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训练学生熟读精思肇东市教师进修校王玺玉肇东市师范附小王凌云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风太盛。“四十分钟八十问”,不但把完整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而且挤占了学生熟读精思的宝贵时光。可以这样说,忽略训练学生熟读精思,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失误。一、关...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建构和开展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所带动的教学改革。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点拔,让学生自主合作,积极进行熟读、精思、感悟,在双基训练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熟读精思理自知。这说明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读”很重要。如果让熟读精思成为学生课堂的基本活动,并融合语言文字训练,就能切实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来说,我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加强预习指导激发学生兴趣预习,是上课前的必要准备,在预习过程中,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让学生明确本课目标,产生很强的求知需要。我紧扣教材,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广阅博览,熟读精思,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消化吸收,内化为自身的血液,并在熟读精思中积淀语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缘于此,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熟读精思的训练,在熟读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受到感染熏陶,在精思中了解文章表达方式、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完成课程目标。一、关于熟读我国古今教育家、文学家都很重视熟读。朱熹提出“熟读精思…  相似文献   

6.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读书方法论,是传统读书理论的集大成者。"熟读精思"是"朱子读书法"中的一条读书方法论,虽短小精悍但含义丰富且深刻,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语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关系着语文素养的发展。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研究"熟读精思"的深刻含义,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建构和开展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所带动的教学改革。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点拔,让学生自主合作,积极进行熟读、精思、感悟,在双基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用语文充实自己,丰富生活,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已有二十余年,对小学阅读教学有一定的认识,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探讨. 一、引导学生多读 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借助阅读提示来引导学生多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训练,针对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在教学中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
《翠鸟》是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着重进行写动物“从外形到活动,由静态到动态”的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有序、言之有序的语文能力。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学重点和语文基本功训练,可以抓住文体特点,从词句段教学入手,让学生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熟读精思: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四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能力。朗读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有色的活动,它对于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具有特殊的功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并指导学生熟读和精思,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重认知、轻情感,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表层认识,教学方法很多时候不能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先阐述了朱熹"熟读精思"的阅读方法;然后写了"熟读精思"这一阅读方法在当代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应用,主要从研读重点语句,揣摩意蕴、抓住本质,读议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姜玉叶 《成才之路》2010,(18):33-34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小学阅读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坚持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使小学生熟读精思成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并融合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4.
《灯光》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新增的讲读课文。教学时,从说人手,然后熟读精思,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领悟,必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熟读精思发展思维──《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设计深圳市深圳小学韩海鑫《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六年制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13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课文先从整体上介绍了小兴安...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要求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课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本文想就语文教学谈谈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和课外阅读指导等几种不同课的一般教法。 一、新授课:新授课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训练新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教师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解启发,旨在引导,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把“熟读”与“精思”结合起来。教师  相似文献   

17.
李亚玲 《云南教育》2005,(19):40-41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占的比例很大,是教材的主体,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依据,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如何根据课程目标、教材特点来设计和突出精读课文的“精读点”,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探究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达到落实识字、熟读精思、充分感悟、掌握方法、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8.
怎样背诵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中国式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熟读精思”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积累(广读熟背)——领悟品味(说文解字)——贯通实践(作诗赋文)”的系列训练,从而走进自由王国的境  相似文献   

19.
阅读,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更是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石。语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熟读、精思,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运用能力,并提升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牟陈婉 《小学语文》2023,(2):41-44+53
“涵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阅读方法,强调多读、熟读、精思,尤为注重阅读者的主体地位,与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提倡的阅读教学理念相契合。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将阅读与教学有机结合,常常使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走马观花,难以走进文本。分析当下各类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以课堂实践为研究基础,深入分析将涵泳法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可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