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连续退位减》是第四册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二节“笔算减法”中的教学内容 ,分3课时学完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 ,教学P99的例5、例6 ,完成“做一做”的两道题和练习二十六的1-3题。此前 ,学生已学习了“不连续退位的减法”和“减法的验算” ,基本掌握了笔算减法的原则 ,知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在这节课中 ,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连续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都不够减 ,需要从前一位退1 ,在本位上加10 ,再减 ,这类减法第二次退位时的思维过程就很复杂 ,…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49页“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重点,而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的道理是重中之重,也是该节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万以内的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由于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算理的理解难度较大,学生计算时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4.
一、铺垫练习,复“旧”引“新” 1.指名学生板演“35-23”,同时教师出示口算卡片,组织其余学生视算下面各题:16-884-427+746-2035-30 62-62 42+50 14-937-5 75-4 93-60 68+2126+42 85-50 42+16 52+2648-6 83-20 19+6 68-60 2.小结视算情况和订正板演题目。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法则”和计算过程。(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3.在归纳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后,把“35-23”改成“235-123”,引导学生观察;现在被减数和减数各是几位数?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万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 二、尝试练习,自学课本 1.教师启发学生:万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相同,请同学们尝试做一做,看谁做得对。(学生试做时,教师巡  相似文献   

5.
王春霞 《考试周刊》2009,(29):98-99
在教学笔算千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苏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后,我布置了两道退位减法习题作为课堂作业。批改时,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让人颇为吃惊。我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共86人,两题全对的有56人,仅占65%。以其中一题“475—388”为例,收集到的错例如下(横式略):  相似文献   

6.
这部分内容包括进位、退位的两位数、三位数珠数加法、减法,万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以及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特别是万以内笔算的加减法是本单元乃至全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必须切实掌握,并且要逐步具有较熟练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笔算减法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是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由此确定 ,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两位数减法退…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以及二、三位数的珠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谈谈备课的一些设想: 一、切实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 1.继承现行教材优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新教材在编写时能注意继承现行教材中一些较好的做法,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分开编排,先出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后出现进位加(退位减),对后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知识结构和编排顺序是: 2.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1)万以内笔算减法和退位方法的推导,是从具体到抽象、算法与算理结合安排。万以内减法笔算方法的推导,教材是通过课本85页例1中的橡皮筋实物图来具体说明减法竖式的写法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例1中竖式旁边的虚线方框内的文字用来说明减的顺序是从个位开始减,然后再归纳概括出万以内笔算减法的方法是“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减。同样,课本95页例5,教材是借助计数器的演示来具体说明连续退位减的退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铺垫迫进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应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这一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从如下二个方面入手。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授前安排口算练习。如。 16-9= 15-8= 20-8= 13-6= 11-4= 20-7= 12-8= 13-4= 14-9= 2.复习不连续退位减法。指名学生板演。9108-7502、5780-970、2230-525。评点时有意识地追问: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该怎么办?让学生回答出“应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算法,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连续返位减法”.是学生学习万以内减法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一、复习铺整,明确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连续返位的减法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学生只有获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技能,才能进入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教师一开始就应具有这种前瞻意识.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获得这一熟练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是计算中进位、退位的处理。教学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和十进原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  相似文献   

13.
缘起 在学习新世纪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之前.我让学生完成几道练习题。由于我的疏忽,其中一道题是300—77.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万以内数的运算。更何况这道题是连续退位减法.我要求学生把这道题画掉,可以不做。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第五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二、教材简析   教学此内容之前,教材安排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而本课时的内容,又是为后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作铺垫。因此这一节的内容既是这一单元的重点、难点,也是这一册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先复习 20以内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为学习新内容作准备。第二个层次,从两…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万以内退位减法例5》,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情感调控,创设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情景,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加教学的全过程,整堂课做到了“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继续加强了因果关系的逻辑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我满意的一节课。下面把上课的实况整理如下: 一、基本训练,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学生抢答20道20以内退位减法式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62、6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 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哪位同学知道,我国成功申办了哪一年的奥运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是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着重解决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总复习重点。本册教学内容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一);元、角、分的认识。同时结合计算安排了相应的应用题。由于图形和元、角、分的内容较简单,仅要求学生“认识”,所以总复习的重点应放在20以内的退位减、10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题上。总复习安排。总复习可分为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第H部分复习20以内退位减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重点复习部分);第三部分复习加、减法应用题(重点复习部分);第四部分复习几何图形和元、角分的知识。复习时,教…  相似文献   

19.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是在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笔算基础上学习的,核心知识基础是20以内(不)退位减法计算。在当前的笔算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每一种算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每一种算法从学生中来.注重每一位学生亲历每一种算法的思考过程,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学具操作。但由于笔算是“直观的算理.抽象的算法”,若不能沟通学具操作、口算与竖式表示的笔算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这一节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例3、例4是讲退位减法,主要解决“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例1、例2是讲不退位的减法,主要讲“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由于学生在前一节学会了笔算加法,对于对位和从个位减起已没有什么困难。但学生在做退位减法的作业时,一般说来,要比学习前三节时出现的错误多:有的在退位以后十位数相减时,忘记被减数应减去1;有的会误算成不退位减法,个位从减数里面减去被减数;有的在做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时,会发生乱用法则的现象。因此,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为了使学生不致忘记从十位退了1,特意设计在被减数十位上的数上面点一点;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