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与猜测”。片段一:抛硬币。(教师出示1元硬币。学生观察后说明硬币的正、反面。)师:我们做个抛硬币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下后会是什么样?生:硬币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师:只有这两种可能吗?(学生一致认可。)(板书:可能)师: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硬币落下时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我们做个实验,共同验证一下。(教师分别请6个学生上讲台抛硬币,其余学生记录每一次抛硬币出现的正、反面。)师:说说自己看到的结果。生:有4次正面朝上,2次反…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片段一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把硬币抛在桌面上,哪面会朝上呢?生1:正面朝上。生2:反面朝上。师:请一个同学上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师:刚才同学们知道了抛后的结果(朝上),是不是每次都是一样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同桌两人一组,一个人抛,一个人猜,每人抛2次。在抛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生3:正面朝上的次数更多,反面朝上的次数更少。生4:反面朝上的次数更多,正面朝上的次数更少。生5:两面的次数都一样。生6:因为硬币只有正面和反面,所以硬币抛…  相似文献   

3.
"抛硬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三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节课,旨在通过猜测、实践、验证,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案例】北师大教材第三册“抛硬币”。这是一节对“可能性的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一位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层面的活动:活动(一):教师出示一枚硬币,介绍正面和反面,然后向上抛落在桌面上,让学生猜是哪一面朝上。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并急于知道自己猜的情况。这时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验证,猜中的学生欢呼雀跃,没有猜中的学生既有一点失望,但更多的是想继续猜下去,让老师再抛一次。于是教师立即安排了小组活动,为每组准备了一枚硬币,一名学生抛,其余5~6名学生猜,然后轮流每…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趣(略)二、猜想、实践、验证活动一师:老师这儿有一枚硬币,把硬币上铸有国徽的一面称为正面,另一面称为反面。老师把硬币抛起来,请你们猜猜落下后,会是哪面向上。(生自由猜测:正面,反面)(师抛起硬币,报出结果)师:到底落下后会是哪面朝上呢?你们自己抛一抛就  相似文献   

6.
以抛硬币实验为例,教学中往往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先得出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2,然后让学生通过多次抛硬币去验证这个结果。第二种是先让学生多次抛硬币,计算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次数与总次数的比率——频率,然后用频率估计一下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这个可能性接近1/2的话,就推断这个硬币大概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教学可能性时,经常会让学生做“抛硬币试验”,来验证正面朝上次数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如下面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8.
丁敏  佟吉峰 《辽宁教育》2005,(8):104-10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抛硬币“.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游戏好吗?做游戏前请你们先猜一猜老师哪只手里有东西?(学生猜测,教师出示手中的硬币。)二、玩一玩活动1:抛硬币。师:同学们请拿出壹圆硬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一面印有大大的1字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另一面印的是大大的菊花图案。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就把印有“1”字的这面定为正面,菊花面为反面。咱们做的第一个游戏就是抛硬币。(板书:抛硬币)师:猜猜看,我们要怎么玩?生:把硬币在桌上一转,再用手一按,看是哪个面…  相似文献   

10.
例1:同时抛两个同样的硬币,两个都是正面朝上,两个都是反面朝上,一个正面朝上、另一个反面朝上,这三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如何? 错解:出现的可能性一样.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借助频率或考虑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区分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这三个概念.(2)借助频数或频率,初步体会随机时间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二、教学重点正确区分“不可能”、“必然”和“可能”.三、教学难点怎样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抛硬币的游戏吗?再抛10次试一试,记录一下,看看有______次正面朝上,有____次反面朝上.提问:在刚才抛硬币的游戏中,你发现正反面同时朝上有几次?学…  相似文献   

12.
例1:同时抛两个同样的硬币,两个都是正面朝上,两个都是反面朝上.一个正面朝上、另一个反面朝上.这三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如何?  相似文献   

13.
正【166题】抛一枚硬币,分别出现10次正面、10次反面,能说明抛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是12吗?(本刊编辑部钟建林整理)【解答综述】确定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析的方法,一种是试验的方法。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大小,既可以借助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中的概率方法姜水根⒇(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315010)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当它落地时,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当实验次数很多时,事件“正面朝上”的次数与实验总次数的比值是稳定的,这个比值就叫做事件“正面朝上”的概率,这...  相似文献   

15.
案例:“可能性”教学片断(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92—93页内容) 一、导入新课 猜硬币: (师出示一枚硬币) 师:这是什么?(硬币)你知道哪面是正面,哪面是反面吗?(有字的一面是正面,有国徽的一面是反面。)  相似文献   

16.
案例:"可能性"教学片断(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92-93页内容)一、导入新课猜硬币:(师出示一枚硬币)师:这是什么?(硬币)你知道哪面是正面,哪面是反面吗?(有字的一面是正面,有国徽的一面是反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略)二、讲授新课活动1:小组抛硬币。师:(出示一枚硬币)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板书:抛硬币)师:请同学们观察硬币有几面?生: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两面。师:现在老师把硬币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抛硬币”。教学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通过让学生从统计结果的分析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判断能力、解决能力。3.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的事件可能会发生、有的事件一定会发生、有的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教学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  相似文献   

19.
[评析] 三个教学片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较好地遵循了新理念下“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基本结构模型的框架。首先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创设了一个儿童喜闻乐见的“抛硬币”游戏的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抛后的结果时发现规律.因为硬币只有正反两面,落下后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因此说硬币落在桌面上.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其次.教师用活动贯串始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游戏公平",一般教学流程是先让学生列举游戏公平的规则,再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抛硬币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等可能性.这样的教,学生不仅产生不了学习的愿望,而且往往因正面朝上占实验总数的数据(频率)与概率的不一致会带来困惑,令学生由清楚变成了糊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