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夏丐尊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60周年.为了缅怀他在文化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6月20日下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博物馆(筹)和上海市编辑学会首次联合举办了纪念夏丐尊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新立,夏丐尊先生的长孙夏弘宁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夏丐尊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60周年。为了缅怀他在文化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6月20日下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博物馆(筹)和上海市编辑学会首次联合举办了纪念夏丐尊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新立,夏丐尊先生的长孙夏弘宁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书香旧影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对中国读书界影响非常大的少年儿童读物,也是一本非常适合成人阅读的普及型图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1926年首次被夏丐尊先生译成中文,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该书在国外初版于1866年,至1904年已经有30多种文字的译本,再版300余次。在中国经夏先生翻译出版后,至1949年也有38版的重印次;“文革”结束后又陆续被发掘出来重译再版。书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能使它如此受读者欢迎,又有如此辉煌的出版业绩呢?我想用夏丐尊先生译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旁证:“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斐斯泰洛齐  相似文献   

4.
夏丐尊写的《白马湖之冬》是一篇回忆散文,细细读来,让人感到文字朴实,情意真切,很有韵味与意境。 全篇是围绕着寒风抒发情怀的。 对于寒风,不同地区的人自有不同感受,夏丐尊的感受比较独特;一方面是自马湖(浙江上虞县境内)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一方面是夏丐尊在白马湖居住时生活上有特殊的经历.他将这两方面的感受凝聚在了散文之内。  相似文献   

5.
夏丐尊1945年发表的《中国书业的新途径》一文,提出了一个前人从未提过的全新的观点,富有独创性。我国出版业自古以来出版与发行都是一体化经营,正式提出两者应分立的。夏丐尊是第一人。中国在1897年有了新式经营的商务印书馆,但直至解放前从未有过“但以发行为业务”的图书批发机构或代销机构,提此建议的夏丐尊为第一人。夏提出此倡议后半年,全面内战爆发,他的倡议当然不可能实现。胡愈之在解放初期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今年九十二岁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作家、教育家、语文学家,没有人说他是个编辑家。其实他在编辑工作上花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一九二三年,他进商务印书馆,编小学课本,编《学生国学丛书》,后来代郑振铎先生编过《小说月报》,还编过《妇女杂志》。一九三一年,他进开明书店,编辑《中学生》、《新少年》、《月报》等刊物,编辑《开明青年丛书》和《开明少年丛书》等,并和夏丐尊先生等一同编了若干种中学语文课本,独自编写了一部  相似文献   

7.
夏丐(mian)尊,与李叔同、叶圣陶齐名,至少是伯仲之间耳!而由于种种原因,解放后对夏丐尊的宣传很少,甚至极左之时,见不到夏丐尊的名字。因而,许多作者、编者对夏丐尊之名字是很陌生的,遂闹出误丐为丐的笑话来。年轻的同志,甚至干脆读成了夏丐尊。这几年逐渐地在报刊上见得到夏丐尊的影儿了。而,我留心了一下,诸多报刊都误丐为丐。几年前,光明日报、电视台都出现过此种讹误,也曾订正过。也许仍有一些作者、编者粗疏,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知识界,向来有大专家写小文章的优良传统。仅就语文和美育而言,叶圣陶、朱自清、夏丐尊、朱光潜、丰子恺、吕叔湘、唐弢、周振甫等人都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通俗性读物,这些读物在当年就是今天所说的“畅销书”。其中一些书八九十年代还在重版,如叶圣陶的《文章例话》(1937年开明书店初版)、唐弢的《文章修养》(1939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1926年开明书店初版)和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年开明书店初版)等等。尤其是50年代,群众性的扫除文盲运动和普及文化(含政治与科学)的热潮,催生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哲学、历史、语文等大众读物,其中吕叔湘与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高士其的《菌儿自传》、《细菌与  相似文献   

9.
做什么样的人?最近我读了两篇纪念夏丐尊先生百年诞辰的文章。两文作者都没有一句话提到他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业绩,却又都没有忘记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会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夏丐尊,当他被日寇逮捕、在敌人宪兵司令部受审讯时,他却拒绝用日语作答。他说,他是中国人,在这种场合只能讲中国话。这个故事说明了夏丐尊的为人。在他身上显现了伟大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有几句古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是说,最伟大的圣人是‘心德”的,“立功”、“立言”的都在其次。人  相似文献   

