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运用旅游学、扎根理论、文化传播学、情绪评价理论等理论与方法,借助网络爬虫工具八爪鱼采集器获取蚂蜂窝游记样本,使用ROST CM6内容挖掘软件对数据样本进行质性分析.通过研究总结旅游体验活动中文化传播的过程,基于"5W模式"构建"旅游情境—传统文化—文化符号—旅游者—文化影响"的五步传播流程,验证旅游体验活动中文化对旅游者文化自信影响过程的内部机理.研究发现,旅游活动对旅游者文化自信的影响是一种动态型的行为过程与思维建构过程,对此类过程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与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夜间旅游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以鼎盛元宝街为研究对象,借助ROST CM6软件获取网络文本试图剖析其夜间旅游形象感知规律。研究发现夜间旅游的感官感知角度较为集中,旅游者更多体验到的是视觉与味觉的冲击;夜间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正向影响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愿;“夜间旅游”行为是人们晚饭后时段的家庭休闲活动,孩子是家庭出游决策的核心影响因素;旅游者夜间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元素感知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旅游活动的中心,在此背景下对城市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体验开展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选取长沙市作为案例地,从具身理论视角出发,搜集游客的网络游记作为数据进行扎根,通过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三级编码,经过反复提炼、抽象和归纳,探究出城市旅游体验的生成模型。结果表明:游客的城市旅游体验在身体体验、情境互动、感知体验、情感体验等6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其中旅游者个体因素影响着游客的互动感知,游客体验又在互动感知中深化为情感体验,而后形成价值内化。  相似文献   

4.
健康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但是,健康旅游不应该仅仅是游客的健康,同时也要求旅游目的地的健康;云南省文山州古林箐—花鱼洞区域具有开发以动植物观赏、山地探险、特殊气象气候观光、中草药养生、特色农业+少数民族为主题的生态美食、农业观光、农业体验、洞穴探险旅游、养生旅游、疗养旅游等方面旅游的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区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使得区域内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得到调整,社会基础设施得到发展,水土流失有所好转等方面的有利影响,同时也有可能出现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物种数量减少、环境污染加重、建筑污染凸显等不利影响;加强研究和总结、提升居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协调旅游开发中所获得的利益、加强对游客的监督管理和旅游管理宣传是解决不利影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休闲旅游是一种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它强调旅游者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能够使旅游者感到放松、闲适和悠然自得的旅游活动。在对万佛湖自身旅游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地区湖泊型旅游景区的比较,文章认为万佛湖风景区可以发展休闲旅游。基于对万佛湖风景区发展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文章根据分析发现的问题给出了优化休闲度假布局、创优休闲度假环境、推进休闲度假建设、丰富休闲度假内涵、树立休闲度假特色、打响休闲度假品牌、强化休闲度假管理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旅游感知价值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游客和居民两个视角总结目前国内外旅游感知价值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国外学者大多关注旅游者的感知体验如何影响旅游行为,同时,大部分的旅游开发规划都是基于居民的态度和感知;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的研究集中在其维度构成、其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居民感知价值主要研究其态度和类型.最后,对比国外研究,我国旅游感知价值研究的成果数量虽然很多,但仍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动态研究不足和研究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黑色旅游在实践中正从边缘化向典型化发展,在中国黑色旅游正在被大众认识与接受,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界定黑色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以黑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主线分析黑色旅游的特点,探析黑色旅游的开发意义。结合中国黑色旅游的资源分布、开发条件和客源市场,探讨它在中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研究旅游者体质健康对体育旅游行为的影响,对体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法分析343名体育旅游者体质健康水平对其消费行为(消费偏好、消费频次和消费方式)和出游行为(旅游动机、出游决策和旅游体验)的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决定东部地带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旅游产品的特征.东部地带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形成了丰富的旅游产品,而且旅游产品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结构层次完整、娱乐性和参与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广泛吸引了国内外旅游者.西部地带应研究和借鉴东部地带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把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成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产品供给逐渐跟不上旅游者消费升级需要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温泉旅游,从旅游供给侧的角度出发,对处于微观层面的温泉旅游产品开发作深入探讨:首先集中阐述供给侧、旅游供给侧的相关概念;其次描述性统计分析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现状,包括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概况、开发模式及开发局限;最后得出旅游供给侧视角下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该论文旨在从文化旅游的首要要素、次要要素、附加要素、非旅游者要素以及旅游者分类等五方面分析茶文化旅游在杭州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从而找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该论文旨在从文化旅游的首要要素、次要要素、附加要素、非旅游者要素以及旅游者分类等五方面分析茶文化旅游在杭州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从而找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查阅与体育旅游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从体育旅游的概念、体育旅游者及其行为、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类型、体育旅游市场及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行综述,结果发现:体育旅游理论性的宏观描述较多,细节性的实践研究不足;体育旅游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体育旅游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涉及,我国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无据可考;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研究滞后,尚未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关于体育旅游市场和开发的研究也不多见,实质性的研究基本没有,如何构建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型将会是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旅游者追求高层次的旅游体验和审美享受,将历史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优势,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应采取持续发展、品牌特色、品牌体系及市场导向的原则,提出了广府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措施是准确定位广府品牌特色、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广府品牌知名度,发挥历史文物资源独特优势建设广府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6.
发展小说情景旅游既可以满足游客放松身心,获得新奇经历的要求,还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先进的精神文化得到传播,使旅游者获得更深层次的精神体验。我国发展小说情景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认真分析和研究市场,选择积极健康的小说情景模版,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经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小说情景旅游产品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学是反映旅游生活的文学,它主要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描绘,抒写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是文学和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旅游文学的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紧扣旅游文学反映旅游生活这一核心要义,对旅游文学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深化了对旅游文学主要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趋势,单个景区、景点已不能适应旅游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变化。相关旅游规划部门应对特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王铮等提出的旅游域模型,对旅游规划部门确定旅游资源整合区的范围大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运用旅游域理论对甘肃省的旅游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甘肃省的旅游供给规模偏小。相关规划与管理部门应根据旅游域模型对甘肃省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扩大旅游供给区面积,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20.
智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即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并及时发布,为广大游客提供一站式自助服务,旅游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随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获得所需要的旅游信息和服务。丽江作为旅游快速发展成为地区支柱产业的典型城市,应用新兴技术进一步打造旅游城市形象迫在眉睫,本文围绕丽江旅游需要构建智慧旅游平台以及该平台可以发挥的作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