之路呢?笔者认为:城市广播电视报目前的处境只是暂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业改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顺运而昌,与电台、电视台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然而,广播电视报办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尚未明确广播电视报自身的特性并进一步发挥特长,导致盲动与困守。广播电视报只有明确自己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来调理机体,开掘优势,拓展报业,才有正确的定位,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菊丽娟 《青年记者》2017,(29):55-56
广播电视报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新型报纸,当时基本是一省一报,独家经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转轨,各地市乃至部分县为了本地区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相继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广播电视报,于是形成了中央、省和地市三级办报的新格局.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给人们带来了获取新闻、资讯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报定位长期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始终在改版中变幻不定,没有真正抓住读者。这是一个困扰广播电视报持续经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危机应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卫 《视听界》2006,(2):86-87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一度成为亮点,有的广播电视报发行量甚至高达上百万份;此后,广播电视报的发行开始大幅度地下滑。现在发行过百万的只有《中国电视报》了。造成生存危机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背景不容忽视。第一个背景是由广播电视报的报道主体决定的。广播电视报的报道主体是娱乐新闻,而娱乐新闻在社会上正逐步走向边缘化。随着新闻改革的进程,可以报道可以追踪的新闻越来越多,因此,娱乐新闻退居二线。有调查表明,大众对传媒的接受行为,已由长时间的“娱乐消费”为主转化为新时期的“信…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与创新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媒介大家庭中,广播电视报越来越处于劣势,发行量从百余万份迅速下滑到几十万份甚至是几万份。与读者的“移情别恋”同步,广播电视报的广告客户也纷纷“转向”,广播电视报又必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广播电视报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求自身的发展?本文拟从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介联手,从而实现借势发展这一视角进行探讨。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体联手,可以大大加强对某一新闻或问题的报道力度,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报自身的影响力,这对素有“小报”之称的广播电视报而言,更显重要。从1999年开始,《…  相似文献   

20.
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广播电视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普遍缺乏优秀人才,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报事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在广播电视报多年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如何突破广播电视报人才队伍建设瓶颈的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