10.
祝愿与期望     
编辑同志: 去岁岁末收到寄来的信及《出版科学》1996年第4期。这期《出版科学》刊登的夏丐尊先生于1945年写的《中国书业的新途径》和王益同志的《读后》,堪称珠联璧合,读了很受感动。感谢你们采掘、开拓之功! 1997年1月4日  相似文献   

11.
刘玉梅 《编辑之友》2011,(8):119-121
《编辑之友》分别在2010年第11期和2011年第2期刊登王青先生的长篇文章《开明书店的编辑们——为纪念开明书店创建八十五周年而作》,详细介绍了开明书店同仁夏丐尊、叶圣陶、王伯祥、傅彬然的编辑史实。适逢开明书店创建85周年之际,当年由叶圣陶先生编写课本文字,丰子恺绘制插图的《开明国语课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很恬淡、很朴素的人,《平屋杂文》这个书名颇能体现他的中和风格。这个书名也自然地让我们想起作者的名字:夏丐尊。然而这个很平和而且信佛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是非正义感的人,更是一个有骨气的出版家。在上海沦陷时期,他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曾在日本留过学的他拒绝用日语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他是很独特的“这一个”。独特在于他是一个教育家兼出版家。教育和出版是他先后安身立命之所和安心立命之处。夏丐尊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清末秀才出身,1905-1907年间曾留学日本,虽然有过留学的经历,夏却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因为他一生不曾有过一张文凭。留学归来后至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以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出版》2013,(6):F0002-F0002
夏丐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别号丐尊,上虞崧厦人。我国著名文学家、出版家、教育家。1926年起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出版事业,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10余年,出版大量中外名著;并编辑发行《中学生》《新少年》《新女性》《一般》《救亡报》等进步报刊,哺育了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14.
《夏丐尊文集》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分编三卷出版,其第二卷《文心之辑》专收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著,编入了与叶圣陶合著的《文章讲话》。《文章讲话》继《文心》而作,先在《中学生》杂志登载过一部分,后于1938年出书。讲话共计十篇,叶先生写了其中的第二篇,夏先生写了此外的九篇。 198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重印过这本书。重印本的末尾,有一篇不到一百字的简短《编后》,说明重印时编者对这本书曾经“略加修  相似文献   

15.
叶至善 《我是编辑》题解 电视片《围城》播放的时候,我从头到尾全看了,确实好,全家人都说好。片中那所三闾大学,是在白马湖春晖中学拍摄的;汪教授住的,就是我的岳父夏丐尊先生的“平屋”。老伴满子看了更加高兴,等于年逾古稀又回了一次娘家。  相似文献   

16.
编辑《中学生》十几年,觉得我们一班写稿朋友有个共通的观点,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或者口头约束,那个共通的观点用夏丐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受教材”并不等于“受教育”,学校教育如果只能使学生“受教材”,那是欠缺,如果连教材也受不到,当然更不成话。必须使教材象食物一样,在学生的身体里消化了,转化为血肉;学生就在“受教材”的当时得到补益受用,那才是“受教育”。  相似文献   

17.
由开明书店出版,丰子恺、夏丐尊、叶圣陶等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在中国期刊出版史和教育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地位。它1930年1月在上海创刊,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出到215期。①在这长达20年的艰难岁月里,该刊一直坚持以先进的思想内容、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中学生及其他青年读者,被几代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在中学教育界、编辑出版界乃至整个文化界有口皆碑。半个多世纪以后,它的一些读者,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社科巨擘胡绳等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仍不免深情地提起该刊。杨振宁先生在1995年7月22日《文汇报》上曾谈道:“1933年我…  相似文献   

18.
1922年经亨颐和蔡元培在家乡白马湖创办春晖中学,他着重抓两件事,一是师资,二是图书仪器等设备。他聘请了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刘薰宇、冯三味等第一流教师,又建造了藏书丰富的图书楼。据说出资创办学校的陈春澜,要为经先生在湖畔造一座精致的住宅,他回绝了,说:“给我造住宅,不如给一笔钱吧!”创办人给了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杂志,1930年1月由夏丏尊先生创办于上海,1931年夏先生把叶圣陶请来主持编辑工作,从此由叶圣陶先生主编刊物,一直到解放前夕.在长达近20年的岁月里,该刊一直坚持以先进的思想内容、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中学生及其他青年读者,对那个时期的广大青年读者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夏丐尊所具有的教育理想主义和文化精英出版意识,构成其青少读物出版理念的核心内容.他确立了青少读物出版的教育中介作用和文化启蒙方向,明确了青少读物编辑的文化传播导向和人文关怀责任.其“文化教育”和“思想启迪”相结合的观念,对当今的青少读物出版有着至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