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教师比作乐队中的奏乐者,那么园长就是乐队的指挥者。园长指挥得好全园就是一支高素质的乐队,奏出和谐统一的美妙乐曲。但若指挥得不好,不仅不能发挥奏乐者的演奏技能,反而会使乐曲变得杂乱无序。  相似文献   

2.
让他做指挥     
我们乐队的指挥对乐队打击乐手的表现不甚满意,他几次试图改进鼓手的表现,都没成功。  相似文献   

3.
乐乐天地     
我们乐队的音乐指挥是一位打击乐手的表现不满。几次想让这位鼓手改进改进,但都失败了。  相似文献   

4.
一捆小棍子     
你们如果停止争吵,肩并肩站在一起,就会像这捆棍子一样,谁也不能伤害你们;但如果你们不和,就像一根根孤立的小棍子,谁都能将它折断……  相似文献   

5.
寂寞的丁丁     
丁丁来到恐龙园已经三年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当人们走近他的时候,用愉悦的声音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丁丁。我是这儿的乐队指挥,下面请欣赏我和我的乐队为大家表演的节目……"接着,他挥起指挥棒,摆出一个优美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竞选鼓手,进入情境师: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出示鼓、花、锤)猜猜什么游戏?生:击鼓传花。师:接下来,咱们就来玩这个既有趣又刺激的击鼓传花。(板书:击鼓传花)鼓,有了;花,多漂亮;鼓锤,在向你招手。噢,还缺一位……?生:鼓手!师:鼓手很重要,全班同学才一个;鼓手很威风,游戏能不能玩出花样全靠他;鼓手还很厉害,全班同学都听他指挥;鼓手还很幸运,可以获得一本书——西顿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如是说。这决不是夸大其词,当你了解到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当你听说他耳聋之后在台上指挥乐队演奏,观众掌声如雷,让贝多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谢幕的时候,你被他的伟大的命运征服的同时,也会对这句话有所体会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相信音乐可以释放人们内心中最真实的情感,因为音乐是情感的一种载体。我也不知道我在什么时候被音乐吸引,从学吉他到声乐再到温疫乐队的建立我都如痴如醉。那事:微弱灯光下,乐队悄然诞生高一时我加入了学校的吉他社,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我们的主音吉他——赵亚辉。他是个很直爽的人,他和我有同样的想法:组乐队。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决定让我的想法变成现实。于是,在一天晚上,我们乐队所有人(迄今为止共有主唱杨浩政,主音吉他赵亚辉,贝斯刘书殿,鼓手李惟扬,后勤蔡馥澍和担任节奏吉他  相似文献   

9.
李师 《初中生》2006,(7):25
瓦特获得了蒸汽机的发明专利后,从一个大学实验员一跃成为波士顿--瓦特公司的老板,还成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在一次皇家音乐会上,有个贵族故意嘲笑他:"乐队指挥手里拿的东西在物理学家眼里仅仅是根棒子而已."瓦特回答道:"是的,那的确是根棒子.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上午,我发现“小实验角”里的小磁铁少了六块,孩子们都说没看见。一天过去了,小磁铁依然没有回来。会是谁拿走的呢?为什么私自拿走呢?这种事情在班里还真没发生过呢。第二天一早,宇宇的姥姥悄悄地告诉我:“宇宇把小磁铁拿回家去了,我和他妈妈告诉他不能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他也承认错了。您别批评他了,他让我只告诉您一个人,别再告诉另外两位老师。”宇宇的姥姥走了,我问宇宇:“你为什么把小磁铁拿回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某些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用来触动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改正缺点错误。它是一剂良药,有利于病。但是如果太苦口,即使它的药效再好,服药的人也会有所抵触。"良药"如果有了糖衣,就不"苦口","忠言"也不会"逆耳"了。因此,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掌握恰当的批评艺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批评,使其知错,认错,改错,他  相似文献   

12.
乐队演出时,什么乐器最吸引你的眼球? --架子鼓!那鼓手,酷呆了! 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打击乐器。架子鼓分七鼓和五鼓两种,比如七鼓中就包含四个耳鼓、大鼓、落地鼓、耳镲和踩镲以及小军鼓等。在乐队中,架子鼓手掌握着乐曲  相似文献   

13.
马付才 《教师博览》2006,(11):36-37
意大利歌剧团的经理加洛·罗希带领他的歌剧团到巴西进行巡回演出,为了吸引观众,罗希聘请了巴西著名的音乐家莱奥波尔多·米盖尔做乐队的指挥,但除了指挥外,乐队的其他成员都是意大利人。不知为什么剧团的首场演出就被当地媒体批得一无是处。乐队成员抱怨巴西指挥态度傲慢,才能平庸,导致演出失败,而米盖尔也不甘示弱,第二天就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说:“那些意大利乐手自满而懒惰,还对我出言不逊。”这位巴西指挥声明从当日起就退出巡回演出活动。当天下午是巡演第二场,剧目是《阿依达》,节目单是早已印发的,多数巴西人几天前就买好了票。因为…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14,(20):38-40
15岁的浩泽开始反抗爸爸妈妈的权威了。自从结识了一个年轻的架子鼓手,他也跟着迷上了敲这玩艺,每天放学就往训练室跑,说一听鼓声就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舒畅感,一敲它,就觉得格外痛快。爸爸妈妈担心儿子沉迷其中会耽误中考,便耐心劝导,儿子却听不进去。中考倒计时了,爸爸决定强行禁止儿子再学下去,不仅切断了他的零花钱,还私下要求架子鼓手不再和儿子联系。  相似文献   

15.
您会批评孩子吗?您掌握了批评的艺术吗?您的批评是不是有效?家长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平日批评孩子的情况来进行以下的测试。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辩,我会:A.暂缓批评,冷静下来考虑分析批评的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智慧的力量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子,我就可以搬动地球。尽管这句话他无法实现,但却让人更清楚地感到了杠杆的力量。而聪明的人会发现,阿基米德除了运用支点和棍棒两种工具外,还使用了人类至高无尚的法宝——智慧。智慧如影随形,本身就无法表述,它的力量恐怕更无从说起。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就让我带你寻找智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如果批评得过于严厉,会挫伤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对抗;而如果批评不力,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灵,他就会觉得无所谓。因此,教师必须从爱护学生出发,尽量给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改正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随时擦亮学生做人的"招牌",让具有责任感的品质永驻他们的心间。在本案例中,三个学生"不关我的事"都把  相似文献   

18.
孩子太黏人     
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19.
孩子太黏人     
正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20.
人们学习任何一种技能,都是从机械地摹仿到灵活地运用。小孩学语,用椅子学开车,或拿一根棍子当马骑,就是在摹仿、在学习。学校数理化课中的试验和例题都是老师先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跟着做,也是摹仿。在绘画、书法的教学中历来把摹仿(临摹)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学习写作,为什么不能以摹仿为起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